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3月22至24日,“2005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简称“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来自教育部、地方和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2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雷朝滋、武贵龙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李志民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了2004年高校科技工作,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了下一步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就如何加快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研讨。高校科技春意浓@陈礼达 @蔡娜  相似文献   

2.
3月22日,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教育部科技司谢焕忠司长作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励,扎实工作,开创高等学校科技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武贵龙副司长介绍了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总体思路和安排,李志民副主任通报了科技发展中心工作情况。大会学习、讨论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地方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件,清华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上海市教委和我校分别就高校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发挥优势学科、推进科研上水平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3.
3月29至30日,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教育部、地方和161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武贵龙,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十五”高校科技工作情况,表彰了2005年度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2006年高校科技工作任务,并就如何深化改革、着力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为了方便读者全面、翔实地了解会议精神,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专门对此次大会报告进行解读,并将开辟专版进行后续报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为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近,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为深入贯彻两部文件精神,本刊记者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以及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博士.  相似文献   

5.
3月29至30日,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教育部、地方和161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副司长武贵龙,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周静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十五”高校科技工作情况,表彰了2005年度全国普通高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和个人,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2006年高校科技工作任务。并就如何深化改革、着力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研讨。为了方便读者全面、翔实地了解会议精神。本期特别报道栏目专门对此次大会报告进行解读,并将开辟专版进行后续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4月28日至30日,教育部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了2009年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来自教育部和各省、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高校的近300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大计。  相似文献   

7.
今年年初,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科技创新工程”,吹响了高校向科技创新进军的号角。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征程中,高校深谙: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富有创新创业能力和凝聚力的科技队伍,即:科技创新,首当强队。  相似文献   

8.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当进一步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促进科技与教育结合.为此,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科技创新呼唤体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年7月底,教育部在京召开了“高等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等国家有关部门领导以及近100所高校主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代表在对高校近年来的科技创新工作给予极大肯定的同时,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管理体制。人才机制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认为应重视体制创新。高校科技创新的体制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和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已于近日同时开始申报、受理。2006年的重大项目暂不扩大申报范围;培育资金项目依托单位仍以部门高校为主,地方高校以国家或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创新群体或教育部创新团队作为依托方可申报。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全国科技中介机构会议于2002年12月2日在北京召开,适逢由教育部和国家经贸委在高校建设的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正式授牌一周年之际,本刊就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情况,专访了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以介绍科技中介机构对推进高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教育部委托教育部科技司组织的2012年第4届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科技期刊评比活动已结束,2012年11月22日在济南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继2010年首次获得第3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之后再次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活动是中国高校科技期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在高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整合高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2006年3月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功能。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仅是为了取得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活动提高师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培育新的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2002年7月31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在京召开高等学  相似文献   

15.
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大学为例,全面阐述了民族地区高校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的意义和迫切性.指出民族地区地方院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框架,以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建设为内涵,以集中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打破常规为原则,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政策聚焦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要进一步加强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2]202号)精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加强地…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作用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2]202号)精神,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作用,加强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教育部、科技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18.
发挥特色学科优势 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做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指出,在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要发挥好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的作用。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知识创新体系中拥有自己的特色,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结合紧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地方高校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把握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推进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发展,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四项任务。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作为三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彭双阶 教授     
<正>彭双阶,博士,华中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2年入选首批湖北省重大人才工程"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2012年获得第六届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并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创新群体项目和973等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