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心率振荡现象的变化以及心率振荡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方法:通过NYHA心功能分级法选择心功能Ⅱ级一Ⅳ级的患者102例,另选正常健康对照者80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资料,计算心率振荡现象(HRT)的两个参数,振荡初始(TO)和振荡斜率(TS),同时行心脏彩超比较LVEF与LVEDD两组之间差别;并计算TO、TS、LVEF、LVEDD之间相关性.结果:CHF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TO与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CHF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与心功不全程度明显相关.HRT可能作为评价心力衰竭危险分层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101例CHF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对治疗心衰前后患者BNP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LVEDD、LVEF有明显相关性.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BNP的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和内皮素-1(ET-1)水平与慢性心衰(CHF)患者房颤、肺动脉高压及预后的关系。选取CHF患者106例(CHF组),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根据是否伴房颤与肺动脉高压将CHF组分为房颤(AF)亚组与非房颤(AF)亚组、肺动脉高压(PAH)亚组与非肺动脉高压(PAH)亚组。同时对CHF组随访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50例。比较各组NTproBNP、ET-1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进行相关性分析。(1)CHF组各级心功能患者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组NT-proBNP、ET-1水平及LVEDD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T-proBNP及ET-1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DD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3)A...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sST2联合NT-proBNP对急诊心衰患者生存状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急诊心衰患者130例,分为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Ⅲ~Ⅳ级组,对照组选择健康的体检者60例.对3组NT-proBNP及血浆sST2水平进行观察对比,对心功能不同分级患者NT-proBNP及血浆sST2水平进行比较,比较NT-proBNP,sST2,NTproBNP联合血浆sST2对心衰患者死亡状况的预测价值.结果随心功能分级递增,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sST2曲线下面积(0.776)及NT-proBNP对死亡判定的ROC曲线与NT-proBNP曲线下面积(0.775)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但二者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13,与NT-proBNP及sST2曲线下面积相比较差异显著.sST2联合NTproBNP进行心衰患者死亡状况预测时的敏感度为99.0%,特异度为93.2%.结论作为急诊心衰患者诊断、预后和风险评估的主要标志物,sST2联合NT-proBNP对患者生存状况进行评估可以很好地预测患者的生存状况,提高准确度和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B型脑钠利尿肽前体N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对不同房颤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以判断NT-proBNP对房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取无房颤及心衰的患者(A组)23例作为对照组,72例心房纤颤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左室功能正常者(B1组)22例,左室功能不正常者共50例,分别分为(B2组)为NYHAⅠ级26例,(B3组)为NYHAⅡ~Ⅳ级24例,进行血浆NT-proBNP测定及超声心动图LVEF的检测。结果:A组血浆NT-proBNP(7.40±8.8)pg/ml;B1组血浆NT-proBNP(56±9.8)pg/ml;B2组血浆NT-proBNP(335±12.8)pg/ml;B3组血浆NT-proBNP(956±8.8)pg/ml;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心动图检测,A组LVEF值(55.6±7.2)%,B1组LVEF值(52.7±8.5)%,B2组LVEF值(43.2±8.4)%,B3组LVEF值(34.2±6.1)%,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合并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是判断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DC)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与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关系。方法:将早期DC患者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 I)分成左心室肥厚(LVH)组23例及无LVH组29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脉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分别进行心脏结构、心功能和血浆ANP水平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LVH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E峰、A峰及E/A)明显受损,表现为A峰上升,E峰、E/A下降(P<0.01),左心房内径(LAD)扩大(P<0.01),血浆ANP明显升高(P<0.01);有LVH组比无LVH组E/A、LAD及血浆ANP改变更明显(P<0.01)。相关性分析及检验表明,血浆ANP与LAD及LVM I、A峰呈明显正相关(r值依次为0.78、0.74及0.65,P均<0.01);与E/A则有明显负性关系(r=-0.69,P<0.01)。结论: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心肌肥厚是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表现,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ANP质量浓度可作为判断早期糖尿病心肌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早期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AMI患者209例及对照组98例;入院后6h内测定血清H-FABP,按照心功能Killip(Ⅰ-Ⅳ)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E/A比值进行分组,对比各组间血清H-FABP的差异;分析血清H-FABP与心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AMI患者血清H-FABP随心功能Killip分级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随LVEF水平降低,血清H-FABP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随着LVEDd的增加,血清H-FABP逐渐升高(P0.05);E/A比值≤1组血清H-FABP水平高于E/A比值1组(P0.05);血清H-FABP水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63,-0.497,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H-FABP水平随Killip(Ⅰ-Ⅳ)分级增加逐渐升高;血清H-FABP与AMI早期LVEDd呈正相关,与LVEF、E/A比值呈负相关,血清H-FABP水平与AMI早期心功能参数具有相关性,对于AMI早期心功能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测定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01例心衰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Ⅲ级、Ⅳ级,入院24 h内测定血清CA125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将患者分为高CA125组(CA125≥35 U/m L)和正常CA125组(CA12535 U/m 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随访1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血浆B型尿钠肽(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别;高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20.0%,正常CA125组住院死亡率为3.1%,P=0.000;随访12±6个月,两组死亡率分别为22.9%和4.6%,再住院率分别为21.3%和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A125是心衰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OR=2.257,P=0.030.结论:CA125是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30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30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 CHF) 兔心室结构重构对心电生理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雄性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 n = 15)和 CHF 组( n = 17) ,CHF 组采用经兔耳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O) 制备 CHF 模型,最终造模成功 15 只。 