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09例、232侧.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分别为52.7%、90.1%、97.0%,术后1~2周结石排尽率95.7%.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3%.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易推广的技术.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209例、232侧。结果:输尿管上、中、下段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分别为52.7%、90.1%、97.0%,术后1~2周结石排尽率95.7%。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3%。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效率高、易推广的技术。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在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局麻下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后通过输尿管镜探查结石,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肾盂结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单通道完成,共行手术48次,其中一次治疗28例,二次治疗7例,三次治疗2例.手术时间:肾结石平均2.1h,输尿管结石平均1.4h.肾结石总取净率为84.8%(28/33),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全部取净.残留结石行ESWL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安全的方法,同时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复杂性肾盂结石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1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12例泌尿系结石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结石粉碎率为91 5 %(194/212) ,并发症发生率2 8 %(6/212) ,主要是输尿管穿孔及感染。结论 :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方法较安全、疗效确切、损伤小 ,如与ESWL等体外碎石方法结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PL)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经PL(PL组)和ESWL(ESWL组)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PL组单次碎石成功率为96-3%,ESWL组为62.7%(P〈0.01);PL组术后4W结石排净率为98.4%.ESWL组为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明显优于ESW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MPCNL)在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局麻下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后通过输尿管镜探查结石,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治疗肾盂结石3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单通道完成,共行手术48次,其中一次治疗28例,二次治疗7例,三次治疗2例。手术时间:肾结石平均2.1h,输尿管结石平均1.4h。肾结石总取净率为84.8((/33),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全部取净。残留结石行ESWL治疗。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肾盂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有效、安全的方法,同时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复杂性肾盂结石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英诺伟 TMIVX-SC10/07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均为输尿管结石共98例次.使用封堵取石导管组44例,鳄嘴取石钳组54例.全部使用瑞士EMS—Vario.四代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吸附碎石清石系统碎石取石,比较2种取石方式的疗效.结果两小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5.2±9.5)和(54.7±14.4) min;一次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4%、79.6%.两组术后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3±6.7)和(25±7.1) mL;发热分别为 4例和6例.结论英诺伟 TMIVX-SC10/07输尿管封堵取石导管在经尿道输尿管镜腔内碎石术中对缩短手术时间、降低结石漂移率及提高结石清除率非常有意义,使用安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望成为输尿管镜手术中重要附属器械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肾镜(简称PCN)下气压弹道碎石为主,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8月-2005年8月分别采用经皮肾穿刺输尿管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联合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253例。结果结石总排净率为90.2%(227/253),其中复杂肾结石排净率为77%(41/53),输尿管结石排净率为93.0%(186/200)。并发症主要为输尿管穿孔及血尿。结论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排净率高,损伤小,出血少,可有效地避免开放手术之痛苦。  相似文献   

9.
