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临南洼陷油气藏分布特征与油气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南洼陷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潜力,但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渐深入,临南洼陷的勘探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在研究临南洼陷油气藏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烃源岩、储集层、构造特征等多方面入手,总结油气藏分布特征和规律,分析油气富集成藏的主控因素,剖析各要素对油气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南洼陷油气藏类型丰富,主要为断块油气藏及与断层有关的复合油气藏,油气藏主要分布在馆陶组、沙二段和沙三段.临南洼陷油气藏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临商断裂、夏口断裂及其伴生构造带上,呈环状分布;浊积扇、冲积扇及河流沉积是油气藏分布的主要沉积类型;其富集主要受烃源岩、沉积相、断层等因素控制.油气藏受烃源岩控制围绕生油洼陷展布;有利沉积相带在平面上连续展布,纵向上叠置连片,具有良好的储集条件;断层作为油气的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运移,并与地层产状、构造等相配合形成圈闭,控制油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2.
认识到断裂构造的成生、发展与演化是断裂构造发育区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宏观与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总结和归纳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降低了新区的勘探风险和确定优选目标的方向 .研究表明 :歧南断阶带整体具有油源充足、储层发育良好和圈闭发育等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 ,制约和影响油气藏最终形成的因素是断裂构造的时空展布、发展演化及形成机制 ,歧南断阶带断裂构造的演变规律是控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是以深大断裂为沟通油源岩与储集层的通道 ,纵向和横向上油气的分布受断裂活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控制 .油气成藏取决于断裂的晚期适度活动、断裂活动期与源岩生烃、排烃期的良好配置以及深浅断裂组合形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
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信洼陷古近系断裂发育,沉积相和沉积体系频繁变化,有效烃源岩分布广泛,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主要包括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断层-岩性油气藏、火成岩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5种类型.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北部陡坡带和南部斜坡带,砂岩透镜体油气藏主要分布在中部洼陷带、北部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和南部三角洲前缘相带,断层-岩性油气藏分布于断裂带附近,构造-岩性油气藏分布于鼻状构造带,火山岩油气藏分布于火山发育带.阳信洼陷有利的构造环境———沉积体系、充足的油气源条件、储层物性条件、断层(裂)体系的沟通或侧向遮挡、有效的直接盖层及生储盖的有机配置等优越条件是控制阳信洼陷岩性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实验分析等资料,研究费尔干纳盆地巴特肯地区的构造格局、构造演化、地层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情况,评价其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在新近系前发育两条稳定的断裂,进入新近系后断裂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伴生断层,最终形成现今南北两隆起背斜、中间一平台的构造格局;研究区主要发育4套油气组合,侏罗系一套,白垩系三套,油气藏类型包括带油环或不带油环的凝析气藏和油藏。研究后认为,研究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有限,而天然气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
垦东凸起“陀螺式”演化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垦东凸起位于郯庐断裂带西缘,具有构造样式多样、油气分布各异的特点.分析其区域应力场,认为郯庐断裂带在新生代右旋走滑及其产生的拉分作用影响下,垦东凸起"陀螺式"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垦东北部斜坡带、西部主体带和东部斜坡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和不同的构造样式及不同的油气输导方式和油气藏类型.北部斜坡带油气呈"立体式"输导,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西部主体带油气呈"网毯式"输导,形成古背景上的岩性油气藏;东部斜坡带油气呈"阶梯式"输导,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识到断裂构造的成生、发展与演化是断裂构造发育区控制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歧南断阶带断裂体系宏观与微观动力学机制的研究,总结和归纳断裂构造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降低了新区的勘探风险和确定优选目标的方向。研究表明:歧南断阶带整体具有油源充足、储层发育良好和圈闭发育等油气成藏的必要条件,制约和影响油气藏最终形成的因素是断裂构造的时空展布、发展演化及形成机制,歧南断阶带断裂构造的演变规律是控制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歧南断阶带油气成藏是以深大断裂为沟涌油源岩石储集层的通道,纵向和横向上油气的分布受断裂活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控制。油气成藏取决于断裂的晚期适度活动、断裂活动期与源岩生轻、排轻期的良好配置以及深浅断裂组合形式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7.
深入研究南八仙地区主控断裂、各级微断裂的形成机理、组合关系以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预测含油气砂体分布。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几何学、动力学对南八仙地区的断裂及微构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油气成藏演化史及储层岩性、物性特征确定了复杂断裂系统的油气富集模式。研究认为,仙北断裂是受马仙断裂影响下的反S型右旋三级走滑断裂,控制南八仙中浅层构造带的形成,伴生各级张性微断裂由西向东发散,发育斜列带、羽状带、马尾带3种微断裂构造样式。南八仙油气田属于同源油气,两期成藏,其中,中浅层油气藏是构造岩性次生断块油气藏类型。建立了断层控油、微构造控油、沉积相控油3种油气富集模式,确定了仙北断裂羽状带中单层厚度小的滩坝砂体内微构造是油气富集区域,据此在油气富集区部署5口开发井,试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荣兴屯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荣兴屯地区古近系剩余资源潜力需要进一步激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楚成为制约对其深化勘探的重要因素。通过地震、钻测井与测试等资料,并结合构造格局、沉积体系发育特征以及已探明油气藏的产出情况等的分析,总结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探讨其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阐明了其油气成藏条件总体良好,油气聚集复杂多变,油气藏受烃源、断裂及储集层等主要因素控制,而各控制因素在油气分布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有效烃源岩及局部正向构造控制了油气分布范围,储集层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油气形成和聚集与断裂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主级断裂控制了油气藏形成,次级断裂调整了油气分布格局,复杂断裂体系与不同类型的储盖组合综合控制了油气纵横向分布。  相似文献   

