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色之一:投资人 创新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即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的创新源;以企业构成的创新主体;以咨询、中介等专业服务机构组成的创新中介和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资金支持.各主体借助社会网络和个人网络,运用所掌握的创新资源开发新的产品和技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创新体系“是指特定区域内以创新资源为基础,推动新知识或新技术产生、流动和扩散的组织网络和制度安排.教育科研机构、创新创业平台、中介服务网络、制度与政策体系以及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集群,是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结构优化、体制完善、功能强大的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做好科技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系统网络。其核心机构是企业,主要功能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因为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产学研各方资源,切实增强国家竞争力;只有产学研结合,才能更有效配置科技资源,激发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并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企业主体缺位、技术创新能力不高,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府职能发挥不足,没有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文化是我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因此,需要切实巩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源与知识库的作用,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服务设施,建立和优化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加入WTO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经济生活各方面均产生深刻影响,也给科技界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为沉着应对WTO,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以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该文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及主要构成,阐述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构成、功能、执行主体和主要任务,提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5.
依据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以技术创新体系3个过程(初期、中期、后期)和四元主体模型阶段的3个时期(政府导向型、高校推动企业拉动型和自觉发展型)的演变路线为切入点,梳理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化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得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科技中介网络支持、风险科技基金并入的以自主创新为前提的未来演化趋势特征;总结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发展企业自主创新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6.
汪磐 《安徽科技》2002,(12):17-19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的组织,主要开展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信息交流、决策咨询、资源配置、技术服务以及科技鉴证等业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具有执行主体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因此,应对形势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首先探讨了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的四大主体-政府、企业、科技中介、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行为与影响作用,然后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212家企业进行创新网络方面的数据获取,实证检验了在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中不同主体对网络效率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政府发挥的作用大小与企业创新网络效率存在较强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国内经济生活各方面均产生深刻影响,也给科技界带来了重要的机遇和挑战。为沉着应对WTO,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创新系统,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技术集成,以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该文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及主要构成,阐述高等学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构成、功能、执行主体和主要任务,提出高等学校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9.
从系统科学角度去讨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问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由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主体包括管理组织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客体是形成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知识体系;载体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学视角来看,多种创新主体以及外界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政府、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中介等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定位不尽相同,发挥的功能和作用也各有差异,因此明确创新主体角色及其功能定位,是推进高校协同创新的首要任务。协调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一方面要逐步完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创建合作与共赢的文化氛围,使主体之间形成相互认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形成条件与区域创新网络构成要素的讨论,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剖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创新主体总体上缺位、创新资源匮乏、关系通道不足等制约了其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认为欠发达地区只有积极完善创新主体职能,努力丰富网络创新资源,主动开展创新主体间的合作等,才能加快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速度,最大限度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园 《今日科技》2003,(5):12-13
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转移和扩散的桥梁,在提供社会化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发达国家,中介机构的发育程度,已经成为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重要尺度,它和企业、政府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支撑体系。从我省来看,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省经济亟需科技创新,发展技术中介机构已经成为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构建我省科技创新体系时,一定要充分认识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把技术中介机构与科技创新体系中其他组成要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安排部署科技工作时,一定要把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培育创新型经济,要从"早"做起,切莫在税收贡献不大时追悔. 何谓创新型经济体系 创新型经济是指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以新技术、新产品为着力点,以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 创新型产业体系是指以创新型企业和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品牌产品为主要内容,以创新组织网络和商业模式等为依托,以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文化为环境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科技协同创新研究的基础上,从要素构成、主体功能定位、关系分析3个方面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动力要素体系,并分析协同一体化、服务型推广、契约型合作、系统性中介4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运行模式,提出拓宽科技交流渠道、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促进技术推广及应用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将电子商务公司区分为普通电子商务公司、平台型电子商务公司和中介型电子商务公司,给出了同时基于交易主体和商务主体的新的电子商务分类体系。该分类体系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商务主体在价值链中扮演的角色。传统的电子商务分类记号,例如B2B,B2C等,是按照交易主体进行的。在平台型和中介型电子商务公司风行的今天,这种分类体系容易混淆一些电子商务的基本区别,造成一系列问题。以网络团购为例说明了这一新的分类体系的优越性。按新分类体系,网络团购归为bAc,这远优于旧分类体系将其归为B2T或C2B。分析了的缺陷,然后,并且提出了的建议通过  相似文献   

16.
科技中介服务是伴随科技和经济高度一体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经济服务活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地区区域创新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与各种创新活动相关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单元组成的网络,由主体子系统、对象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组成.建立与完善区域创新系统是资源型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应该通过加快资源性企业改革,推进企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服务作用,激活高校和科研院所,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地区间合作,营造开放的创新文化来建立与完善资源型地区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组织网络化发展及创新范式网络化背景下,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是影响协同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该文分析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构成和内涵,构建"协同创新知识网络能力要素-知识活动过程-知识创新绩效"理论分析框架,从多层次、多维度分析基于知识获取-流动-应用的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要素构成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为培育协同创新主体知识网络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企业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要发挥企业的核心主体地位.政府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政策创新主体,科研院所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桥梁.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总体上处于创业阶段,发展了区域创新的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科教机构和科技中介四种力量构成园区创业和创新的主体,以市场需求为纽带形成四种力量交叉的非线性“四螺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