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首先针对过去在水稻净灌溉定额计算中几种常用方法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农田逐日水量平衡法,并给出了该法的计算模式.此法能够真实地揭示水稻作物在不同生长期、不同雨情旱情下的灌溉用水规律,同时,还能用于水网区水稻田产流计算.其次,针对逐日水量平衡法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文中作了说明.最后,以南方鄱阳湖区波阳县为例,选用1963~1983年系列资料,编制了电算程序,分别计算了该县旱稻、晚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净灌溉定额,同时通过系列法得出该县不同保证率代表年下的水稻净灌溉定额.  相似文献   

2.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娜  关健 《科技资讯》2010,(22):151-151
水稻在我国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以及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水稻的控制灌溉、薄露灌溉、"薄、浅、湿、晒"灌溉、叶龄模式灌溉等。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江苏省水土资源特征,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各地水稻高产节水灌溉的实践,因地制宜分区推广水稻浅湿灌溉,浅湿调控灌溉,控制灌溉以及水稻旱作灌溉技术,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指标和操作规程,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水稻高产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水稻田的灌溉定额将呈下降趋势,灌溉模数会变小,渠系水利用系数将会变小,灌溉模数将呈下降趋势.倘若维持现有的灌溉管理水平和灌溉技术,水稻面积将会因水资源条件约束而趋于稳定,灌溉模数也将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选用抗旱性不同的杂交水稻冈优527、D优363和汕优63,研究了旱种、湿润灌溉、“湿润灌溉(前期)+浅水灌溉(孕穗期)+干湿交替灌溉(抽穗至成熟期)”灌溉(简称C处理)和淹水灌溉4种灌水方式对水稻齐穗期功能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晒、浅、间”灌溉方式和湿润灌溉更有利于水稻齐穗期功能叶生长,冠层叶片直立性好,功能叶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较高;旱种抑制了功能叶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八、水稻无水层灌溉水稻无水层灌溉,是更新的节水灌溉新技术,灌溉水量比薄露灌溉更节省,现介绍湿种旱育、旱种旱育两种节水灌溉方法.(一)操作方法1.湿种旱育 湿种,即在插秧(或抛秧)、返青期间,田间“半水半露”,保持土壤充分湿润,以利于秧苗返青.旱育,即在水稻返青以后田间“只湿不淹”,不再在田面保持水层,而是利用降雨和几次“沟灌”补充水量,只在水稻对水分最敏感的关键时期:抽穗扬花期和分蘖前期(各10余天左右)保持土壤饱和含水量,其余时间在饱和水量的70%~90%之间,使水稻正常生长.这种方法比常规灌溉节水节电50%以上,适宜于在灌溉水源基本能解决的灌区.2.旱种旱育 又叫全程旱育,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不淹灌,可以不用田埂,完全利用雨水或少量的几次“沟灌”或喷灌补充水量,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量.移栽秧苗.深施基肥,分畦整地,畦宽2米,在畦上覆盖地膜,在膜上按种植密度打浅孔,象种莱那样种上稻秧,浇一次“活根水”,以利秧苗扎根返青.当然最好是旱育秧,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直播秧苗.在畦面根据行距耙出浅沟,在沟底条播或点播已催芽的谷种,盖上少量细土.而把浅沟之间垅起的土壤用地膜覆盖,既有利雨水集中流向稻根,又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旱种旱育的方法可节约灌溉水量2/3,需增加20元/666.7m~2~30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选取四川省"金土工程"数据库中的原始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通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坡度、地面岩石露头、灌溉保证、排水条件、土壤构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有机质作为与水稻平均产量相关的因子进行多因素关联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排水条件与其产量具有最大的关联度.这说明在四川地区水稻地排水条件的优劣最大程度地决定着水稻的产量.通过各要素权重值的计算得到该地区土地等级划分范围.表明在土地评价中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可减少人为的经验误差,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试验站进行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下水稻的产量和水量消耗情况:控制灌溉水稻田间耗水量最小,湿润灌溉次之,淹灌最大;控制灌溉产量最低,湿润灌溉最高。基于此种情况,对三江平原地区合理灌溉模式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应因地因时多因素考虑进行灌溉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一、水稻薄露灌溉技术(一)水稻常规灌溉方法的弊病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水稻必须在水中生长,否则就会“晒死”,因此直到今天,世界上约有90%的水稻是漫水栽培。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稻、玉米、甘蔗生长期内需水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选择出适宜广西蒸散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广西物候资料及实验资料,确定了水稻、玉米、甘蔗生长期内逐旬作物系数,并计算了几种作物的平均需水量、极端最大需水量、极端最小需水量,为农业部门确定最佳灌溉期和合理的灌溉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港口规划环评环境风险分析一般程序和重点问题出发,在总结分析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的特点的基础上,以武汉新港总体规划环评为案例探讨了以下内容:首先应着重从全港或区域尺度分析具有的危险品储运功能区域优化、统筹,风险最小化的调整方案;其次结合周边敏感目标,分析水陆域危险品储运作业功能单元风险可接受性;还应提出多种可能的情景方案,重点协调航道与锚地等水工布局与环境敏感区之间的空间关系;最后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三类环境敏感目标作为环境风险值评判的最重要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10月对张掖市清水灌溉区和污水灌溉区两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土壤动物1398个,隶属4门9纲18目.