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在超声显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我们自1997年以来对12例12个淋巴结行穿刺活检。1资料与方法12例均为在我院就诊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44岁。所用ABD为国产及进口的可调式自动活检枪,取材长度为15—22mm连续可调,穿刺针用18G内槽式切割针。所用超声仪为东芝SSA—240A及东芝SSH—140A,针具引导用自制可拆卸角度可调式导向器,探头.引导架穿刺针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受检者充分暴露颈部,仰卧于检查床上,在颈后双肩垫一枕头,呈头低颈高位,用B超选择穿刺点,尽量选择远离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的淋巴结。常规皮肤消毒及局麻后,用消毒刀片在穿刺点做一小切口。由于颈部组织松弛,进针时要求助手压紧颈部皮肤,固定淋巴结,根据淋巴结的大小调节活检枪使切取组织深度在0.5—1.2cm的范围。在超声引导下将切割针刺向淋巴结表面,开枪切取组织,迅速拔针,将槽式针内切割的组织置于10%甲醛液中固定送病理检查。2结果12例患者均为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12例11个淋巴结一次性获得明确的组织学诊断,1例取材较浅,没有获得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中的诊断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多种肺及胸腔病变共30例,在超声引导下用Bard弹射式自动活检枪和18G活检针、配合使用ALOKA9133小凸阵探头进行经皮穿刺活检。标本送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的最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组织取材满意率93.5%,诊断准确性为100%,穿刺后并发症共2例、咯血2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外周型肺病变及胸腔肿瘤穿刺活检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确诊率高等优点,使多数病变获得了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引导临床穿刺操作中的影响因素,旨在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临床穿刺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97例临床组织穿刺活检、囊性病变硬化治疗以及含液性病灶穿刺引流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穿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7例临床穿刺进行引导,91例达到临床穿刺的预期目的,成功率93.81%。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中探头选择、穿刺针和针架、穿刺引导线以及病灶大小是影响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对提高临床穿刺准确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35例 ,其中男11例 ,女24例 ,年龄6~49岁 ,平均年龄29岁。用14G、16G自动活检针 ,选择右肾下极1/3,避开肾窦区 ,肾实质最厚处作为进针穿刺点进行穿刺活检。结果 :取材成功35例 ,成功率100%。取材次数2~5次 ,平均2.3次。取材病检肾小球数25~82个 ,平均32±12.5个。仅2例发生肉眼血尿 (占5.7% ) ,27例有镜下血尿 (占77 % ) ,无一例发生需要处理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肾活检技术 ,取材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超声探头引导下运用徒手穿刺法对肺周围型及胸膜病变穿刺取材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通过徒手穿刺法穿刺活检肺周围型及胸膜病变131例,其中高频线阵探头引导穿刺73例,低频凸阵探头引导穿刺58例,对比运用不同探头及穿刺者经验的取材确诊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131例患者经徒手法取材确诊率为91.6%,取材确诊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操作者的熟练技巧相关;当沿穿刺方向病变最大值径3cm的患者,采用高频探头徒手法取材确诊率为95.3%,采用低频探头徒手法取材确诊率为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探头引导徒手穿刺各种并发症发生率(4.3%)低于低频凸阵探头(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周围型及胸膜病变运用超声引导下徒手穿刺法作为定性诊断的首先方法,此法取材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者的熟练技巧相关。当沿穿刺方向病变最大值径3cm的患者,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可提高组织取材率及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内针螺旋式自动抽吸活检装置”的基本构造,功用、操作方法及医学影像引导下临床应用情况,主要功用和可以在超声、X射线、CT等影像引导下对人体体表、体腔的病灶进行同步自动抽吸活检取材;特点为以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使用范围广,对年高体弱病人有独特之处,通过对155例人体体表,体腔病灶的临床应用,成功率达97%,无1例死亡及中转手术,其价值可与外科开刀手术取材媲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与组织病理相关情况,方法:46例肝占位性病变者行超声检查,判断其病理情况,然后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与超声判断对比,结果:部分肝占位性病变的超声特征与其组织病理情况有关,结论:较大的肝癌,转移癌,肝脓肿,毛细血管瘤等可根据超声持征判断其良恶性,较小的肝癌与增生结节仅凭超声特征较难分辨,需穿刺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8.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DNA用BamHI和XhoI酶切,经0.75%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得到12条带和8条带,平均分子量为113.0kb。用Supercos1 Cosmid作载体,将Sau3AI部分消化的PxGV-DNA随机片段插入该载体的BamHI酶切位点,转化于XL1-Blue受体菌,经Amp平板筛选转子,挑出256个Amp^+菌落,以^32P-dCTP标记的PxGV-DAN为探针,斑点杂交筛选得到  相似文献   

9.
