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聚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是前陆冲断带中的两种典型构造形式.运用有关断层中流体运移和封堵理论及方法,结合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的油气勘探实例,对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油气运移和聚集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初步认为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与聚集能力优于断弯褶皱。具体特征表现在断弯褶皱中是:1)台阶状逆断层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使得其上、下盘构造被隔离为两个不同的油气运移与聚集体系;2)上盘背斜圈闭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褶皱后翼的向斜凹陷;3)背斜圈闭中的储层有可能被轴面变形条带分隔为3个隔离油气舱;在断展褶皱中其特征是1)断层端点的扩展作用过程,就是在断层阀机制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带从下部地层向上部背斜核部运移输送的过程.2)断层上、下盘及背斜两翼可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油气运移聚集体系.3)背斜储层中的油气往往处于异常流体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2.
断弯褶皱和断层褶皱中的油气运移聚集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断弯褶皱和断层褶皱是前陆冲断带中的两种典型构造形式。运用有关断层中流体运移和封堵理论及方法,结合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的油气勘探实例,对断弯褶皱和断展褶皱中油气运移和聚集行为进行分析讨论。初步认为断展褶皱中的油气运移与聚集能力优于断弯褶皱。具有特征表现在断弯褶皱中是:1)台阶状逆断层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使得其上、下盘构造被隔离为两个不同的油气运移与聚集体系;2)上盘背斜圈闭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褶皱后翼的向斜凹隐;3)背斜圈闭中的储层有可能被轴面变形条带分隔为3个隔离油气舱;在断展褶皱中其特征是1)断层端点的扩展作用过程,就是在断层阀机制作用下,油气沿断层带从下部地层向上部背斜核部运移输送的过程。2)断层上、下盘及背斜两翼可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油气运移聚集体系。3)背斜储层中的油气往往处于异常流体压力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宝山矿区位于南岭地区南部,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至少发生了两期褶皱作用,清楚地记录了自身的构造变形历史;为了解大宝山矿区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通过矿区内褶皱、石英脉、劈理、膝褶等变形构造的分析,首次识别了矿区内两个世代不同方向的褶皱构造的横跨叠加型式。发现早期褶皱(轴面走向NW-NNW向)形态较为紧闭,为斜卧褶皱;晚期褶皱(轴面走向为NE-NEE向)形态较为宽缓,为直立倾伏褶皱。结合大区域褶皱构造线的分析,提出华南地区横跨型叠加褶皱的早期褶皱应为近南北向,晚期褶皱为近东西向。基于矿区内多期变形构造的交切关系、石英脉辉钼矿年龄数据以及区域相关地质事件分析,这两组褶皱构造反映了大宝山矿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陆内两次变形事件:NW-NNW向褶皱是印支早期华南板块内部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NE-NEE向褶皱是燕山早期华南板块陆内部变形作用的结果。大宝山矿区叠加褶皱变形研究不仅为研究华南大陆叠加褶皱变形特征提供了具体例证,而且对大宝山矿区多金属矿的勘探起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皖南地区太平复式向斜形成于印支期,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构造解析可知该向斜构造主要是两期构造叠加的产物,即早期褶皱(F1)形成于加里东期,其构造样式主要为区域性开阔宽缓褶皱,规模巨大,为复式褶皱,其构造线呈北东东或近东西向延伸;晚期褶皱(F2)形成于印支期,其样式为线形紧闭-中常褶皱,规模较小,呈平行排列的简单褶皱,其轴迹呈北东或北北东向。两期构造斜跨叠加,使早期褶皱轴迹向北东偏转。深入研究区内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对区域构造属性的厘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独山子背斜位于准噶尔南缘四棵树凹陷,背斜北翼陡南翼缓,北翼近于直立,造成背斜北翼地震剖面呈现空白区。通过二维地震反射剖面和钻井资料精细构造解析,结合正演以及运动学数值模拟技术,提出独山子背斜构造模型:独山子背斜发育上、下两套滑脱层,下部滑脱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上部滑脱层发育三角剪切型断层传播褶皱,构成一个叠加背斜构造。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构造发育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即早期(N2d沉积时期)转折褶皱、中期(Q1沉积时期)传播褶皱及晚期(Q4沉积时期)冲断改造。