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包括区带电泳和胶束电动色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参考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毛细管电泳在有机酸类分析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毛细管电泳中的CZE与MEKC两种模式在分离有机酸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情况.并对毛细管电泳在分离分析方面广阔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炜  侯艳 《科技信息》2010,(33):I0042-I0043
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的实验和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概述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并以毛细管区带电泳、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非水毛细管电泳、配体交换电动色谱和毛细管电色谱五种分离模式为例,阐述了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技术在毒物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显示出毛细管电泳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原理,用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对两种拮抗药物一对氨基苯甲酸的磺胺进行了分离测定,该法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测定准确。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试剂消耗少等优点而在分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概述了基于三联吡啶钌(Ru(bpy)_3~(2+))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发展,介绍了该联用技术的检测模式、实验装置及其在心血管类药物、生物碱中的分析应用,同时介绍了该技术在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及药代动力学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化学发光检测体系微型化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内容涉及微透析、微型毛细管电泳以及DNA芯片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非水毛细管电泳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水毛细管电泳经历了飞速地发展,研究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涵盖了基础研究和分析运用两个方面.非水毛细管电泳在理论、研究方法、技术挑战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有关运用方面的文献中,非水毛细管电泳法所做出的成绩更是不可磨灭.本文对2000年以来非水毛细管电泳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毛细管电泳是分析科学中继高效液相色谱之后的又一重大的创新和发展。而配位作用是指可以作为路易斯酸的金属离子与含有孤电子对的路易斯碱以共享电子对的方式发生的相互作用。本文对配位作用基本理论做了介绍,并探讨了配位作用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中对质谱法、毛细管电泳、电分析在生物痕量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毛细管电泳吡啶钌电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分析化学、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在线推扫技术建立了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痕量环丙沙星的方法.考察了背景缓冲溶液pH值、SDS浓度、进样时间对环丙沙星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分析条件下,环丙沙星的检测灵敏度可提高200倍.本方法减少了样品处理的繁琐过程,缩短了分析周期,弥补了毛细管电泳测定痕量组分的不足,为毛细管电泳的体内药物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临床痕量药物检测提出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杯芳烃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它在毛细管电泳中作为缓冲溶液的添加剂以及毛细管涂层的制备材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非水毛细管电泳是分离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不仅拓展了毛细管电泳的应用范围,且拥有其独特优势。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非水毛细管电泳理论及应用研究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并指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元素的形态分析可为化学、环境科学、医学和生命科学提供重要的信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速度快、样品耗量少等优点.本文评述了毛细管电泳在元素形态研究中的进展,包括区带电泳、胶束电动色谱、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模式和紫外、电化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化学发光等检测手段的应用.讨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引用文献56篇.  相似文献   

15.
手性拆分相比于传统的色谱分离,分离分析难度非常大.本文介结合近些年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总结了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试剂在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中的应用,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性选择试剂,通过与被分析药物结合形成包合物,瞬时失去手性而实现手性拆分,并通过相关公式讨论了其拆分机理,并探讨了环糊精手性分离未来的发展方向,该分析方法极其经典,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色谱分离理论,综合考虑了分子扩散、进样量、能量耗散等因素对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的影响,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型。研究了电压、溶液浓度、进样量、毛细管管径等因素对理论极高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描绘高效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机理,该模型可作为优化操作条件和进行放大设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应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对生物产品进行了分离,以探讨该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其在DNA分析中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手性药物氧氟沙星和N-异丁基-1-苯基氨基乙醇光学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拆分,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采用2,6-二甲基-β-五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通过考究手性选择剂浓度和背影电解质溶液PH对对映体表观工差的影响优化了分离条件,使氧氟沙星和N-异丁基-1-苯基氨基乙醇对映体成功达到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改善毛细管电泳灵敏度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即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技术、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以及毛细管电泳与样品前处理联用技术,本文对毛细管电泳柱上富集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DNA序列分析     
综述了DNA测序技术。对DNA序列分析方法,包括毛细管电泳、阵列毛细管电泳、芯片毛细管电泳、超薄层毛细管电泳、质谱法、原子探针法、杂交法、流动式单分子荧光检测法,作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