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一般认为,黑格尔美学体系中的艺术认识是纯粹的认识活动,它把实践活动看成了理性认识自我的中介环节。其实,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艺术认识本身就是实践理性思维,它是艺术主体作为绝对理性主体的自我意志立法活动。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组织、有计划、集中周密的认识活动。在活动中,认识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教材内容进行对知识的传授、吸收和再造,同时总是表现出对认识客体的一定的态度、体验到愉快或痛苦、喜悦或忧愁、爱或恨等不同感受,这就是情感。师生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通常要求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揭示了情感与认识活动的密切关系。有了认识才会产生情感,有了情感又会逐步加深认识。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情感交流尤其重要。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  相似文献   

3.
刘丽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1):128-130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转换活动,在这个复杂的语际转换过程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的差异及其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译文与原文之间无论在微观或是宏观上都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忠实,只能做到“相似”,翻译的内在本质规律只能是“似”。本文试图从“似”的一元认识结构、二元认识结构和三元认识结构来揭示对翻译内在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认为“似”作为翻译本质特征之一,客观地存在于原作与译作之间,翻译活动也就是追求译作与原作相似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的价值历来受到重视,特别在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教育中,更为广大青少年所关心.对此间题,必须在理论上槁清一些根本任认识,从而使人们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什么是人的价值?这个问题首先得从价值谈起.哲学上讲的价值指的是以主体的内在尺度为特征的主体客体关系,在这一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从这种意义上讲: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这里讲的主体指的是实践者、认识者,即人本身.依据客体的不同可以把人这一主…  相似文献   

5.
论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维定势广泛地存在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维认识活动。研究思维定势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对于防止思维定势对主体思维认识活动的消极作用,提高主体的思维认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思维定势是在主体“天赋”认识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而形成、建构起来的。是社会实践结构的“内化”,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其模式化,是社会思维方式的个性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产物。主体运用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去同化或顺应客体,使思维定势不断地得到建构、巩固和重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思维定势的运行机制实质上也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传统德育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德育看作是一种“主体——客体”对象化的活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越来越要求对德育的认识必须有所超越。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关照德育,德育就是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对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和回归德育“育人”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是什么,这在心理学上是有争论的。作者从自我意识是关于自我的意识这个角度也来谈谈这个问题。他赞成潘菽教授对“自我意识”的解释,又从而丰富之。他综合一些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对自我的认识既包括人们自己对身体的自我的认识,也包括对社群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的认识。同时,又表现着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戴绍碧 《科技信息》2012,(30):368-368
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氛围,唤起主体意识,激起需要,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事实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就是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真正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乐趣、视学习为乐事,他才有可能乐意与教师合作。“兴趣指的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任何一种兴趣都是对这种事物有所认识,或参与了某种活动的体验到情感上的愉悦后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5页)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自主创新、科技进步的主体,企业经济机制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必须首先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竞争主体,从而产生对技术进步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运用拉康的主体构建理论对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织工马南传》中马南的生命轨迹进行剖析。从他对宗教的迷狂,到物化成织虫的“物性”存在,再到最后“人性”的回归,探讨了主体在不同阶段是如何对自我进行认识和定义的.揭示了主体概念背后,想像关系中的虚幻镜像和象征关系中的象征语言是如何操纵着主体的命运的。  相似文献   

12.
三、关于认识过程的反复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一个正确的认识,即与一个确定的认识对象相符合的比较完整的认识,通常要经过“两次飞跃”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一般说来,不可能一次完成。这也是认识活动的一条规律,是认识基本规律中的一部分内容。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认识为什么有反复性。弄清这个问题,就是要知其所以然,从而确认它是认识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而不是主观臆造的。这是我们尊重这条规律的前提。二是要讨论确认认识的反复性有何意义,即这一规律有什么方法论意义。认识的反复性是同第二次飞跃的复杂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面对资源相对缺乏、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要实现生态文明,必须采用新的发展模式,实施循环经济战略,走一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人的意识分为对外界事物的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即意识自我。这里的“自我”,既是意识的主体,又是意识的对象。作为主体,既可以是由社会的人群乃至人类组成的群体,也可以是单个人的个体。对主体自身的意识,包括对主体生理、心理状况的意识和主体的需要、满足需要的活动及其与环境(活动的对象和条件)的关系的意识。同对象意识相适应,也可以分为知(认识)、情(情感),意(意志)三个方面。自我感觉、自我观  相似文献   

15.
何林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122-124,128
人要在交往过程中通过他人的折射来认识自己,网络交往是人的“自我”得以“真正”和“真实”体现的工具。但由于网络交往主体的现实性与虚拟性、交往空间的剪裁性和整合性、交往时间的逆时态与顺时态等特点,使现实自我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可以通过认识“网络自我”、进行自我调控、进行自主和自律性的道德教育来发展与提升自我。  相似文献   

16.
语言自觉,指的是主体以语言为对象有意识的加以研究及应用。本文提出“语言自觉”这样的概念是基于时于语言功能的深入思考。对于语言的功能,传统观念持“语言工具观”,认为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实质上,语言具有认识建构功能,正是这种功能决定了我们应该从自发的使用语言转变到语言自觉这条道路上来。这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正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主体从独自地认识世界演变为通过语言建立相互问的交往。基于对语言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对语言进行有意识的研究和应用,是件绝对有必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在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新唯物主义”看来应该从感性的活动,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观世界,所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要把客体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更重要的是把它当作主体的改造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就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和认识和被认识的双重关系。艺术设计活动是自人类进入文明以来就有的活动,是我们所特有的实践方式,是我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手段、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8.
“自我意识”并非“为我”意识或“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而是指人的意识对意识活动本身的认识,是精神自我矛盾、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使人具有我之为我的特征,在他的所有活动中显示出人的心理的主观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和社会思想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龄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的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在集体的关系中,在智力生活和劳动中,在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其中课外活动就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渠道。如果忽视了这条渠道,就谈不上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外活动是学生智力发展的“策源地”。这是他三十余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智力是人脑的机能,也就是人们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以及实践能力等。  相似文献   

20.
柯利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0):12-15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是康德认识论的总问题,也是康德认识论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康德在寻求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时,既不是从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上想办法,也不是从外部经验方面来找出路,而是从主体的先天条件着手,他认为这对解决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康德在逻辑学、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找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种不同认识能力本身固有的先天知识形式和知识原理,从而确定人类认识能力在某一范围内可以构成科学知识,超出这一范围便会产生假知识、伪科学,进而表明“先天综合判断”这一命题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地位及意义。对康德这一总问题的再认识,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评价康德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