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微波辐射处理五水四氯化锡溶胶制备出活性二氧化锡,小试研究活性二氧化锡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并研究了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微波辐射法制备的二氧化锡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产率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的产率高,也明显高于一般普通二氧化锡催化产率;活性二氧化锡催化酯化反应的最佳时间为45min,最佳温度为85℃,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1.活性二氧化锡催化剂安全无毒,克服了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强氧化性、难于与产品分离、对环境污染大等诸多缺点,因此,活性二氧化锡可望成为一种较好的能取代液体浓硫酸并对环境友好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乙酰水杨酸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弱酸硫酸铝钾作催化剂可以方便的合成乙酰水杨酸,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水杨酸与乙酸酐的比例等因素均有影响,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的用量为0.6g,n(水杨酸)n(乙酸酐)=1.0 2.0,恒温70℃,反应时间为30min,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77.8%。结果还表明,硫酸铝钾作为催化剂产率高于浓硫酸作催化剂的产率,而且产品色泽为白色,且纯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乙酰水杨酸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探索乙酰水杨酸合成实验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水杨酸和乙酸酐的物质的量比(A)、反应温度(B)、反应时间(C)和催化剂浓硫酸的用量(与水杨酸用量的体积质量比)(D)四个因素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结果:乙酰水杨酸合成的最佳条件为A_1B_3C_1D_1,即水杨酸和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8 min,催化剂用量为1%.结论:在此工艺条件下,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76.3%(以水杨酸的投料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有机制备"实验课程中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传统加热法,具有操作复杂、耗时、副反应多、难以纯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乙酰水杨酸.通过系统地研究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获得一套高效、绿色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有机制备”实验课程中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法,由于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和传统加热法,具有操作复杂、耗时、副反应多、难以纯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用微波合成法快速制备乙酰水杨酸.通过系统地研究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乙酰水杨酸产率的影响,获得一套高效、绿色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膨润土为原料,采用无水浸渍法制备了ZnCl2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其制备条件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反应催化性能的影响,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合成反应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用10%HCl浸泡过夜、负载5.0 mmol/gZnCl2、550℃下焙烧活化3 h及固体酸用量5%时,水杨酸和乙酸酐投料量为1∶2,反应温度为80~90℃,乙酰水杨酸产率可达96.6%,催化剂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固体超强酸SO4^2-/Al2O3并将其作为催化剂代替浓硫酸以异丙醇和水杨酸为原料合成水杨酸异丙酯.研究了不同的催化剂对水杨酸异丙酯产率的影响;考查并优化了固体超强酸SO4^2-/Al2O3催化合成水杨酸异丙酯的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时水杨酸异丙酯的产率明显高于其他普通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乙酰水杨酸合成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乙酰水杨酸合成实验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结果表明 ,用 2g水杨酸和 4.2ml乙酸酐 ( 1∶3 ,mol/mol)反应 ,固定催化剂浓硫酸的量 0 .1ml,在 75℃下恒温反应 12min是该合成反应的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 .用该条件合成乙酰水杨酸 ,反应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六氢吡啶催化合成乙酰水杨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以六氢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水杨酸与乙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3,六氢吡啶为水杨酸质量的17%时,在83℃反应55min,乙酰水杨酸的产率可达88.4%.  相似文献   

10.
以L-组氨酸为催化剂,用乙酸酐和水杨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合成的最佳条件为: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2.5:1、组氨酸的用量为0.4g(15mo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min,此时产率达89.5%。  相似文献   

11.
以N-甲基吗啉,氯磺酸为原料合成N-甲基-N-磺酸基吗啉盐酸盐的酸性离子液体,将其代替浓硫酸用于催化乙酸酐和水杨酸的酯化反应,合成阿司匹林。考察了原料配比、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阿司匹林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对阿司匹林的合成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在水杨酸20mmol、乙酸酐40mmol、N-甲基-N-磺酸基吗啉盐酸盐离子液体3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min的条件下,阿司匹林产率可达77.12%。  相似文献   

12.
柠檬酸三丁酯(TBC)是绿色环保无毒的增塑剂,其传统合成工艺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设备腐蚀、三废问题严重,开发高效、绿色的替代催化剂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向S2O82-/ZrO2-Al2O3催化剂中引入适量的La元素,制备出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以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吡啶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考察了La的添加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的加入能够阻止催化剂中过硫酸根的分解,增强S和O之间的相互作用;少量的La不仅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酸强度和酸量,且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当La的加载量为1%时,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柠檬酸的转化率达到93.69%。这表明La的引入可提高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所制备的催化剂可用于传统催化剂浓硫酸的替代品,并有效降低设备的损耗,提高产品TBC的品质,优化TBC合成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硅酸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溴化铵为模板剂,室温常压下便捷地合成了MCM-41介孔分子筛,进而以硫酸为磺化剂,不同水热条件下制得系列磺化介孔固体酸MCM-41-SO3H.利用TG、XRD、FT-IR、TEM-EDX等手段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采用碱滴定法测定其酸密度,并且以乙酰丙酸乙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评价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尽管水热磺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MCM-41的介孔规整性,所制备的MCM-41-SO3H介孔固体酸仍较好地保持了MCM-41的介孔结构;水热时间和温度影响其酸密度,进而影响催化活性,其中磺化温度180℃、磺化时间21h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乙酰丙酸转化率达到74.4%,并显示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4.
固体酸能够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催化剂.评述了磺化苯膦酸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磺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聚氯乙烯三氯化铁树脂、氯化亚锡、离子交换树脂-四氯化钛、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铜、改性硫酸钛、硫酸-石墨层间化合物、一水硫酸氢钠、复合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固载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固体酸催化合成丙酸正戊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固体催化剂钨磺酸催化下,以醛、胺(伯胺、仲胺)和三甲基氰硅烷(TMSCN)顺利地进行了Strecker反应,高收率地得到了相应的a-氰基化合物,产率高达91%.产物结构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迅速,后处理简单方便,易于操作;且催化剂钨磺酸能够高活性地循环使用,无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盐([PSmim][HSO4])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方法:合成离子液体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盐,并作为催化剂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离子液体与浓硫酸的催化合成TBC的活性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催化效率高与浓硫酸,柠檬酸三丁酯平均收率在91.50%,浓硫酸催化TBC平均收率86%.离子液体[Psmim][HSO4]与柠檬酸三丁酯均以NMR表征.结论:酸性离子催化合成TBC具有清洁、重复利用、催化活性高及后处理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把固体超强酸(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科研成果引入到有机合成实验教学中,并与传统乙酸正丁酯实验(硫酸催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对用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TiO2-SO4^2--ZrO2催化肌苷制备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TiO2和自制的ZrO2分别用硫酸溶液浸泡,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制成SO4^2--ZrO2和SO4^2--ZrO2和SO4^2--TiO2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制成复合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肌苷和乙酸酐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催化酯化反应,可使1,2,3,5-O-四乙酰-β-D-呋喃核糖的收率达到84.6%。  相似文献   

19.
在硫酸中用碘化钠(催化量)作脱氢试剂使2-吡唑啉脱氢制备吡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