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编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现今体育锻炼心理效益评价工具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初步编制一个科学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方法:根据量表的内容框架,结合专家访谈和体育锻炼具体情境,经开放性测试和出声思维测试,形成了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初稿。抽取900多名被试进行问卷的预测试,再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结果:(1)《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由60项目组成,由人际关系、自我认知、适应能力、情绪体验、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六个分量表构成;(2)量表的克隆巴赫α信度系数总量表为0.944,分量表的信度系数都在0.75以上。量表的信度良好,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符合心理学测验要求。结论:《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量表》共有六个分量表和60题项组成,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是评价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积极心理效益的一个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选用《身体自尊水平量表》PSPP和《身体自尊量表》BES对河南省郑州市163名职业女性的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进行测评,并对其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锻炼强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的频数、持续时间、锻炼强度都是影响职业女性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重要因素,且与抽象身体自尊和具体身体自尊的相关程度均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何付晓 《科技资讯》2014,12(22):250-250
体育锻炼不但可以强健身体,同时也会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心理过程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体育锻炼还有助于矫正某些心理缺陷.总之,只要引导得当,体育活动将对人的心理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益发 《科技信息》2013,(2):329-329
人的身体和心理有密切的关系,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反之心理不健康也会导致身体异常甚至患病。使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人体释放出啡呔,使人获得镇静的效果和舒适愉快的感觉。体育锻炼所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对人体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以充分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有助于人们理清思路,战胜逆境,克服困难。  相似文献   

5.
60名被试(19~26岁,层级、性别均衡)先后在跑台上完成30 min中等强度定速跑(或走)及跑(或走)辅以音乐欣赏各1次(定速为前期自行调速实验中每个被试表现出的适宜跑速),并在实施前5min、期间30 min和之后10 min进行情绪状态(焦虑、抑郁、疲劳,愉悦、活力、流畅)自行测评(2个实验至少隔日安排,且被试身心状态、实验时间相当),拟揭示一次性身体锻炼及其辅以音乐欣赏的短期情绪效益层级、性别差异.研究表明:一次性身体锻炼的愉悦、活力、流畅效益存在层级、性别差异,疲劳、抑郁感受存在层级差异,焦虑感受存在性别差异;而辅以音乐欣赏强化了愉悦、活力效益的层级、性别差异,弱化了流畅效益、抑郁感受的层级差异和焦虑感受的性别差异.这一研究成果将为更好地监测身体锻炼的心理效益以及科学参与身体锻炼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6.
特异体质学生是指如肥胖症、"眼镜"、伤残、发育不良、慢性疾病(如胃溃疡、哮喘、肺炎、肾炎)、精神病和心理偏差等的学生,这些学生按学校规定不上体育课和,不参加任何体育文艺活动,长期以来由此而产生了自卑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本文就这类特异体质学生如何参加体育锻炼,并通过体育锻炼改变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政 《科技资讯》2011,(8):219-219
体育锻炼对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发展、体质及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了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果,提出一些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从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和老年人身体成分的影响、体育锻炼对身体成分影响的变化特点、体育锻炼对身体成分影响检测项目的质疑、体育锻炼对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前景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锻炼迷瘾和心理耗竭是锻炼者在体育锻炼中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效应.通过分析体育锻炼与消极心理效应产生原因及对心理健康带来的危害,提出5项应对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运用心理恢复手段和物理疗法方法消除心理疲劳;在体育锻炼中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学校体育锻炼中,不同锻炼情境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以及通过大学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预测指标在不同锻炼情境下的变化规律,来进一步验证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压力相关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和《体育锻炼感觉量表》(Exercise-InducedFeeling Inventory)对参加实验的160名大学生心理压力及体育锻炼感觉进行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感觉等心理效益有良好的作用,而在任务目标气氛下的效果更佳;2)两种不同体育锻炼情境,可以更有效地降低心理压力水平,而且在任务目标气氛的锻炼情境中效果更好;3)持续不同时间的身体锻炼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各维度影响不同,锻炼12周对体育锻炼感觉和心理压力的积极效果优于6周。结论:中等强度下"不同锻炼情境"体育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各维度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