其中清灌区有474个,污灌区有924个.在污灌区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常见类群有双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真蟎目、等翅目、缨翅目、涡虫、盲蛛目、鳞翅目、虫齿目、蜘蛛目、鞘翅目幼虫,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本文旨在对张掖市污水灌溉区土壤动物群落及其结构进行研究,阐明土壤动物的组成、结构和数量与污水灌溉的关系,揭示污灌区与清灌区大型土壤动物的分布的不同及污水灌溉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黑河中游农业绿洲灌区为研究对象,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土地覆被数据和绿洲灌区统计数据等为数据源, 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和NDVI数据, 研究生态需水量的时空分异, 在此基础上, 结合实际引水量和单产耗水量, 分析绿洲灌区水资源配置的效率, 得到以下结果。1) 年潜在蒸散量在800~1200 mm/a之间, 每年6-8月为峰值。多年平均生态需水量在614~999 mm之间, 每年4-8月需求最大, 空间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 黑河干流沿岸灌区生态需水量相对较大。2) 黑河中游引水以地表水为主, 地下水为辅。2008年引水总量最大, 引水量较大的灌区主要集中在黑河干流沿岸。3) 黑河中游水资源配置总体情况较好, 黑河干流周边灌区供需比普遍大于1, 山丹县及民乐县灌区供需比小于1。近80%的灌区属于水资源配置高效或相对有效的地区, 仅4个灌区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1个灌区引水量严重不足, 因此适当调整部分灌区引水量, 进一步推广节水理念和技术, 是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研究结果对提高干旱区水资源配置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用盘装佛甲草设计制作8个浇灌试样,在福建省厦门市的夏季典型气候下,对比实测不同浇灌方式对试样水分蒸发量、浇灌耗水量及基质温度的影响.结论表明:在盘装佛甲草每日间歇裸浇1次的情况下,浇灌时间点对其日水分蒸发量影响不大,但对其逐时水分蒸发量有时序影响;在吸液材料持续浇灌情况下,吸液材料和吸液方式对盘装佛甲草的日水分蒸发量和逐时水分蒸发量均影响不大;与每日裸浇1次的间歇浇灌相比,在夏季连续高温下,利用吸液材料持续灌溉至少可节约用水18%且可显著降低基质温度均值和振幅值.此外,在持续高温条件下,盘装佛甲草3 d不浇灌,其日水分蒸发量将显著降低,6 d不浇灌,其日水分蒸发量将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5.
膜孔灌溉单孔入渗Kostiakov模型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理论为基础,研究膜孔灌单孔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用SWMS-3D软件对多种典型土壤的单点膜孔入渗特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单点膜孔的累积入渗量变化过程符合Kostiakov模型.提出包含膜孔直径、灌溉水深的单点膜孔Kostiakov入渗模型参数计算方法,采用多种土壤单点膜孔入渗室内试验结果与已有文献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单点膜孔入渗特性,可为确定合理的膜孔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层土上畦灌非恒定流方程的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为缓解西北干旱区灌溉压力和浅层水咸化问题,通过石羊河流域下游某试验场原位试验研究水位调控和微咸水灌溉双重条件下的包气带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水位调控能起到减蒸抑盐作用,随灌溉水电导率增加抑盐效果减弱.微咸水灌溉后,水位调控可以减弱盐分在浅层的积累.因此,对于淡水资源短缺、土壤盐渍化和浅层水咸化区域,灌溉期可以采用水位...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Sincethelate 1970salargenumberofstudieshaveconsideredirrigationschedulinginirrigationmanagement[1- 7] andithasbeenshownthatefficientand profitableirrigationschedulingstrategiesareneeded ,particularlywherewateravailableforirrigationislimited .Inno…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high uniformity. When th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uniformity coefficient equal or more than 70%, the water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can be expressed as a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further simplified to a linear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will describe the irrigation scheduling parameters, percent of deficit, application efficiency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y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Using this effective model and the irrigation application, the total yield affected by the total water application for different uniformity of irrigation application can be determined. More over, this paper uses the cost of water, price of yield, uniformity of th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crop response to water appl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of pollution and cont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A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optimal irrigation schedule can achieve the effect of water saving and production increm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schedule in which the whole field is fully irr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