喜马拉雅运动期3期构造演化序列控制了独山子背斜中上组合油气运聚与油气藏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黄骅坳陷内多数褶皱都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并与正断层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根据褶皱枢纽与断层走向的位置关系,黄骅坳陷内褶皱样式基本类型大体可以分为纵向褶皱和横向褶皱。根据褶皱的形成机制,这两种褶皱又可进一步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式背斜、断层位移褶皱、断线转向褶皱以及叠加形成的各种复式褶皱。这些褶皱受构造演化控制,可互相转化。另外,黄骅坳陷内还存在多种成因与反转断层相关的褶皱。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造物理模拟的方法,根据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实际地质条件设计模型,对该区反S形褶皱-冲断带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褶皱-冲断带的形成受赛什腾山弧形刚性边界和巨厚下侏罗统泥岩滑脱层的控制;褶皱-冲断带自北东向南西逐步扩展,其形态也从弧形逐渐过渡为直线形;挤压应变主要集中在褶皱两侧的逆冲断裂之中,最大值通常出现在新产生的活跃构造带上,剪切应变集中在与挤压方向斜交的褶皱部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精细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观测, 结合砂箱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将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解释为不同规模膝褶带形成的大型背斜构造, 与断裂作用无关。新解释强调巴楚褶皱带为膝褶型背斜变形, 系膝褶带围限而形成的褶皱。该类型构造具有如下几何学特征: 带内地层发生一定角度的倾斜, 具有一定宽度, 膝褶带两侧边界近于平行, 膝褶带与带外地层呈高角度关系, 部分膝褶带呈共轭出现。砂箱模拟实验重现了盆地腹地膝褶带发育和演化的全过程: 宽缓拆离褶皱→紧闭拆离褶皱→褶皱突起→断层调节改造作用, 模拟结果证明膝褶带是巴楚隆起形成过程的重要构造要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紧密褶皱煤层开采的生产实践,认识掌握了紧密褶皱煤层存在着连续不断的背向斜.存在着煤层压薄带,以及伪顶多等的特点、规律.经分析、研究这些规律,不断改进顶板管理方法,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解释 ,认为库车褶皱冲断带具有分带组合的构造特点 ,即由南侧的滑脱褶皱和北侧的断展褶皱相互匹配 ,实例有喀桑托开背斜与吉迪克背斜、吐孜麻扎背斜与大宛齐背斜、亚克里克背斜与米斯坎塔格背斜以及东秋里塔格背斜与亚肯背斜等 .除了南北分带、上下分层和东西分段特征外 ,库车褶皱冲断带还具有构造分块特点 ,自西向东依次可分却勒、克拉、迪那和阳霞 4大区块 .库车褶皱冲断带的油气聚集主要与侧断坡相关背斜有关  相似文献   

11.
新疆北山裂谷带西缘若羌县赤石山地区存在大型变质核杂岩构造。其下拆离盘为古元古界结晶基底杂岩 ,上拆离盘为中元古界白湖群变质岩系 ,滑脱拆离带为已变形的大型韧性正断层。核杂岩南、北侧发育上叠盆地 ,北侧形成“年轻”正断层及同构造期岩浆岩。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晚古生代北山陆内裂谷区域伸展有直接联系。该区变质核杂岩的首次厘定 ,对深化北山裂谷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山中部地区闪长岩-花岗岩类成因及构造背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山中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以海西中晚期为主,加里东晚期次之。岩石类型有辉长岩、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花岗岩类。岩浆活动分为3个旋回6期,其中海西中期第2,3期和海西晚期岩浆活动员为强烈。研究区岩体多呈岩株、岩枝和岩基产出,围岩普遍发育混合岩化和同化混染,岩石具花岗结构,块状-(巨)斑状构造。岩石化学成分为钙碱性系列,闪长岩分异程度低,斜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分异程度中等,花岗岩类相对较高。加里东晚期和海西晚期花岗岩类属S(海西)型花岗岩类,海西中期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类则属I型(科迪勒拉),闪长岩属交代(花岗岩化)成因,花岗闪长岩-花岗岩类属岩浆成因。加里东晚期花岗岩是中-晚志留世北山地区哈萨克斯坦板块向南俯冲使上地壳局部熔融的结果;海西中期闪长岩是混合岩化(花岗岩化)的产物;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是裂谷扩张阶段上地慢部分熔融的结果;而海西晚期花岗岩是裂谷萎缩和闭合阶段地壳局部熔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认为羌塘北部边界断裂结合带在印支期期间具有明显的构造分段性,其东段在玉树地区发育有较完整的蛇绿岩组合,且发育有限洋盆;此有限洋向西延伸呈收敛的趋势,由有限洋逐渐转变为陆间裂谷至大陆边缘裂谷,蛇绿岩组合逐渐消失,火成岩渐变为裂谷型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相似文献   

14.