9.
基底大断裂控制了北塘凹陷的构造格架,形成了各具特征的西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断裂系统.发育了7种成因特征的断裂,总结出6种断裂组合发育模式.基底大断裂(临近生油区的)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宏观分布,形成以断裂为主控因素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对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有控制作用的控烃断裂有:控源断裂、油源断裂、遮挡断裂、改向断裂、控圈断裂和破坏断裂6种基本类型.断块是油气藏的基本单元,其周边断裂既是遮挡断裂又是控圈断裂.  相似文献   

10.
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构造及沉积背景出发 ,在对现今油气分布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的基础上 ,对惠民凹陷临南斜坡带的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临南斜坡带的油气富集主要受二级断裂、构造背景、油气运移期断层的活动强度和断层的封闭开启性所控制 ,临南斜坡带多种类型的油气藏有其特定的分布规律。在平面上 ,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富集区的形成 ;纵向上 ,馆陶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边缘地层不整合面附近 ,沙河街组油气藏主要分布于斜坡的断阶带内。在斜坡的边缘以稠油、超覆、不整合油气藏为主 ,斜坡中部以断块油气藏为主 ,斜坡近洼陷部位则以断鼻油气藏为主。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了临南斜坡带的两种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西南缘陡坡与青城凸起过渡地区的高青油气田为例,分析了凹陷与凸起边缘地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尤以地层圈闭油气藏发育为特征。除砂岩油气藏外,还存在大量火成岩油气藏。不同构造单元的成藏机制、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油气主要沿凹陷与凸起之间的高青大断裂富集,呈条带状分布;而远离大断裂,油气的富集程度急剧变差。研究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在渤海湾盆地凹陷边缘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阳坳陷太平油田主要含油层段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具有典型的网毯式成藏特点.作者运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太平油田馆下段成藏条件.馆陶组下段块状砂岩层厚度大、分布广、物性和连通性好,即所称的"毯".长期活动的义东断层连通了古近系烃源岩和"毯",是油气运移的网.由此建立了太平油田新近系地层超覆油藏模式,古地貌形态和砂岩分布特征控制了地层超覆油藏和小型披覆背斜油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应用趋势面地质分析方法,区别出三肇拗陷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两种不同的沉积环境。据此,探讨油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而确定和划分了扶余和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气藏类型。  相似文献   

14.
大王庄缓坡带是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南部最复杂的鼻状构造带之一,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区带油气成藏与断裂体系关系密切。该文以研究区主力含油层系沙河街组为例,运用断层生长指数参数法厘定同生断层,并通过其发育特征和成因分析,论述与油气聚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缓坡带发育多条特征相近的同生断层,断层组合式样控制了构造圈闭的形态和油气富集,具有运移通道和侧向封闭的双重性质,控制了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具有控砂控藏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受理南断层及其派生断层长期不均衡活动的影响,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13个下古生界滑脱潜山,具有形成潜山风化壳油藏与潜山内幕油藏的有利条件,但油气分布规律十分复杂。通过区域地质特征、储层特征和含油气特征研究,认为车镇凹陷北部陡坡带下古生界的油气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生油洼陷烃源岩的最大埋深控制油藏的含油底界,程南派生断层控制油藏的平面分布,碳酸盆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控制油藏的垂向分布与富集高产。  相似文献   

16.
卧龙河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是盆地内的大气田之一。它具有多产层、多储集类型、多气藏类型和多裂缝系统的特点,是四川复杂气田的典型代表。二叠系气藏天然气局部富集与岩溶、断裂及有利构造部位三者的组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龙门山系属上扬子地台内晚中新生代断褶活动形成的山系。川西断陷属龙门山系的前陆盆地,是地台型海相沉积和前陆型陆相沉积组成复合型的含油气区。新生代断褶构造发育程度控制了山前带构造圈闭的发育和裂缝性气藏的形成。印支晚期天井山古隆起因受喜马拉雅期强烈断褶上升活动,使原有的油气藏遭到破坏。天井山古隆起北东倾伏端的广元地区,发育隐伏断裂系伴生的背斜群,是较理想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断层、沉积和油源等因素影响,造成油水关系复杂,油藏类型多样,给油藏评价和开发带来困难.薄荷台一大榆树地区扶余油层油气成藏受多种因素制约,对其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是下步油藏评价、油气开发突破的关键.着重分析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油气富集规律,寻找有潜力的油气富集区块,为开发优选有利目标区打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研究区存在2个构造和4个岩性有利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9.
东辛油气田为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该区总体上由东营穹窿背斜、辛镇长轴背斜及过渡带三部分组成,受南北两翼近东西向延伸的二级断层的控制,呈现为东西向堑式背斜带。该区的断裂发育,断块多,断块大小、形状各异。构造的形成与下伏始新统孔店组上部和沙河街组下部的盐、膏岩和欠压实泥岩组成的塑性层上拱有直接关系。多期断裂活动导致油气在纵向上运移活跃,油气分布层位多,含油气井段长,油气藏沿断层呈叠瓦式展布,且由深到浅依次出现油藏、油气藏、气藏的完整序列。不同断块区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构造翼部断块区较核部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20.
埕岛地区潜山油气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埕岛地区潜山勘探获重大进展 ,发现了太古宇、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等多层系的潜山油气藏 ;油气藏类型有风化壳型、屋脊断块型、潜山内幕型及地层不整合层状油气藏。对该区潜山地质结构、成藏条件分析表明 ,被古近系 (下第三系 )覆盖的埕岛潜山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单元之一 ,不同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油气分布特征 ,而储集条件控制了油气富集高产。潜山油气藏多与第三系油气藏上下叠置 ,形成复式油气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