大蒜鳞芽组织脱分化条件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鳞芽基部组织为外植体,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附加的2,4-D、NAA和6-BA三种激素中,2,4-D起决定作用,三者与愈伤组织诱导率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65.12-18.47x1-8.56x3-9.17x1216.63x22-12.15x32经计算机模拟推测,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2,4-D0.98mg/L~1.14mg/L+NAA0.93mg/L~1.09mg/L+6-BA1.19mg/L~1.36mg/L。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种单克隆抗体联合检测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4种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大肠癌、大肠腺癌、癌旁粘膜和正常大肠粘膜进行标志.72例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SC12A87.5%;SC16A76.3%;CSA91.66%;CEA95.8%,与正常大肠粘膜阳性表达13.3%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27例脉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SC12A59.25%;SC16A59.25%:CSA70.37%;CEA70.37%;和正常大肠粘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和大肠癌比较、除SC16A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它三种均有高度差异(P<0.01),对排除癌有一定意义.49例癌旁粘膜阳性表达率分别为:SC12A57.1%;SC16A46.9%;CSA67.3%;CEA51%阳性细胞分布虽然主要在腺腔内缘.范围较局限.但这么高的抗原表达,支持了Filipe等的“移行粘膜”学说  相似文献   

11.
体外转录载体pSP72—C12和pSP72—C1.4分别经XbaⅠ和XhoⅠ酶切线性化后,用SP6RNA聚合酶与T7RNA聚合酶进行体外转录得到编码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基因的mRNA全序列(3.7kb)及与其5’端编码区的起始密码子AUG上游区域互补的反义RNA片段(1.4kb)。等摩尔数的正、反义RNA通过酚相乳浊杂交技术进行分子杂交。在网织红细胞裂解物体外翻译系统中,正义RNA能正常地翻译出蛋白质;而反义RNA与正义RNA杂交可阻断翻译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 CT引导下介入诊断与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 CT扫描的导引下 ,利用特制专用穿刺针 /枪及引流针 /管 ,从体表介入到人体器官内的病变区 ,切割病变采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诊断或通过穿刺抽出液体 (囊液、脓液、积液 /血 )或向肿块病变内注射药物对病变进行治疗。结果 :进行介入诊断 5 2例 ,确诊率 98.0 8% ;进行介入治疗 47例 ( 1 0例属同源病例 ) ,良性病变治疗有效率 1 0 0 % ,治愈率 93.1 8% ;恶性病变治疗有效 2例 ,显效 1例。结论 :CT引导下介入诊断与介入治疗 ,定位精确 ,穿刺安全可靠 ,并发症少 ,病人痛苦小。介入诊断 ,病人可避免手术探查的痛苦而获得组织学诊断 ,确诊率高 ;介入治疗 ,对良性囊样病变 (囊肿、脓肿、血肿、包囊积液等 )是一种新的非手术的根治疗法 ,治愈率高 ;对恶性肿块及炎性肿块向病灶内注入抗癌药及抗生素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这一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经胸壁针刺肺活检(TTNB)与经胸壁针刺肺吸引(TTNA)在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对同一病例,在CT引导下,先采用弹簧式半自动切割针对肺部肿块行TTNB获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再用腰穿针行TTNA针吸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37例病人均获得满意的标本。经TTNB确诊者34例,确诊率为91.9%,经TTNA确诊25例,确诊率为67.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7例病人中,共有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6.2%,其中术后出现气胸2例,发生出血(咯血或肺内出血)4例.提示TTNB与TTNA均是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安全、可靠的方法,但TTNB的诊断率明显高于TTNA,尤其有利于肺部良性病变的诊断,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一、流式细胞光度术(FlowCytometryFCM)分析某些中药对癌细胞DNA的RNA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是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可以每秒测定5000个流动细胞内的DNA和RNA相对含量。得到细胞周期的移行变化,做为临床用药治疗方案的参考,并监测予后和探查抗癌中药作用的某些机理。我们曾研究数种中药抗癌的作用、发现燕山蛩和中药GI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抑制DNA和RNA的作用,并对细胞增殖周期有直接的作用,这对临床应用这些抗癌中药提供有力的依据。并探讨了这些中药作用的某些机理。二、应用显微分光光度术(MicrospectrophotometryMSP)对某些细胞的细胞化学成分定量测定1.癌细胞标本来自外科手术和活检取出的新鲜人乳腺疾患和人直肠癌的单个细胞,对其间期核进行DNA含量的测定,以10例正常人耳血淋巴细胞作为二倍体细胞的DNA含量的对照参考值。测得正常淋巴细胞DNA平均值为9.64±0.4A.U;乳腺病灶旁组织10例,其上皮细胞核DNA平均值为12.15±1.27A.U;乳腺纤维癌9例为22.6±1.0A.U;乳腺癌8例为3l.9±2.3A.U;直肠癌30例为38.63±5.5A.U;应用中药FA8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ZrO2含量在15wt%晶须含量对Al2O3/TiN/ZrO2/SiCw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当SiCw含量由10wt%增加到30wt%时,弯曲强度σf和断裂韧性KIC最高可达1134MPa和12.26MPa.m^1/2。用SEM,TEM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表面抛光组织,断口形貌和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强韧化机制主要为晶拔拔出,相变增韧,裂纹偏转和晶须与基体界面解高  相似文献   

16.