杨清雅 《甘肃科技》2014,(12):143-144
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以2012年1—2013年12月之间在该院就诊的9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超引导下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有90例肾结石患者中,20例患者行Ⅱ期取石术,70例患者行Ⅰ期取石术;经多次取石的40例复杂结石患者,均存在程度不同的肾盏结石残余情况,经ESWL治疗后,基本排净结石。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彩超引导下经皮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对78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33例采用MPCNL进行治疗,其中6例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45例采用URL治疗后,其中29例接受辅助的ESWL治疗.结果:MPCNL组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84.8%(28/3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3/33).URL术后3 d结石清除率为35.6%(16/45),术后1个月的结石清除率为82.2%(37/45).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效果稍差,可以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器应用于超声引导下的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球囊扩张是经皮肾镜通道扩张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已有的报道中,球囊扩张器都是在放射线引导下应用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接受应用球囊扩张器的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50例患者.统计的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性别、结石载量、通道建立时间、出血量、副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的经皮肾镜通道建立均一次成功.平均通道建立时间(13.66±1.42)min(10~15min).结石完全清除者占84.00%(42/50),基本清除者占4.00%(2/50),总清除率88.00%(31/50).未发生胸膜损伤、结肠损伤和肾脏集合系统的破裂伤.术中血红蛋白下降幅度(5.49±2.64)g/L.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器应用于微创经皮肾镜术是完全可行的.该方法能够保证成功建立通道,并且有助于清除结石、保证较低的出血量和副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两段锁2PL(Tow-Phase Locking)并发控制方法的死锁率高,使Internet系统的性能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乐观机制的新的并发控制方法--相关元素定序法,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冲突验证算法 --相关元素验证算法.该方法不存在死锁问题,较以往的乐观并发控制法验证方法简单, 事务重启动的次数减少5%,系统的吞吐能力比2PL提高160%,而且能保证重启动事务执行成功 ,因而能够缩短事务的响应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能力.是一种实用的并发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阴囊皮瓣尿道成型术中背侧包皮的临床利用价值。方法收集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21例尿道下裂患儿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分析总结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一期手术治愈18例,外形效果比较满意,治愈率85.7%,其中冠状沟型5例,阴茎体型16例。术后尿道狭窄1例,尿道瘘2例。结论在阴茎、阴囊纵隔皮瓣尿道成形术基础上进行改良,利用背侧包皮覆盖在腹侧并包埋重建尿道的尿道成型的新方法,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疗效满意,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天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结石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尿道扩张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38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分别傲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及膀胱镜检查,并进行尿道扩张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尿道扩张后,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症状完全缓解者18例,大部分缓解者16例,另有4例经再次扩张治疗也得到了部分缓解.结论:尿道扩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单剂氨甲喋呤 (MTX)肌注治疗异位妊娠的适应症、临床效果及输卵管再畅和受孕情况。方法 :对 75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 MTX单剂肌注 (5 0 m g/ m2 ) ,不用四氢叶酸解毒方案治疗 ,定时监测血β- h CG直至正常 ,同时查血孕酮 ,B超检查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大小及消失时间 ,治疗后作输卵管通液术或造影术。结果 :70例成功 ,成功率 93% ,成功与失患者孕龄、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大小无显著差异性 ,与治疗前腹痛症状的发生率及血β- h CG值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输卵管再畅率 91.4% ,宫内妊娠率 11.4% ,再次异位妊娠率 1.4%。结论 :单剂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适用于无腹痛症状 ,异位妊娠包块直径≤ 3.5 cm、血β-h CG<5 0 0 0 Iu/ L的病列 ;此法输卵管再畅率较高 ,适用于需要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了解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理,观察一水草酸钙(COM)晶体在纯水和NaCl溶液模拟体系中的聚集行为。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COM的生长和聚集。结果:在纯水中,COM叉生聚集,其(101)晶面受到制约,以(010)晶面外延生长;而在NaCl溶液中,COM以族合形成聚集,COM原有的晶面未受影响,因而(101)晶面生长较快。结论:NaCl溶液中COM晶体的簇合聚集接近人体结石中草酸钙晶体的聚集形态,研究COM晶体的聚集方式有助于了解泌尿系统石形成的机理,为结石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结合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非甾体类抗雄激素治疗对前列腺癌伴尿道压迫梗阻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6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睾丸切除去势术及联合氟他胺阻断雄激素治疗,主要观察手术前、后残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改变.结果:术后5 d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12个月,RU由术前的(130.0±15.2)mL降至(22.0±3.8)mL(P<0.01),Qmax由术前的(10.2±0.6)mL/s增至(21.2±2.2)mL/s(P<0.01).随访观察12~48月,血PSA降至2.8~18.6 ng/mL,平均10.7 ng/mL.术前发现6例骨转移经治疗后骨痛明显减轻,同位素骨扫描检查6例骨转移破坏均未见发展.结论:晚期前列腺癌压迫尿道致排尿困难时采用TURP可缓解膀胱出口梗阻症状,为抗雄激素治疗创造条件,睾丸切除联合口服氟他胺治疗可限制肿瘤的生长发展、巩固TURP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