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贵州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样条法及多种格局分析方法对贵州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及其大、小灌木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盘县特区矮杨梅种群个体数量分布格局主要由大灌木群格局决定,它与大灌木群均呈随机分布格局;而小灌木群则趋于集中分布,但分布强度较弱,并且集中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本文还分析比较了几种样方方差分析法的优劣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种子雨、种子库和幼苗库几方面调查了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的动态规律及种子种群对群落的贡献.结果表明,四川大头茶种子种群仅存在于当年7月至翌年3月,于8月初达到年高峰值;四川大头茶土壤种子库属于Thompson和Grime定义的第Ⅲ类型,野外条件下大头茶种子寿命不超过1年;种子种群对不同群落的贡献有极显著的差异,即大头茶纯林内仅有1.79%有活力的大头茶种子萌发并定居,而马尾松、大头茶混交林内相应则有4.08%(仅指研究末期).  相似文献   

3.
用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四川缙云大头茶种胸硐面积的增长规律结果是:大头茶种群在不同林分密度下的纯林中,其胸面积最大增长速度是中密度〉高密度〉低密度,达到最大增长速度的径极范围都在18cm左右,在不同林型中,大头茶种群胸面积的最大增长速度是纯林最大,常绿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小,达到最大增长速度的时间以针阔混交林最长,常绿阔叶林次之,纯林最短,还讨论了大头茶种群在不同林分密度下,不同  相似文献   

4.
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三清山浙江楠群落为调查对象,在野外样方调查获取资料基础上,对浙江楠种群径级、高度级、种群动态和种群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楠种群径级结构呈橄榄型;高度级结构呈金字塔型和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幼苗严重不足,具有逐步衰退的趋势;种群更新主要靠种子繁殖;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呈聚群分布;分布格局动态由幼苗、幼树的聚群分布向中树、大树的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环境中四川大头茶幼苗发生及幼苗消亡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类15种不同环境中,采用人为播种的方法,对四川大头茶一年生幼苗种群的发生及消亡过程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中,四川大头茶幼苗的发生时机较一致,均集中在9月底至10月初.其幼苗死亡的时间格局也较一致,主要集中在幼苗发生后的20d内以及1~2月份.除不同海拔梯度的3个群落中幼苗发生百分数无明显差异外,在其它环境梯度下,幼苗的发生百分数和死亡百分数都存在显著差异.幼苗死亡原因主要为鼠虫害、旱害、雨水冲刷、烂根,以及其它  相似文献   

6.
桫椤群落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2 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 测试、Ochiai 指数、Dice 指数和Jaccard 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15 个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和星座图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桫椤群落种间联结较复杂,种间显著的正联结存在于水红木与球序鹅掌柴、水红木与野漆树、球序鹅掌柴与野漆树间;显著的负联结存在于球序鹅掌柴与野鸦椿、球序鹅掌柴与四川大头茶、水红木与野鸦椿、水红木与四川大头茶之间.桫椤与其它主要树种间联结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湖北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样地的主要优势种群四照花进行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同时计算了其种群分布与5项环境因子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四照花种群在中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尺度增加而波动,在大尺度上经随机分布递变为均匀分布;随种群年龄的增加,种群个体间正相关性逐渐下降,种群聚集度随之下降,且年龄差距越大的个体间,空间负相关性越高;在研究尺度范围内,四照花种群与川陕鹅耳枥和石灰花楸两种群呈显著空间正相关,与小叶青冈种群呈显著负相关;四照花种群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凸度、坡度、土壤p H值4项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呈极显著,而与坡向无关.  相似文献   

