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MIMO-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FastICA的盲多用户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复数FastICA算法的快速收敛特性来提高多用户的分离速度,同时利用信号的相关函数对复数FastICA算法引起的幅度不确定性和相位不确定性进行了修正,最后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与复数自然梯度学习算法(CNGLA)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自然梯度算法,所提算法不仅收敛速度较快,而且具有更低的误码率,另外随着接收天线的增多,信号的分离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改善阵列信号处理中盲源分离算法的分离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阵列结构的盲分离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已有的盲源分离算法(EASI和FastICA算法)估计混合矩阵,根据估计出来的混合矩阵和均匀线阵的特点来重构混合矩阵,对分离矩阵进行较正,达到改善算法分离性能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EASI-1算法的平均干信比比EASI算法低7.5 dB,FastICA-1算法的平均干信比比FastICA算法低4.3 dB.  相似文献   

3.
针对单通道接收情况下通信信号与干扰盲分离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异粒子群优化粒子滤波的单通道扰信盲分离新算法。首先建立了受扰通信信号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变异粒子群重采样粒子滤波进行通信码元和未知参数的联合最大后验估计,有效改善了标准粒子滤波中存在的粒子退化现象,在减少所需粒子数量的同时,又保持了序贯估计过程中粒子集合的多样性和优质性,使新算法在干信比较大时也能保持较好的分离性能。仿真实验表明,对单音干扰,在干信比等于30 dB,信噪比大于15 dB的条件下,新算法可以有效地从单路接收的受扰信号中分离出通信信号与干扰。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最小均方误差逐幸存路径处理(LMS-PSP)单通道盲分离算法在时变信道下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扩展模型逐幸存路径处理(BEM-PSP)的单通道盲分离算法。首先对接收到的部分混合信号进行LMS-PSP单通道盲分离,得到部分准确的信道冲激响应(CIR);然后结合时变信道下基于基扩展模型进行信道估计的思想,完成整个时间周期CIR的估计;最后采用Viterbi算法对混合信号进行序列估计,从而实现时变信道下混合信号的单通道盲分离。仿真结果表明,对于2路混合QPSK信号,在相同仿真条件下,BEM-PSP算法较LMS-PSP算法能降低50%的复杂度且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在20dB处的误码率可达4×10-2,而LMS-PSP单通道盲分离算法的误码率只能达到1×10-1,并且在同等过采样倍数下,该算法能获得更高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5.
提取受试者的体表肌电受其自身心电信号的干扰严重,本文利用一种基于FastICA算法的改进盲抽取方法去除体表肌电中的心电干扰,并有序的输出分离后的心电和肌电分量。对仿真信号处理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避免了独立分量(ICA)方法中固有的位置不确定性,并能够成功的分离源信号。  相似文献   

6.
针对DS-CDMA通信系统中的盲多用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核独立分量分析(KICA)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五阶收敛的牛顿迭代公式引入到传统的FastICA算法中,同时还引入了一种新的核函数——混合核函数来解决非线性混合信号的分离问题,从而实现了多用户信号检测.最后将所提出的算法与传统的FastICA算法和KICA算法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不仅收敛速度较快,而且具有较小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7.
为抑制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提出一种基于非参数似然比准则的ICA盲检测算法.该算法直接由观测信号样本出发,使用核函数估计分离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结合梯度下降法和似然比准则进行目标用户的信号检测.计算机仿真及与其他算法的比较表明,该算法抑制多址干扰的能力介于FastICA检测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之间.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复值盲分离的欺骗干扰抑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线性调频引信欺骗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值盲分离的欺骗干扰抑制算法.其中:将阵元间的延时转化为信号混合系数,避免了实域盲分离中阵元间需要精确延时补偿的弊端,根据含噪声观测信号协方差矩阵为非单位矩阵的特点,对复值非高斯最大(CMN)算法及其非线性函数进行修正,以提高算法的抗噪声能力,并借助于分离回波与干扰匹配滤波信号的幅值统计方差鉴别回波与干扰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改进的CMN算法明显优于原算法;当信噪比大于10dB时,分离回波信号的相似度在80%以上,而且即使信噪比很低,信号的鉴别率也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9.
雷达信号的盲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盲信号处理已成为近年信号处理和神经网络热点领域.但主要用于语言信号处理,而应用于雷达信号处理并不多见.将盲源分离算法应用于雷达阵列接收信号处理,提出了一种新的盲源分离算法的性能评价标准—相关系数法.首先研究了雷达阵列接收模型,然后分析了雷达阵列接收信号的特性.由分析可知:当雷达目标和杂波源在空间上与雷达接收机的距离基本一致时,雷达阵列接收信号在雷达接收机上的混叠是瞬时混叠;同时雷达阵列接收信号均为超高斯信号.因此可采用盲源分离算法中的定点ICA算法来分离雷达阵列接收信号.仿真结果表明,分离出来的信号与源信号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说明了定点ICA算法能雷达阵列接收信号,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脉冲涡流无损检测(pulsed eddy current testing, PECT)系统中获取单一检测信号存在的混叠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和快速独立分量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FastICA)的单通道盲源信号分离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EMD对混合观测信号分解,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估计源信号数目,根据估计得到的源信号数目将观测信号和对应模态分量构成新的虚拟信号,最后利用FastICA算法分离得到源信号的估计。有限元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离单通道混合检测信号,并且优于小波分解的单通道盲源分离算法。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特征值和奇异值分解的盲分离算法中,采用固定时延相关统计量不能很好反映数据矩阵特征,故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同时延正定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奇异值分解的盲分离算法.算法分观测信号的预白化和基于奇异值分解两个阶段,解决混和矩阵在输出信号数目大于等于输入信号数目的情况下,确定未知源信号的个数和分离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准确分离出3个源信号,全系统矩阵比传统算法更接近分离要求,从性能指标来看,改进算法在信噪比10dB时,其分离的效果达到了良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统计估计的盲信号分离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大熵法(MaximumEntropy,ME)和最小互信息量法(MinimumMutualInformation,MMI)是两种目前最常用的盲信号分离算法.在分析ME与MM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反馈结构的输出信号概率密度函数(pdf)估计的增强ME算法.与传统ME算法相比较,新算法无需给出传统ME算法中神经元非线性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而是直接利用输出信号pdf估计来推导算法的迭代核,进行算法自适应.分析了应用几种不同pdf估计方法的新算法迭代公式.通过计算机模拟表明,新算法比传统ME算法对于解决卷积混合输入的盲信号分离问题时,具有更好的算法性能.  相似文献   

