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理论经历了从传统经济发展观到生态伦理发展观再到当代科学发展观依次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应地,遵循的是“人”一“非人”一“人”的人学演变逻辑。科学发展观既克服了传统经济发展观对人的片面理解,又克服了生态伦理发展现对人的“非人”理解,是真正的人学发展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现。  相似文献   

2.
徐蕾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5):160-16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教育根本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保障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更新观念、强化职责、完善制度、加快改革、提高质量,以多样化的可选择性教育,优秀的教师和关怀弱势群体,完成从个人公平维度到国家发展维度、从优先发展到均衡发展、从“显性公平”到“隐性公平”、从量的提高到质的提升和从物质公平到精神公平的转变,使“使适者受适度教育”。  相似文献   

3.
生态经济的核心是“生态”,南澳县具备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条件,“生态经济”战略是一种文明战略,分析生态经济的新特点,新挑战,新机遇,提出发展的基本导向,海洋水产生态,森林农业生态,清洁能源生态。建议采用法规政策,技术创新等支撑措施。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方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然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需要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知识经济,作为有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将以其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有力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为消除人的异化和为人的充分、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类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了各方面能力,才能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冯艳 《当代地方科技》2013,(22):158-158
本文旨在促进教师对“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有进一步的理解;促进教师认识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促进高校在教学改革中进一步重视到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获得身心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重在塑造其独立的健全的人格,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开发个性化的艺能,使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概括,具有十分丰富的新内涵,使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居住区生态规划是当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对我国自1978年以来各阶段试点居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进行了综述,认为我国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发展大致历经由单一规划到多样化规划再到“以人为本”规划的几个阶段,并介绍了我国及一些大中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导则,探讨了居住区生态规划的原则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的和谐发展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发展基础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近年来,百色市一直把“普九”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作为全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但是,由于经济及自然等因素的制约,百色市基础教育发展遏到许多困难。支教工作从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上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缩小东西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差距,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类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塑人文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实现从“依附型”向“独立型”、从“软弱型”向“能力型”、从“封闭型”向“开放型”的人的人格转变。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自我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一个逐渐实现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音乐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心传心授”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太原科技》2011,(3):106-106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科学院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4个“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中国化,它是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为了使“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更加明确,邓小平为其进程设计了“翻两番”、“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新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面小康包含更加丰富的内涵,它是对邓小平小康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歙县充分发挥山区大县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山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狠抓生态建设,全民上阵强力推进“六大绿化工程”,拓展了绿色财源,昔Lt水土流失的荒山秃岭,如今成为花果飘香的“绿色银行”,相继被表彰为“全国经济林先进县”、“全国农业生态示范县”和”全省绿化先进县”,还被命名为“中国枇杷之乡”和“安徽省园林县城”。  相似文献   

15.
发展需要:教育人本管理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人本管理作为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之一,体现了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为此提出的各家各派思想观点异彩纷呈,见仁见智,但大体上可划分为“基本问题论”、“行为激励论”、“教育服务论”、“人文环境论”、“管理效果论”、“综合发展论”等六种。在全面考察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不难发现:发展需要的是教育人本管理的本质;教育的人本管理旨在满足师生发展的需要。此结论姑且视为“发展需要论”。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内涵极为丰富,对于我们抓好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到高等教育,如何大  相似文献   

17.
倪颖 《科技信息》2009,(9):116-116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的热点问题,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想。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人各方面的提升,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越高,生态文明的最终达成则会越顺利。  相似文献   

18.
陈治光 《科技潮》2008,(5):10-15
2007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  相似文献   

19.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不断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完成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保证,是开创高校德育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在理论上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思政工作理念,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思政教育内容、注重个性的发展。在实践中要坚持正面教育,提高“两课”教学质量,将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努力增强时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