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从组织特性的视角来探讨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协调机制的取向研究,既对整个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深刻的理论意义.从广义的学生事务管理角度出发,在当前高校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下,以组织管理论、整体德育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为支撑,对学生事务管理的协调机制方面归纳问题、分析原因,探索、研究解决协调机制问题的具体对策.目的是通过组织特性的完善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增强大学生的适应性、发展大学生的智力、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成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适应和应对国际化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于改进和完善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乃至高校学生事务的法治化管理已是当今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法律保障是其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美国学生事务管理需要法律保障,法律也从形式保障、实体保障和程序保障等方面保障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健康发展.美国学生资助体系形成和学生事务专业发展就是美国学生事务管理法律保障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29~30日,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专业化发展与国际合作"。此次大会为中外学生工作者及学生工作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以提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促进国际化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巡视员俞亚东,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王达品,北京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罗维东、党委副书记权良柱、副校长王戈,北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既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易班”(E-class)作为以学生群体为主体的师生实名综合性网络社区平台由此应运而生.“易班”是网络时代凝聚学生、服务学生、教育学生的新途径,同时,“易班”平台也是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抓手.当前,“易班”平台在大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中还存在着目标定位模糊、信息开发程度还不够深入、管理方式缺乏针对性以及科层制的管理模式导致“易班”平台的运行效率较低等多方面的问题.对此,需要制定清晰的“易班”平台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的“易班”平台管理制度、开展多样的“易班”平台活动、提升“易班”平台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扩充“易班”平台的服务性内容,以实现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事务工作的信息化,高效服务学生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校基层学院依据本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院范围内建设直属辅导员管理的各类功能性学生社团,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一套功能性学生社团建设的标准化方案,以提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必须健全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机制,基于群体意识的角度出发,服务学生,促进高校学生党员的成长和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学生事务管理;三是学生学习方法管理;四是学生党员工作考核;五是学生党员成长指导。在新形势下,基于群体意识出发,做好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已经成为高校的义务。  相似文献   

8.
加强高校学生工作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目前,高校学生工作在学生管理、学生发展、理论研究以及考评机制方面存在同质化和发展滞缓的问题。内卷化理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全新视角,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层层剖析问题产生之根源,进而提出更新思想观念,突破高校学生工作旧思路,从教育本身出发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校内部管理的效率,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生工作评价体系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天义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4):91-91,88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管理部门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尤其是班级学生干部,既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更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好帮手。选拔一批好的班级干部,对于班集体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班干部在学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班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原则,并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阐述了班干部在选拔培养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青云 《科技信息》2012,(7):341-342
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历史回眸,分析阐述其鲜明的特点,由此概括几点启示为,转变学生管理观念;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努力培养专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法规:将学生事务纳入服务领域,建立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服务设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上,各西方发达国家各有其特点,比如英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联系密切;美国高校学生事务专业性、规范性强;德国与法国高校学生事务社会化程度高等.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大学的变化对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挑战,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在更宽广的视野下总结经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孕育期(替代父母制)、形成期(学生人事工作)、发展期(学生服务)和成熟期(学生发展)四个阶段。这一历史沿革对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培养由智力开发到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三,坚持协作发展,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体现出"人性化""系统化""扁平化""专业化"和"法制化"的特征。它们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是:要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要进一步构建学生工作"高效化"机制,要努力打造学生工作"专业化"队伍,要积极推进学生工作"法制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工作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首位的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与学生工作的发展性原则,实施全员育人和教育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付爱敏 《科技信息》2010,(24):80-8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特别是2005年9月1日《普通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定》的开始实施,进一步细化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权,明确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学生的权利救济等等。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过程中,时刻以人为本,即以学生权利为本,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生本教育"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也随之出现。由于"生本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的弊端。为了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更好的开展,必须对"生本教育"理念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困境与对策进行详细的研究,从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和特征入手,找到"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事务管理的困境,阐述"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践要求,分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事务管理的原则,并提出"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事务管理的策略,以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努力方向.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高校学生工作不能只再拘泥于狭隘的管理工作,而应成为一项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系统工程.为做好发展性学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实践育人、开拓创新的理念,构建"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宗旨,以督促为手段,以发展为目的"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试论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存在的弊端,指出了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突破旧的思想观念,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来进行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炎  张健 《科技资讯》2013,(27):166-16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地快速发展,各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全国很多高校出台政策,明确要求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从专业角度来看,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具有专业优势,无论是从专业定位、人生目标的确定,还是选课和职业规划等,但在具体的班级事务管理和德育教育上也存在不足,这就需要通过选拔优秀的班干部和与辅导员工作上的良好配合来弥补.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应着重加强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辉  刘小燕 《科技信息》2007,(5):152-152,146
当前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重要机遇,产生着积极影响。高校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积极致力于和谐校园和和谐学生工作建设。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提出当前应着重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贫困生教育和目标管理三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