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工作。”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定,“潜心钻研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孜孜不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向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在即将走完其十六年的历程之时,积多年办刊之经验,决定突出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的特点,从1995年起实行重大的改版措施.本期作为1995年改版的试刊,特别推出学习《邓小平文选》、自治法研究、瑶学研究、壮学研究、汉民族研究等专栏.1994年11月2日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出版一周年之际.《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二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集中了邓小平同志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著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等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同第三卷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著作,在内容上前后衔接,相互贯通,形成一个科学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在当前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是要坚持从科学体系上认识把握和运用这一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李春祥(河南省教委)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态度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形成了适应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全面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集中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既是最近十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科学总结,又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行动指南,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人才思想”,谈一点粗浅的体会.人才与发展、改革三位一体《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突出论述了发展、改革、人才这三个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邓小平准确地把握着时代的主旋律,科学地阐明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而发展是核心主题.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题.概括起来说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根据这一认识,邓小平在论及中国的发展时,严肃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在其《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从时代特点、国际国内形势、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国际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等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精辟地论证了发展这一硬道理.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对近十年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了高度的、精辟的理论概括,很好地探索并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充分体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发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阐明的新思想、新观点是多方面的,但还有非常重要,不应忽视的,也就是从战略高度抓紧发展教育事业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对教育的论述,都是以战略全局和事业成败为其依据,立论高、有针对性,充分阐明了抓紧时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对经济起飞、科学进步、文化繁荣,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党委举办的学习班上,我通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作为一位既教书又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更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党的第一、二代领袖是如何对待青年一代的;因而,也就在这一问题上,我颇有些感慨和体会,把它写出来,以就教于同志们.早在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同志于莫斯科接见我国留学生和实习生时,曾热情洋溢地对他们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关于稳定问题论述的体会。全文从稳定的含义,为什么要强调稳定,如何保持稳定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对外开放理论。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一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以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回答了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推动和繁荣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始终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阐述了一系列重大的、开创性的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一理论体系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该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乃至他全部思想和理论的基石,邓小平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从战略高度抓紧发展教育事业的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阐述了学习和领会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落实教育战略地位,加快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全面、系统地展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和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认识其教育思想是特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面向”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教育,尊师重教,改革发展,才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下简称《邓选》)是邓平同志在1982——1992年十年间领导我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前进的科学指南.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灿烂光辉.通过对《邓选》的学习,使自己的认识在理论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强调,当时哲学要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根据毛泽东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马列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应当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体系。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建设逻辑是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中外建设的历史,特别是我国文化大革命十年历史教训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在论述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中多处强调,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还反复告诫全党;我们“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8页)这些论述,既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内在要求,又是对我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慨括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当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仍然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软硬”结合、“虚实”并举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8.
<正>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我们党把群众观点运用于领导工作,确立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经过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邓小平同志在恢复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和作风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我们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时感到,邓小平同志对群众观点的理解和阐述,有不少新颖独到之处.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和认真仿行.一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按照这一宗旨,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推翻压在全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夺取政权,使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在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以不简称《邓选》Ⅲ)的出版、发行,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的基本理论、基本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的理论成果。该著作在总体上明确、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展开于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关系上,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大理论武器。在这部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邓小平以他一生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和高度智慧凝集而成的许多新思路、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全书围绕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20.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了“共同富裕和避免两极分化”的问题。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俄罗斯走资本主义道路出现了两极分化,二者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