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9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06年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科技部有关领导、江浙沪科委(厅)主要领导、江浙皖20多个主要城市相关科技部门负责人应邀出席会议。会上讨论了江浙沪三地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推进区域科技政策对接工作等有关事项。与会代表听取了2005年联席会议轮值主席单位、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杨悦所作的《2005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2006年联席会议轮值主席单位、上海市科委主任李逸平关于《2006年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联系会议办公室工作计划》。上海市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科技部的指导帮助下,泛长三角沪、江、浙、皖三省一市按照除破壁垒、降低门槛、资源共享、开放共建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了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实施联合科技攻关,推动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不断走向深入。2009年,长三角区域创新将重点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组织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和示范,进一步促进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支持科技企业拓展内需市场、推广科技产品,帮助长三角科技企业提高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共克时艰。2009年5月17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作重要讲话,并和江、浙、沪、皖的领导共同开通了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省长助理花建慧出席会议,谢广祥发表讲话。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致公党中央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政府及科技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三省一市相关单位的150余人参加了会议。本刊现刊发万钢讲话的主要精神,并介绍科技部、安...  相似文献   

3.
4月12日,2021年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第一次会议在杭州召开,长三角三省一市科技部门的分管领导出席会议,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及沪苏浙皖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回顾总结2020年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工作进展,举行了轮值交接,研究协商区域协作相关事宜,为全年区域协作重点工作落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该文利用长三角地区之间创新合作的数据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主要采用地区之间论文和专利合作的数据,分析长三角地区间科技协同创新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 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数基本呈现波动中上升的态势,且程度在逐步加深.2) 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网络化趋势明显,且正在从单中心的合作网络转变为多中心的合作网络.核心城市往往在多个细分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但非核心城市优势往往聚焦于某个领域.3) 长三角其他三省依托上海的优势创新资源进行创新,上海的创新外溢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专利合作.4) 论文合作度增长较快,主要是由高质量的一区论文合作增长为主,对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区域之间的比较来看,可以看出江浙沪三个地区的合作较为紧密,而安徽省与其他地区的合作程度较低.5) 长三角的创新合作主要可能仍以横向合作为主,其中论文合作以横向合作为主,专利合作以纵向合作为主.6) 长三角一体化扩容对区域协同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高质量的发明专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9日,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工作会议在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市科委、安徽省科技厅的相关领导以及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办公室等各省市项目承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9日,长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工作会议在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举行。上海市科委、安徽省科技厅的相关领导以及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管理中心、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大型精密仪器协作网办公室等各省市项目承建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张敏 《安徽科技》2011,(6):30-30
本刊讯 5月27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2011年度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上海市科委秘书长徐美华首先代表轮值主席方作2010年度工作报告。随后,上海市科委与安徽省科技厅进行了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轮值主席交接。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王洵代表2011年轮值主席方通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2011年度工作计划草案,提交会议讨论。  相似文献   

8.
王雷 《安徽科技》2018,(6):27-28
正近年来,淮北市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产业发展特点,加强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的科技创新合作,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有效利用江浙沪优势科技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等,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产业技术升级,引领创新驱动发展。2013年以来,淮北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17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在沪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到会作重要讲话。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正>长三角、泛珠三角和东北三省三大区域创新体系是我国已经建立的三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三大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为我国科技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比三者的相同与区别对于研究我国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9,(6):4-6
近年来,在科技部的指导帮助下,泛长三角沪、江、浙、皖三省一市按照“除破壁垒、降低门槛、资源共享、开放共建”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了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实施联合科技攻关,推动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协同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券政策作为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各地创新券大多数都仅限于在本地使用,科技资源的跨区域共享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分析提出几种跨区域兑现创新劵的方式,以期为促进长三角科技资源一体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7月19日,全省市科技局长会议在临安青山湖畔召开。省科技厅领导、11个市和义乌市科技局局长、厅机关各处(室)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及近期省领导有关浙江省科技创新的讲话精神,总结交流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4.
 探索了长三角科创圈区域科技创新治理的路径。分析表明,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骨干,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圈,共同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科技园区合作机制、创新环境保障机制等,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治理机制、更快提升长三角创新治理能力,为中国区域创新一体化率先探索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基于科技协同创新对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后发现: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内各大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水平有所下降。针对长三角主体间科技创新合作方式单一、要素流通不畅、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三省一市应通过加强协同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等举措,更高水平提升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等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大致呈现出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Z形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在2000—2018年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的越来越均衡,区域创新能力也相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四地科技部门聚焦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顶层设计,以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为主线,以合力打造重大创新载体为重点,以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新机制,持续深入推进联合攻关,完善科技合作新机制,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着力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一、做法与成效1.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2003年,沪、苏、浙两省一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沪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的基础政权单位也是与公众联系最紧密的政府职能单位,其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效对全国电子政务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长三角区域“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长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和壮大,正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长三角的一体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一比较,揭示中国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正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际,近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签署《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开启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建设新阶段,共同推进"一个聚力、三个联动、一个接轨",即聚力服务国家战略,合力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创新计划、成果转化、创业品牌联动;通过空间接轨,共同构建长三角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在去年11月初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论坛”会上,上海市政府、江苏省政府和浙江省政府共同签署了《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议书》。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间签订的共建区域创新体系的协议,它提出了两省一市将实行科技资源开放和资源共享等协作任务,标志着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