四棱豆茎段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茎段离体培养,实现了四棱豆的快速无性繁殖.结果表明:(1)用浓H2SO4将其种子处理8min后再消毒接种可获得最高的发芽率;(2)在附加1.0mg/L6-BA的H培养基上,每粒种子平均可形成13个丛芽;(3)在增殖培养阶段,IBA浓度为1.0~2.0mg/L时对促进四棱豆离体茎段生根成苗的效果最为理想;(4)增殖培养阶段以采用H培养基的效果最为理想;(5)单独使用IBA时,即使其浓度高达4.0mg/L也只诱导离体茎段生根,绝大多数外植体不会产生愈伤组织,只有极少数外植体产生少量愈伤组织;低浓度的6-BA(0.5mg/L)或高浓度的6-BA(2.0mg/L)配以低浓度的IBA(0.25mg/L)反而会引起大多数离体茎段的基部产生大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7.
南宁地区肝细胞性肝癌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卓霖  马韵  罗虹 《广西科学》1995,2(1):55-57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南宁地区居民中13例肝细胞性肝癌(HCC)的活检组织进行研究。发现其中8例有突变型p^53蛋白呈强阳性表达,占HCC病例数64.3%。南宁地区某些县,如扶绥县是我国著名的HCC高发区,不但HBV感染率高,而且是全国少有的AFB1高污染区,后者的作用不能忽视。与江苏启东和南部非洲HCC高发区一样,估计也会出现p^53基因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970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间180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科治疗中对局部晚期NSCLC的特殊处理模式。1)关于NSCLC的减量性手术问题。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244例肺癌减量术及同期364例剖胸探查术的累量生存率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非小细胞肺癌减量术的1、3、5年累量生存率分别为569%、206%和175%;探查术为411%、78%和53%。因此,肺癌的减量性手术应积极提倡,应列为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配合术后的放、化疗,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关于NSCLC支气管残端阳性的问题。71例术后支气管残端阳性的肺癌病人的1、3、5和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5%、324%、250%和193%,低于根治术组。最佳的治疗方式在是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辅以术后放射治疗。3)关于NSCLC的多次手术问题。复发NSCLC的再次手术,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可达55%、17%和17%,应认为是目前肺癌术后复发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4)对双肺同期发生的孤立或多发肿瘤,采用一期切除的方法,可获得286%(2/7)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发根农杆菌4A菌株转化红豆草途径及转化组织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生长20d的红豆草无菌苗的下胚轴切片0.5~1cm片段,例插在含2,4-D的固体MS培养基上预培养两天;然后转至无激素培养基上,用发根农杆菌A4,菌悬液感染切面。10d后长出许多发状根。这些发状根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继代培养,生长旺盛,且产生许多闪生侧要。次生根切段后,在含2,4-D的MS培养上诱导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完整植株。初生根、次生根、愈伤组织,以及再生植株叶片均含有农杆碱和甘露碱,而未转化  相似文献   

20.
孕酮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米非司酮则可缩小肌瘤体积。为进一步了解米非司酮的抗孕酮作用,本文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后子宫肌瘤细胞的雌、孕激素受体状况。方法:将有子宫肌瘤症状的妇女22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2人,米非司酮组10人)。患者年龄为30~50岁,平均4209岁。米非司酮组在手术前一周,每天口服米非司酮25mg。切除子宫后立即取一块肌瘤组织及子宫内膜,在福尔马林固定,以后用石蜡包埋。肌瘤样品经单克隆抗体及LSAB反应后,用于研究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情况。利用计算机分析系统测定平均密度做受体的定量分析。子宫内膜组织用于月经周期的组织学分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米非司酮组显示(1)雌激素受体含量在增生期明显增加(P<005);(2)雌激素受体含量在分泌期无明显变化(P>005);(3)孕激素受体含量无论是在增生期还是分泌期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降低肌瘤细胞的孕激素受体含量,这样它可抑制孕酮促肌瘤组织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