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艳红  张小玲 《科技信息》2010,(7):195-195,402
黑人大迁徙是奥古斯特·威尔逊有关美国黑人经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钢琴课》这个剧本也包括在内。从1916到1930年,美国黑人怀抱对平等民主的向往纷纷迁徙到北方工业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寻求给子女提供更好教育的机会,从而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到了北方以后,大多数黑人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同时,他们试图融入白人社会,与过去失去联系,这使得他们陷入身份危机。威尔逊认为,大迁徙是个巨大的错误,黑人要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就绝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割断与南方的联系,更不能忘记他们的黑人身份。  相似文献   

2.
王坦 《科技信息》2012,(32):I0083-I0083
《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它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和种族歧视双重迫害下的悲惨生活,揭示了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巨大伤痛。本文对小说中四位女主人公:贝比·萨格斯、塞丝、宠儿和丹芙进行分析,展现了黑人女性主体意识历经三代逐步确立的过程:从沉睡到觉醒,从自发到自觉,最终主动去建立自我主体身份,从而可以得出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学者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概念来解释黑人经验,它指的是非裔美国黑人的两种种族和两种文化身份,以及由此造成的心理、社会、文化上的分裂状态。通过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中“双重意识”的不同体现,生动地表现了美国黑人的双重性以及黑人作家们对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思考。只有通过对本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即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才能正确地“确认身份”。  相似文献   

4.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她揭示了美国黑人在种族、阶级、性别等多种压迫下审美价值观的扭曲和变态,以及他们对自我黑人身份认同的迷茫和混乱。以皮尔斯符号学的理论为视角来解读《最蓝的眼睛》,可以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莫里森对美国黑人社会独特的观察,以及她对美国社会中黑人自我意识的唤醒和黑人民族文化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文学艺术崛起的标志.黑人作家在20世纪初不再屈从于白人社会所规定的社会位置,开始呼吁和抗议.他们有意识地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休斯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赫斯顿和赖特继承了美国黑人文学复兴的传统,并使之突破和发展,开启了美国黑人文学关注个体自我意识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美国黑人民族斗争史是一部血泪史。黑人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使他们一直都被视为“他者”。一些黑人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之外,成为主流社会的“他者”;另一些黑人则变成了同时置身于美国白人社会和黑人社区之外的双重“他者”。詹姆斯·鲍德温在《桑尼的布鲁斯》中刻画了这两类“他者”的形象,并指出他们走出迷茫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在其代表作<秀拉>中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一战老兵和战后黑人青年的形象,幽婉地反映了他们的困惑、无奈以及黑人身份带给他们的种种不平和孤独.他们其实也是"迷惘的一代",但身为黑人,无奈的叹息却被白人主流社会忽视了.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描写了黑人女性秀拉为构建自我身份所作出的不懈抗争。小说再现了生活在种族和性别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揭示了黑人女性面临的身份困境,并进一步引导读者对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美国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身份建构等问题进行思考。本文将对秀拉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回顾,并就其失败的结果分析可能的原因和由此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在承接了以往黑人文学对种族歧视批判的同时,又从黑人女性的独特视角挖掘潜藏在黑人社会内部的性别歧视,将建构黑人种族文化身份及女性身份作为黑人女作家们文学创作的话语中心,带动了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进入一个崭新的局面,改写了黑人女性边缘创作的命运,真正走入了自我的发现阶段。  相似文献   

10.
论《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斯(blues)又称蓝调,是上世纪初期美国黑人创造的一种音乐样式。作为美国黑人种族文化的典型表征,布鲁斯是黑人文学文本研究的原始依据和文化源泉。文章通过对美国当代作家拉尔夫.埃利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的布鲁斯表征的分析,指出作者将布鲁斯这一美国黑人独特的艺术形式与小说创作密切结合,体现了小说寻求自我身份认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其小说《所罗门之歌》中显示了对当代美国黑人身份属性的担忧,从而展示了美国黑人在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中所经历的困境。本文努力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不同的黑人对自己黑人文化身份的认同过程,使读者们能够重新认识黑人文化的前景。本文观点认为:黑人成员只有回归自己的黑人文化传统,立足过去,面对现实,抵制在当今社会使其文化沦落的"边缘文化"地位,才能弘扬黑人的民族文化,重塑民族自豪感,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摆脱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黑人女性作家们具有强烈的黑人民俗文化意识,她们把传播黑人民俗文化视为己任,在她们的作品中黑人民俗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尝试对她们的一些代表作进行民俗文化的研究,指出独特的黑人民俗文化表征,是这些作家重构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解构美国社会中的白人文化霸权的媒介。  相似文献   

13.
认为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从独特的视角描写了女主人公西丽从混沌到觉醒的心灵历程,探究黑人女性的生存环境,并为她们寻求可能的出路。即:黑人女性在物质空间上得以拓展,女主人公们终于收获了"自己的房间";在精神空间上,黑人女性摆脱了白人基督教的束缚,走向妇女主义的新解放;在社会空间上,黑人女性深受白人与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却要努力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小说家,同时也是首位夺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全部取材于美国的黑人生活,她的作品文笔细腻,充满感情,人物形象充满张力。她的一生致力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创作,她的作品强调美国黑人女性独立自主追寻自我,实现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不依靠男性,不依附任何其他外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团结同性的力量对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为自身命运而抗争。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黑人文学理论的建构中,贝克的贡献值得重视。贝克在这一领域的前期工作是将黑人文学置于种族文化背景中加以界定和考察,近来又将黑人的文化传统与当代黑人的文化实践联系起来,探讨黑人的语言运用与其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批判的态度解读了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中非裔美国黑人男性“奶人”自我意识的博弈,探讨了奶人从迷失自我到寻找和建构个人身份、回归民族的成长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白人男性霸权文化冲击下的女性被奴役和扭曲的深层根源以及莫里森对回归黑人文化身份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宠儿》以对民族历史的重新把握,对民族记忆进行重新召唤,重塑美国黑人被奴隶制破坏了的自我意识、民族意识。小说中祖孙三代人的自我意识构成一条从觉醒到复归再到重塑逐步完善的历程;而整个黑人民族意识也从扭曲到自觉、成熟。寻求自我的历程和重构黑人民族意识的进程紧密相连,这是使黑人真正走出奴隶制的阴影,成为真正的自由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唐俊芳 《科技信息》2013,(22):12-12
在全球后殖民语境中,美国黑人身份认同问题日益变得复杂与重要起来。以佐拉·尼尔·赫斯顿为首的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们透过她们的作品对黑白两种文化的冲突、白人文化霸权现象以及黑人身份定位的困惑及身份建构问题的思考,得出了要在两种文明中找到最佳契合点,实现非洲传统文化与白人经典文化的糅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朱娜 《科技资讯》2009,(33):206-206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是一部描写美国黑人惨痛历史的小说,其小说中描述了鬼魂还魂归来索取母爱的故事。文章拟通过二元对立分析该小说,从母爱的甜蜜与畸形、对白人的屈服与反抗以及黑人同胞的帮助与背离三个方面出发指出黑人不该忘记自己的历史,同时应互相扶持并找到自己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小说《日常家当》中,通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外边世界获得"成功"的黑人姑娘迪"衣锦还乡",探访在偏僻乡村的母亲和妹妹玛吉的故事,探讨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和种族身份,并号召黑人积极把握自我,团结友爱,在美国社会中确立真正的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