兰坪-思茅盆地原型的性质及演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发育于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格局基础之上,其形成演化与特提斯—三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密切相关.对盆地形成早期火山岩和盆地不同时代砂岩的构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的原型主要具有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的性质.其演化经历多阶段复杂的演化历程,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中生代盆地原型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由于受中特提斯关闭引起的造山运动的影响,下侏罗统普遍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盆地再次下沉接受中侏罗统—白垩系的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本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兰坪—思茅盆地原型遭受强烈变形,继而在中生代裂谷盆地基础上叠加了新生代的拉分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盆地沉降作用、沉积作用、火成活动和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实测南盘江地区紫云变形带(镇宁-桑郎一段)的几条构造剖面及前人资料,分析了沿紫云变形带不同段落的几何学特征、变形样式及运动学特征.紫云变形带上的分段运动特点十分显著.北段(大花哨段)变形卷入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三叠系,变形样式以一系列倾角较缓的逆冲断层和箱状、尖棱褶皱为主,表现出卷入地层相对较新、主滑脱面相对较浅(下三叠统)的表皮逆冲构造的特点.南段(紫云段)变形卷入地层为中泥盆统-三叠系,变形样式以一系列高角度逆冲断层、构造直立带和尖棱状褶皱、揉皱为主,表现为卷入地层相对较早、主滑脱面相对较深(中泥盆统)的薄皮大型倒转背斜.这种差异是由北段位于威宁断陷带和广西裂谷带的交接部位,裂陷较浅,沉积以刚性较强的浅水碳酸盐沉积为主;而南段位于广西裂谷带内,沉积以较软的盆地相泥岩、硅质岩为主造成的.解剖变形带不同段落的沉积、变形特征可更好地研究变形带不同部位的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北山晚古生代克拉通裂谷火山作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北山构造带克拉通裂谷活动期火山活动频繁,火山作用较强烈.区内晚古生代火山岩分布广泛,集中发育于下石炭统上部、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与正常沉积岩呈断续间互层状产出.据岩石地层研究、火山岩产状及接触关系,划分为4个火山旋回,共9个火山喷溢韵律.在对区内火山岩地质特征、岩石类型、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火山岩的演化特点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17.
甘蒙北山地区板块构造演化与铜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和成系列概念,提出了成矿系列新的研究方法。甘蒙北山地区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中朝板块交汇部位,其板块构造演化分为前震旦纪古板块活动时期、震旦一泥盆纪现代体制板块活动时期和石炭-二叠纪裂谷活动时期,不同构造单元演化阶段控制了不同的含矿建造、成矿作用时空分布及演化序列和矿床共生组合。按照板块构造演化及其与铜多金属矿成矿作用时空分布和成矿作用演化序列的关系,划分出北山地区铜多金属矿古大陆区(缘)成矿系列,洋缘火山带成矿系列、岛弧-弧后盆地成矿系列和裂谷带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广东河谷地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广东河流从上游或源头区到中下游,上更新统为主的第一级阶地变形为半埋藏阶地,到三角洲再变形为埋藏阶地.阶地变形的动力:①冰后期海面回升使洋盆增荷下沉,从而牵引大陆沉降;②溯源堆积.燕山运动使先前的河流消失,所形成的向斜谷、断陷谷是最早的河谷,而横谷才是次成河并成为向斜谷、断陷谷的支流.顺着横谷方向没有红层盆地是横谷发育较晚的证据.由此判断东江形成最早,其次北江,西江最晚形成  相似文献   

19.
Understanding how larvae from extant hydrothermal vent fields colonize neighbouring regions of the mid-ocean ridge system remains a major challenge in oceanic research. Among the factors considered important in the recruitment of deep-sea larvae are metabolic lifespan,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seafloor topogra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s. Here we use current velocity measurements from Endeavour ridg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topographically constrained circulation on larval transport along-ridge. We show that the dominant tidal and wind-generated currents in the region are strongly attenuated within the rift valley that splits the ridge crest, and that hydrothermal plumes rising from vent fields in the valley drive a steady near-bottom inflow within the valley. Extrapolation of these findings suggests that the suppression of oscillatory currents within rift valleys of mid-ocean ridges shields larvae from cross-axis dispersal into the inhospitable deep ocean. This effect, augmented by plume-driven circulation within rift valleys having active hydrothermal venting, helps retain larvae near their source. Larvae are then exported preferentially down-ridge during regional flow events that intermittently over-ride the currents within the valley.  相似文献   

20.
济阳复式油气区是一个中、新生代“裂谷型”湖盆,具多构造层的“复式”不对称结构,发育多期断裂构造体系。多旋回沉积产生多元复合成烃的生油体系。沉降作用的推移影响各凹陷的主要含油层系。该块断湖盆具明显分割性和多源性。油气围洼陷呈环状分布,大油田毗邻主要生油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