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6 毫秒
1.
对459例经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的分析,发现近年来有扩大手术指征的趋势,本组有4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因B超或普查发现子宫肌瘤而要求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未发现肌瘤或肌瘤仅绿豆大小者占5%,在切除子宫的同时切除卵巢358个,其中正常卵巢组织占48.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要求保留正常月经或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40例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的术后使用抗菌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的短,(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的多(P<0.05).结论腹腔镜下能够完成子宫肌瘤剔除术.  相似文献   

3.
周家红 《科技信息》2010,(28):367-367
妇科微创技术是腹腔镜技术取代了以往的传统的开腹技术治疗,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疾病。我院开展此项手术取得进步和发展,病人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4.
马艳芬 《科技信息》2010,(35):I0450-I0450,I0453
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等都是临床上常见的子宫良性病变,达到手术指征的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子宫切除术(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子宫次全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经阴子宫切除,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肌瘤、腺肌瘤剔除术,宫腔镜下子宫肌瘤、腺肌瘤切除术,每种术式都有它的适应征和局限性,而且对患者的心理和术后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治疗方法的个性化选择,综合考虑患者的全面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德国蛇牌单、双电极电子腹腔镜实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通过对48例患者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观察,其中浆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效果最满意.肌壁间肌瘤小于1/2肌瘤核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高,出血少.瘤体2/3位于肌壁间内,手术成功率较低,往往因术中出血多而中转开腹手术.娴熟的缝合技术和缝合技巧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关键.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属微创手术,切口小,创面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目前保留生育要求的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6.
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效果。将定西市中医院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47例,分别采取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总有效率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少(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手术用时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联合手术25例体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腹腔镜手术不同于传统开腹手术,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改变腹腔镜位置,增加1~2个套管针,即可同时进行上腹部与下腹部或盆腔手术。我院1992至1997年已成功开展20多种腹腔镜手术,并进行了联合手术治疗腹腔内多个病灶2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共25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9~68岁。疾病名称与手术方式见表1。其中1例急性阑尾炎+卵巢畸胎瘤+子宫肌瘤病人,是因急性阑尾炎急诊行腹腔镜手术中,常规腹腔探查发现右侧卵巢畸胎瘤及3个子宫浆膜下肌瘤;1例双侧腹…  相似文献   

8.
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肌瘤是在宫腔镜直视下通过镜内电切环对黏膜下及壁间肌瘤进行切除的微创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蔡昺  丁莉  谢秀英 《甘肃科技》2003,19(9):137-137,133
通过B超监测在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显示出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与肌瘤生长有关的生长因子及基因的深入研究,期望在目前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上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42例子宫腺肌病和47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9.4%和71.4%。宫腔手术史、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症状、病灶内部及边界回声以及CDFI血流走行有助于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瘾瘕”范畴。本文主要从中医辨证论治角度对子宫肌瘤的治疗采取分型论治,并强调要以理气活血,化瘀消瘾为主,辅以扶正固本,祛痰除湿,益气养阴之法;治疗中要徐图缓攻,衰其大半而止,并注重后期调护,坚持巩固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方法:对500例病人术前超声诊断、妇科检查、术中所见与术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00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6%,误诊20例,占4%.结论:只有依据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术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42例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894例妊娠无子宫肌瘤单纯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结果:术后24h出血量、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肌瘤较大、多发肌瘤的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结论:无论术前或术中发现子宫肌瘤,应尽量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减少患者第二次手术的痛苦及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大肌瘤剔除术中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术前诊断为子宫肌壁间肌瘤,肌瘤直径为10~13 cm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术中于子宫肌瘤表面、子宫体前后壁3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术中用缩宫素同样方法注射。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手术时间(60.5±20.5 s)显著短于对照组(90.2±20.8 s)(P0.01);术中出血量(60±13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00±20 mL)(P0.01);术后病率为0.06%(2例),低于对照组0.13%(4例)(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3点注射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大肌瘤剔除术中是非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为更好开展女教职工妇科疾病的防治及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509名高校女职工进行妇科疾病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09名女教职工被检出患妇科疾病264人,患病率51.87%.其中患病率较高的前3位疾病为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其患病率分别为33.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其中40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开腹组),40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住院时间腹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而住院费用腹腔镜组较开腹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符合微创治疗原则,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8.
腹式及阴式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经腹全子宫切除及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其中30例施行经腹全子宫切除,30例施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每个病例分别测定术前及术后24、72 h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住院天数。结果:术前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后24 h两组病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下降,与术前比较P<0.05,其中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较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下降明显,两组间比较P<0.05;手术后72 h阴式子宫切除组IgG、IgA、IgM及补体C3、C4含量回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式子宫切除组除IgM及C4回升外,IgG、IgA及C3仍处于低水平;与经腹子宫切除组比较,阴式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时间短。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对机体的创伤小,机体的应激反应轻,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小且持续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