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研究高能气体压裂用无壳弹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高能气体压裂的增产效果.解决有壳弹存在的问题.文中给出了所设计的无壳弹的整体结构,设计了点火系统,并对无壳弹中心管进行了抗内压强度校核、抗挤压强度设计、螺纹抗剪切强度校核,最后给出了应用该无壳弹进行的高能气体压裂的实井应用效果情况.应用表明,无壳弹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已较为成熟,其应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正>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所研制开发的XYG型压裂弹完成地面试验,近期将赴陕北延长油矿作井下试验.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正在与南海西部石油公司签定“海上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应用研究”的合同.其目的是形成一套填补海上增产措施空白的增产解堵技术。△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中心即将赴胜利油田进行5口井的现场试验.并联系落实华北  相似文献   

3.
我院高能气体压裂技术十年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技术在我院研究与发展的十年概况,扼要介绍了固体药气体发生器及液体药压裂技术、峰值压力和P-t过程测试、压裂设计方法、套管井固体压裂弹施工工艺、机理研究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技术水平,并对今后需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作了简要提示.  相似文献   

4.
编者言     
<正>射孔-高能气体压裂复合技术是一种将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两种工艺技术复合而成的新的增产技术,它施工工艺简单,增产效果显著。这是西安石油学院高能气体压裂研究中心继有壳弹和无壳弹高能气压裂技术之后取得的又一项新技术。近几年来,该中心在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成果喜人。多年来,本刊一直把高能气体压裂作为追踪报道的重点之一,已连续发表有关论文近二十篇。在本期我们再次特约发表了这一新技术内容。今后,我们将继续关注它的发展。欢迎各有关研究这一技术的单位和个人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5.
脉冲高能气体压裂是针对不同井况和地层,利用压裂弹燃速的差异性,设计组合压裂弹分级燃烧,实现与井况和地层相匹配的压力加载过程,达到精细化施工的目的,以取得较优的压裂效果。介绍了根据X井地质资料及油井数据,进行脉冲高能气体压裂优化设计、施工和所取得的压裂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能气体压裂的设计对该项技术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对高能气体压裂的设计方法作了初步探讨。设计内容包括该技术的适用范围、压力过程设计、火药燃烧分析、并筒泄气分析、裂缝扩展分析、增产效果预测等。由于高能气体压裂的工作介质是具有可压缩性的火药生气,因此,以上各项分析相互关联。本文还给出了高能气体压裂设计计算的流程。  相似文献   

7.
高能气体压裂(H.E.G.F——High Energy Gas Fracture)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压裂技术。本文提供了一次成功地进行高能气体压裂试验的情况,并从分析水力加砂压裂机理入手,在回顾和分析井筒爆炸增产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H.E.G.F.对影响井壁或套管安全的气体压力、井内温度及热冲击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HEGF中CO气体生成及扩散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渗透油气田在高能气体压裂增产措施中CO气体中毒事件,对CO气体生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HEGF配方本身是产生CO的直接因素.同时,运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建立了CO大气扩散模型,并考察了井深、气油比、气体泄放速率、大气稳定度等主要因素对CO气体扩散的影响.该研究为建立监控系统提供了基础技术依据,同时对高能气体压裂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理论上探讨在高能气体压裂过程中 ,井下施工层段的燃烧压力、燃烧温度及燃气密度的变化 .运用高能气动理论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对火药爆燃时气流通过射孔孔眼进行了理论计算 ,建立了相应的燃气气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式 .  相似文献   