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 0. 9% 生理盐水,最终 12 只进入实验。 采用超声心动图监测两组兔M 型心功能并记录Ⅱ 导联体表心电图,分别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主动脉最大流速( Avmax)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 、左室短轴缩短率 ( LVFS) 、室间隔厚度( IVST)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LV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LVESV) 、心率、PR 间期、QT 间期和 ST 段,评价心电生理功能变化。 程控刺激法观察刺激周长( BCL)为 150 ms 和 200 ms 时,心室有效不应期( ERP150 和 ERP200 ) 以及各自有效不应期离散度( dERP150 和 dERP200 ) 。 评价短阵快速刺激法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VA) 的 BCL 及诱发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HF 组兔的 LVEF、LVFS 及 Avmax 显著下降,LVEDd 和 LVESD 明显延长, IVST 较对照组变薄,LVEDV 和 LVESV明显增大,差异极显著( P< 0. 01) ;HR 明显减慢,PR 及 QT 间期显著延长,ST 段明显下移,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ERP150 和 ERP200 明显延长,且 dERP150 和 dERP200 显著增大,诱发 VA 的 BCL 明显延长,VA 诱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0. 01) 。 结论 CHF 兔心室结构发生显著的重构,心室电生理异常改变,二者相互作用,使折返性 VA 诱发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现察左西孟旦对老年慢性心衰失代偿期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和氮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Amino 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46例常规治疗组,50例左西孟旦组,并选同期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个组别的心脏彩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组别的心脏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左西孟旦组的心脏指标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当(P0.05).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慢性心衰病患的TNF-α和NT-pro BNP均明显降低(P0.05),但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左西孟旦组的TNF-α和NT-pro BNP降低明显(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左西孟旦组的呼吸困难评分降低明显(P0.05).两个组别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西孟旦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左心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型超声及实时三平面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左心收缩功能.结果传统超声甲减组LVEF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甲减组各室壁二尖瓣环处和部分室壁基底段、中间段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最大位移Ds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影响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减低,尽早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心功能改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缩窄腹主动脉对Wistar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大鼠心衰模型。方法 将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45 mm,C组缩窄腹主动脉直径至0. 7 mm,术后观察大鼠生存情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在4周和8周分别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 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射血分数(LVEF),并取 标本测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WI、心/体比、肺/体比,评价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术后A组存活率为100%、B组存活率为55%、C组存活率为70%>;4周时B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和C组均有显著差异(P 0. 05)。8周时B、C两 组IVSD、LVPWd、LVEDd、LVEDs、LVEF与A组相比差异显著(P <0. 05) ;8周时LVWI、心/体比、肺/体比B组和C 组分别与A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组与B组相比LVWI、心/体比有显著差异(P <0. 05),肺/体比差 异极显著(P<0.01)。结论 腹主动脉缩窄至直径0. 45 mm比缩窄至0. 7 mm心衰成模所需时间短,成模效率高, 是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作者测定了8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退行性心瓣膜病者和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结果,方差分析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心衰和左室重构的发生率.结果表明,两组在心脏结构和功能及心律失常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退行性瓣膜病组的左室重量指数较大,心功能较差,心衰发生率高.从而得到退行性心瓣膜病变能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重构的发生,促进心衰的发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介入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治疗血管再通时间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15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完成6个月随访的STEMI的患者,按照优化介入流程启动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记录两组患者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比较两组患者Dt B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入院和PCI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值及术后6个月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靶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LVEF相似,但在PCI术后6个月随访时左室射血分数变化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病种质量管理可缩短STEMI患者急诊PCI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减少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改善术后6个月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n=63)和综合护理组(n=63),并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护理疗效、血清FT3、FT4水平、SAS、SD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心功能分级Ⅰ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Ⅲ级比例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6.8%(61/6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1.0%(51/63),P0.05),血清FT3、FT4水平、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估测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SPAP)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进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轻度组患者NYHA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中度组和重度组,重度组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SPA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3组患者手术后右心室内径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6MWT均显著改善;轻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77%,重度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结论二尖瓣置换术能够显著改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负担,提高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