8.
在吉林左家地区典型森林群落中,对四种常见树种的生长适应性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树种种群中,落叶松是稳定型种群;槭树和蒙古栎是处于增长型的种群;水曲柳是处于强增长型的种群.落叶松和蒙古栎种群在样地内是呈均匀分布的格局;槭树种群呈现随机分布格局;水曲柳种群在样地内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南充市微尾鼩种群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种聚集度测定指标和Taylor,Iwao检验法对微尾鼩种群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尾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属于典型的聚集分布,聚集的基本单位为个体群,一个个体群为一个家族,个体群为聚集分布且具有明显领域性.不同月份聚集程度不同,其平均密度与聚集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913,|r|>r0.01,(12-2)=0.7079),表现为高密度、低聚集;低密度、高聚集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马缨杜鹃种群结构与更新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苇洁  陈训 《贵州科学》2005,23(3):46-49
马缨杜鹃是百里杜鹃森林公园长绿阔叶林群落组成中主要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马缨杜鹃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缨杜鹃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种内种间竞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分布格局会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马缨杜鹃种群在不同群落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元化,即在某些群落中它亦可以一种稳定种群的形式存在,部分地段表现出为衰退型种群,特别是有性繁殖更新层的缺失使之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为了这一特殊自然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尝试人工干预该种群的顺利更新和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1.
杉木萌芽更新适于短轮伐作业,在实践中对其利弊尚存在争议,本文根据在苏南丘陵地区的长期试验,对萌芽林与实生林的生长、树干圆满度,树干基部弯曲根系分布与重量和更新费用作了分析比较,得出萌芽林无论在生长和干形上均不比实生林逊色,而投资却仅占实生林1/3,具有投资少,更新可靠,经济效益好的特点,文内还比较了伐桩萌条存留株数对高生长的影响,在去萌定株时以保留两株萌条者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2.
南京幕府山构树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反映聚集强度的6项指标对南京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并用波谱分析方法研究了构树空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幕府山矿山废弃地自然恢复的构树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聚集分布,但随着生长发育的进程聚集强度逐级减弱,呈扩散性的趋势。波谱分析也表明构树种群在幼苗和幼树阶段其空间格局分布呈周期性的波动变化,大树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全站仪对野外设置的临时标准地测定4 个角点的相对坐标值和每株树木的相对坐标值,根据数据的特点,提出了消除标准地边界效应计算聚集指数的方法,并利用此方法结合定位数据,对吉林蛟河东大坡自然保护区不同发育阶段的阔叶红松林群落中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中先锋树种占相对优势的发育阶段,林木呈聚集分布;伴生树种占相对优势发育阶段和稳定群落阶段的林木则趋于随机分布。林木由聚集分布趋向随机分布,是阔叶红松林在发育过程中树种生物学特性、树种适应对策和干扰状况共同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揭示毛红椿种实和苗期生长性状地理种源变异规律,对其天然分布区内的13个种源果质量、果长等11个表型性状和苗高、地径等2个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红椿种实表型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13个种源中,来自分布区南部和西部种源的果实和种子性状大小明显高于分布区北部和东部种源。无霜期和海拔是影响毛红椿种实大小的主要因素。毛红椿的苗高和地径在不同种源间有显著差异,且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毛红椿种源的地径生长与产地纬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源地径的变异模式为纬度渐变型。以苗高为标准对毛红椿优良种源进行初选,可初选出浙江遂昌、湖南新宁、江西赣州、安徽黄山、福建南靖等5个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5.
梁士楚 《贵州科学》1992,10(1):23-32
本文对黔灵山云贵鹅耳枥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云贵鹅耳枥种群大小结构分为初始增长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4种类型;(2)云贵鹅耳枥种群分布格局呈集群型和随机型;(3)云贵鹅耳枥种群密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负增长;(4)云贵鹅耳枥种群是先锋种群,但在裸岩陡坡等特殊生境中亦能形成稳定的群落。  相似文献   

16.
 平茬萌蘖是中国沙棘种群更新的有效方式,但其中的生态学机制并不清楚,为此,以样地每木检尺资料为基础,以 "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及"样地编年序列法"原理为依据、以生物量投资与分配为指标,探讨了中国沙棘平茬更新的生态学机制.结果表明:① 中国沙棘平茬萌蘖种群及其构件生物量积累过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可分为慢、快、慢3个阶段,但构件之间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具有明显差异;② 通过构件之间的生物量投资与分配调节,中国沙棘实现了平茬后的萌蘖更新,尤其是萌蘖根的生物量投资具有"前置效应"和"主导效应";③ 地上与地下构件的生物量分配具有互补效应,即地下分配比例大时则地上分配比例小.因此,种群实施萌蘖更新过程中,必须在繁殖与生长之间做出权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Eucaly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下植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评价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分布与更新方式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更新后5年,群落草本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均为植苗林〉萌芽林〉采伐迹地;草本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以植苗林为最高,采伐迹地次之,萌芽林最小;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则以萌芽林为最高,植苗林次之,采伐迹地最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萌芽林与植苗林草本层植物之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采伐迹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明显低于萌芽林(P〈0.05),其余均无显著差异。3种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冠层透光系数、土壤孔隙度、坡向、速效磷对灌木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的影响,4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灌木层物种组成变异的90%以上;冠层透光系数、坡向、总氮/总磷、速效氮/速效磷、土壤孔隙度对草本层物种分布格局有重要影响,5个环境因子的叠加效应总共解释了3种群落之间草本层物种组成变异的86%。【结论】微生境的变化导致了不同更新方式巨尾桉人工林下植物组成的变化;适度干扰(不炼山、不施除草剂、带状整地、带状抚育)有利于林下植物多样性的维持。  相似文献   

18.
苦楝叶乙醇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苦楝(Melia azedarach)叶乙醇浸提物处理大豆(Glycine mac)、水稻(Oryza st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及玉米(Zeamays)种子,观察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2.5~1000μg/mL浓度范围内,浸提物对几种作物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和小麦的抑制作用较强,对玉米和大豆的抑制作用稍弱,在1000μg/mL浓度时,浸提物可完全抑制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大豆和玉米的萌发率仍超过70%,对大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玉米幼苗的苗高抑制作用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19.
几种化学物质对豌豆幼苗生长及富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硒在豌豆幼苗中的含量,调查化学物质对豌豆幼苗生长和富硒的影响,在豌豆幼苗生长期间,喷施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蔗糖、无根豆芽素,在苗高2.5,5.0和7.0 cm时,喷施100 mg/L亚硒酸钠,结果表明,10 mmol/LKH2PO4和30 mmol/LKH2PO4处理对豌豆幼苗生长和全硒、大分子结合硒的含量提高具有较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