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空山鸟语》是民族音乐家刘天华的代表作之一。文章通过对《空山鸟语》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探讨这个作品在创作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2.
李飞燕 《科技信息》2009,(19):108-109
刘天华创作的二胡作品虽然在技巧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作品并没有太多炫技痕迹,而重在追求音乐内涵。下面以情感为线索,对刘天华的十首二胡作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帅 《科技资讯》2012,(32):252-252
刘天华先生是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和演奏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几乎接触了各种主要的中西乐器和音乐理论,更是精通二胡、琵琶等中国名族乐器的演奏。他所创作的二胡十大名曲更是对当今二胡演奏技法以及二胡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针对刘天华先生创作的其中两首二胡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部二胡原创性作品是刘天华的所创作的《病中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乐也在不断的前进、蓬勃的发展着,二胡近几年的变化也是越来越大,无论是从二胡作品的数量、作品的风格和演奏技巧上与之前相比,都有着很大的进步与改善。在谈到二胡的"破坏与重建"方面,笔者以它的演奏方法为中心来分析二胡音乐创作的"破坏与重建"。  相似文献   

5.
邹波 《科技资讯》2010,(25):227-227
《飞花点翠》是刘天华先生学习民间音乐、改编民间音乐较好的一首琵琶小曲。刘天华先生对于这首作品的改编及演奏非常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6.
刘天华大师在二胡艺术发展史上有其特殊的贡献,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艺术)的研究,把研究、创作和教学等方面结合起来,承中继西、博采群芳,为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典范的发展经验。这些经验曾带动过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二胡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二胡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而进一步研究并实践刘天华先生对现今和以后的二胡艺术发展将有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刘天华先生科学地整理民族民间音乐,积极摄取西洋音乐的事实,通过对刘先生二胡作品的分析、探究,阐明他之所以取得超越时代的成就,是由他“采取本国固有精粹”,并进行“东西的调和与合作”来完成的。作者在努力探求刘先生创作风格的同时,希望能对改革开放下的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特别是音乐的民族化创作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的国乐大师,他在创作中深刻揭示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复杂心态和文化境遇,真切抒发了寻找光明出路的内心要求。他提倡音乐的平民性、普及性以及改革民族音乐等美学思想,超越了时代,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艾。  相似文献   

9.
《良宵》是刘天华先生于1928年的除夕夜即兴创作的,原名《除夜小唱》。是一首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二胡独奏曲。全曲动听,豪不张扬,感爱最深的是它的祥和。在娓娓道来的平静中,能深切感受到流淌于心底的幸福和希望。《良宵》并不是欢闹的曲调,却比欢闹更加有内涵,那种文人所特有的委婉含蓄,向我们真切阐述了更加深刻的幸福。  相似文献   

10.
围绕刘半农在民国初年(约为1913-1917年)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可以看出其对通俗文学理论的理解及不同于鸳鸯蝴蝶派的创作特点.刘半农着力从启发民智、提升小说艺术品格等方面展开了他的通俗小说创作及相关的理论探讨,他对文学形式的兴趣及其对通俗文学艺术表达方式的自觉,为他其后转向民间文学寻求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