13.
搭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IEEE 802.11a的物理层链路平台,并针对链路平台中编译码模块,分别对其中的删余及交织环节进行了改进.基于特比译维码原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删余方法,并在其他物理层参数固定前提下,针对不同Eb/N0进行理论分析与链路性能仿真;基于改进的卷积编码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矩阵交织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删余方法比IEEE 802.11a标准中的相应方法在系统误码率性能方面大约有3dB的提高;改进的矩阵交织结构在Eb/N0大于5dB时,误码率有1~2dB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暂态电能质量检测中信号扰动的准确定位和快速类型识别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提升小波和Hilbert变换融合的暂态电能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提升小波在检测信号扰动方面的优越性,通过一层提升小波变换得到信号的近似成分A1与细节成分D1,然后运用Hilbert变换计算出两种成分的瞬时幅值,根据幅值特性实现对信号扰动时刻的准确定位和对扰动类型的快速识别.仿真与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对扰动时刻定位准确率达到95.7%,对扰动类型识别准确率达到91.8%,与目前使用分类器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无需训练、适应性强、实时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基于双面平行带线结构的电容加载绝对带宽不变频率可调平面带通滤波器,通过选取特定的耦合区域,使谐振器之间耦合系数满足绝对带宽不变的要求. 分别设计了工作在单端信号和差模信号下的滤波器. 结果表明,对于单端信号滤波器,其3 dB绝对带宽(|S11| <-3 dB)在0.97 ~1.43 GHz的中心频率调节范围内约为80±4 MHz;对于差模信号滤波器,其3 dB绝对带宽(|Sdd11| <-3 dB)约为91±3 MHz,对共模噪声的抑制低于-20 dB.   相似文献   

16.
欠定盲源分离技术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其广泛应用于信息理论、神经网络、统计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当接收到由多路源信号叠加而成的观测信号时,源信号的数量大于观测时长,采用通常的盲源分离技术难以恢复源信号。着重讨论基于"两步法"的欠定盲源分离问题;该分离技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K-均值聚类改进算法求解混合矩阵,将蚁群算法信息素的概念应用其中;第二阶段采用最短路径法求解L1-范数模型获得源信号的估计。相比于现存的二阶段方法,该方法可达到更高的信号重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7.
Aiming at source number determination and direction of arrival(DOA) estimation under the case of time-varying source number,a method of DOA estimation with an unknown number of sources was proposed.Firstly,an algorithm based on crossvalidation technique was introduced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sources.Then dynamic DOAs of source were estimated using an algorithm based on blind source separation(BSS) under the case that number of sources were unknown in advance and it was timevarying.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validated by simulation of time-invariant and time-varying numbers of source.Compared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methods,the proposed method has superior evaluation performances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stimate m(the numbers of sensor) DOAs while other conventional methods estimate less than m DOAs.The R_(ms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he case of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equal or lower than 30 dB) is smaller than 0.2 while R_(mse) of other conventional methods are greater than 0.8.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FTTdp+GDSL(光纤到户+数字用户线路)组网中的OFDM时域信号有损压缩问题.为了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分别提出了削峰尾插技术(CTP)和几何级数压扩变换(GSC)两种数据压缩算法,应用于数据压缩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光纤传输系统中OFDM时域信号的压缩,性能可达到压缩比为1.4∶1时,解压缩输出信噪比不低于55dB;压缩比为1.75∶1时,解压缩输出信噪比不低于50dB.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快速高分辨率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成像,充分利用目标的内在块稀疏结构信息,提出一种块平滑l_0范数稀疏重构ISAR成像算法.首先,将ISAR稀疏成像转化为块l_0范数的优化问题,采用一阶负指数函数趋近块l_0范数.其次,采用单循环步骤代替平滑l_0范数算法中的双循环结构,减小控制参数的间隔,实现对块稀疏信号的优化重构.该算法能够在块稀疏度未知时利用ISAR目标固有的内在结构特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仿真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的成像质量高且快于其它算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盲信号分离中源信号个数小于观测信号个数情况下源信号个数的估计方法.分别就带噪声和不带噪声两种情形进行了研究.对不带噪声的情形,给出源信号个数的以概率1正确的估计.对带噪声情形,通过构造适当的四阶累积量矩阵,将源信号个数的估计问题转化成为四阶累积量矩阵有效秩的估计问题,利用矩阵的SVD分解方法给出了源信号个数的估计.最后,利用计算机仿真将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与已有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