10.
<正> 高能气体压裂是国际上一项新的油藏增产技术。由西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高能气体压裂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科研项目:套管井有壳弹高能气体压裂应用研究,通过了陕西省教委的鉴定。此项成果是该研究室承担的总公司一类科研项目:高能气体压裂应用研究一个阶段成果。该项成果是由李(汤玉)副院长、周春虎教授、张廷汉教授、秦发动副教授等十二位教师经过年三年的艰苦努力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煤炭自燃生成标志气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煤自燃氧化过程中生成的生产物能够判断煤自燃的反应过程和机理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生成的标志性气体可以判断煤自燃的严重程度的问题,采用红外光谱手段对神东矿区6个煤矿不同层位和不同工作面的12个煤样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煤氧化燃烧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分为失水阶段、氧化阶段、着火燃烧阶段。各阶段的标志气体不一样:失水阶段以H2O吸收峰为主、氧化阶段C2H4、CH4出现显现峰、着火燃烧阶段出现C2H4、CH4强峰。确定煤样在不同温度下生成标志气体的规律,对预测煤的自燃发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层燃过程中热解气燃烧氮氧化物排放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日益严重,燃煤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为研究燃煤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规律,设计了双层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燃烧产生的热解气和焦炭的燃烧情况分别进行研究。利用实验研究分析煤燃烧时煤中氮元素的分配、热解气析出特性及热解气燃烧时的氮氧化物排放规律。结果表明:煤热解过程中进入热解气和留在焦炭内的N分别为38%和62%。实验结果为分析煤炭层燃过程中NOx排放规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采空区内有自然发火时,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使得采场气体成分发生变化,本文根据采空区内有害气体的运移规律,研究采场气体压力、一氧化碳等火灾气体浓度分布,预测采空区自然发火位置。本模拟研究将采场(包括工作面和采空区)作为一个系统,利用弥散动力学和渗流理论,建立采场气体运移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解算,并可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同实测数据或直接物理实验相比,不仅容易实现,而且能提供比物理实验更详细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从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几起重大气体泄漏事故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对有害气体迁移和输运规律的把握,频频发生人员疏散延误和盲目疏散等现象,因此对有毒有害气体迁移和输运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方法大多使用经验模型预测气体泄漏过程,但是这些模型无法模拟在存在建筑物、山体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气体泄漏输运时产生的低洼积聚、地形导向等重要现象。该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泄漏发生后的流场内的有害气体组分流动进行了研究。在对开县天然气井喷过程的数值模拟中,成功模拟了有害气体输运的积聚、导向等现象,模拟结果和事故现场的定性和部分定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从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几起重大气体泄漏事故的情况来看,由于缺乏对有害气体迁移和输运规律的把握,频频发生人员疏散延误和盲目疏散等现象,因此对有毒有害气体迁移和输运规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研究方法大多使用经验模型预测气体泄漏过程,但是这些模型无法模拟在存在建筑物、山体等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气体泄漏输运时产生的低洼积聚、地形导向等重要现象。该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泄漏发生后的流场内的有害气体组分流动进行了研究。在对开县天然气井喷过程的数值模拟中,成功模拟了有害气体输运的积聚、导向等现象,模拟结果和事故现场的定性和部分定量结果进行比较,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建筑环境中有害气体扩散及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温差射流原理分析了有害气体泄漏时在大气中扩散的特点;在与实验结果对比的基础上,对某建筑小区环境下有害气体连续泄出的扩散迁移过程进行了初步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泄出气体的主运动方向沿大气流动方向发生偏转,气体浓度分布区的范围和形状主要与大气主流风速的大小、建筑物阻挡作用和气体泄出速度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平焰燃烧与蓄热式燃烧技术一起使用时火焰温度较高,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量较大。采用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蓄热式燃烧过程中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采用蓄热式平焰燃气试验炉、综合烟气分析仪、热电偶等设备,对比研究了采用烟气再循环和不采用烟气再循环2种工况下平展流火焰特性、炉顶温度分布和烟气中NO生成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烟气再循环使平展流火焰面暗区变小,燃烧区域扩大,火焰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烟气中NO浓度明显降低,火焰面峰值温度降低9℃,谷值温度升高37℃,NO浓度最大降幅为20%。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再燃降低NOx的化学动力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天然气再燃降低NOx(氮氧化物)的化学动力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描述了再燃区温度、停留时间、过量空气系数以及混合状况对降低NOx排放的影响,并对天然气再燃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页岩气藏运移机制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双重连续介质,采用尘气模型(DGM)建立基岩和裂缝运动方程,基岩中考虑气体在基岩孔隙中黏性流、Knudsen扩散、分子扩散以及气体在基岩孔隙表面的吸附解吸,吸附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裂缝中考虑黏性流、Knudesen扩散和分子扩散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岩-裂缝双重介质数值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影响页岩气藏产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页岩气产出气是游离气和吸附气解吸共同采出的结果,在给定的页岩气藏条件下,游离气影响更大,吸附对页岩气产能有较大影响,忽略吸附会导致预测产能偏低;Knudsen扩散(或Klinkenberg效应)对基岩视渗透率影响较大,越靠近生产井,Knudsen扩散和Klinkenberg效应的影响越大,基岩视渗透率随生产时间延长变大;裂缝渗透率越大,页岩气产量越大,基岩渗透率对页岩气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