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1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对112例发生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围产因素中,由宫内窘迫,窒息所致病理性黄疸比例占50.9%,溶血所致者占30.4%,其中G-6-PD缺陷者占22.3%,感染所致者占13.4%.结论:窒息缺氧是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
李红儿 《今日科技》1995,(11):32-3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尤其是出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足月儿血中胆红素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超过256μmol/L(15mg/dl),称为高胆红素血症。当未结合胆红素异常升高时,会发生核黄疸或脑组织损害,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现将我院1994年5月至1995年5月收住的40例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疸     
白希敏 《科技信息》2010,(31):I0402-I0402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积累而引的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相似文献   

4.
探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变化、光疗期异常情绪反应、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睡眠时间及排便情况。两组患儿经治疗黄疸指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光疗期间异常反应与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且患儿睡眠时间与排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蓝光照射与早期抚触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6-PD缺陷症及其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进行G-6-PD筛查,测定患儿血清总胆红素,血红蛋白、GT和GDT。结果65例G-6-PD缺陷症患儿均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者达64.6%,核黄疸发生率为27.7%。无诱因黄疸发生率15.4%。感染、窒息缺氧、空内窒迫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是黄疸的重要诱因。结论G-6-PD缺陷是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积极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6.
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检测7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DNA的ABO血型基因型,并通过统计学分析,与255例海南汉族正常人群DNA的ABO血型基因型作对比分析,以探讨新生儿黄疸与ABO血型基因DNA多态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等位基因中以A等位基因多见、O等位基因少见,在海南籍汉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ABO血型基因型中以AO1基因型和BO1基因型多见、BB基因型和O1O1基因型少见,与海南籍汉族正常人群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可能与ABO血型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新生儿黄疸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意义。方法采取回顾性随机抽样方法,对是否实行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两组患儿进行胆红素峰值、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进行对照,探讨其意义。结果干预组、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6.25%和32.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产儿黄疸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积极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足月新生儿微量血胆红素的测定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1)制定清远地区足月新生儿不同日龄 (1~ 10d)的微量血胆红素动态变化值 ;(2 )探讨黄疸的临床分度与微量血胆红素测定值的相关性。方法 :5 0 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A组 ,于出生后第 1~ 10d ,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微量血胆红素一次 ;2 0 0例黄疸组为B组 ,于出生后第 3~ 7d每天测一次微量血胆红素 ,由专人用双盲法对黄疸进行分度 ,分别计算出相应胆红素 (SB)均值及标准差。结果 :(1)正常足月新生儿生后第 2~ 3d开始出现黄疸 ,第 5~ 6d达高峰 ,平均峰值为(2 12 2 5± 5 7) μmol/L ,第 10d下降至 (171 4 5± 2 8 8) μmol/L ,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2 )临床判断无、轻度、中度、重度黄疸所对应的胆红素分别为 (12 8 2 5± 33 6 0 )、(2 0 2 35± 4 3 0 5 )、(2 6 3 70± 6 4 2 0 )、(2 95 5 0± 5 1 90 ) μmol/L。 结论 :正常足月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与国内外其他报道相似 ,但其生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略高于传统标准。当胆红素大于相应的 x±s、 x± 2s或临床诊断为中度、重度黄疸 ,则应给予适当治疗。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生儿黄疸患儿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3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进行HCMVDNA病毒检测,结果阳性14例,阳性率为10.6%.  相似文献   

10.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取平川区妇幼保健站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7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护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围绕"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的四大要素,编写新生儿黄疸护理学材,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开展情境演练,师生共同参与新生儿黄疸护理教学。引领学生进入学习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皮肤黄染,进食、精神表现及血清总胆红素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分组为256.5~342μmol/L(15~20mg/dl)和136.8~171μmol/L(8~10mg/dl),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皮肤黄染逐渐消退.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对新生儿黄疸干预效果。方法:366例新生儿黄疸,按血清TBiL测定值分为轻中度和重度两组,对两组入、出院时的血清TBiL作比较分析,对重度组入院后第1次光疗前后血清TBiL作比较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7.81%。轻中度组入院血清TBiL278.86±30.37μmol/L,出院时血清TBiL99.32±25.51μ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重度组入院TBiL385.58±24.01μmol/L,第1次光疗后血清TBiL213.75±44.15μmol/L,疗效显著(P〈0.01),出院时血清TBiL153.44±41.23μ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结论:“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适用于绝大多数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光疗可明显降低血清TBiL浓度。  相似文献   

14.
观察新生儿黄疸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舒适度的护理及效果。把124例需要蓝光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62例为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特意给予舒适护理,62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儿分别在蓝光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护理和观察。治疗组患儿情绪稳定,睡眠好,哭闹少,家属满意度高,有效率为98%,对照组患儿有效率为8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在新生儿黄疸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一些舒适护理的措施,患儿舒适度提高,家属满意率高,患儿治疗时间缩短,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一组护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凌云 《今日科技》1999,(6):31-3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之一,本院儿科新生儿室于1990年6月~1998年7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下简称高胆)33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总数的31.4%,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15例,女18例.足月儿30例,早产儿3例.年龄最小在生后1h,最大28天.出生体重1700g~2500g2例,~3000g7例,~4000g18例,>4000g1例,出生体重不详5例.由本院产科转入22例,自门诊收治11例.2.临床表现:33例均有皮肤巩膜黄染,其中肉眼黄疸轻度1例,中度14例,重度18例.黄疸出现日龄<24h2例,~3天17例,~7天9例,>7天1例,4例黄疸出现时间不详.伴随症状中,呕吐7例,拒奶少吃5例,少哭少动5例,哭吵增多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00名正常足月新生儿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高胆红素组;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情况,排便时间及性质等。结果生理性黄疸组排胎便及排粪便时间明显早于高胆红素组;且哺乳次数也明显高于高胆红素组。结论正确的哺乳方法和频繁有效的吸吮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将2015年5月1日~2016年5月31日进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血清胆红素值(155.09±10.12)μmol/L、体重(3.02±0.23) kg和胎便转黄时间(58.34±2.41)h与实验组血清胆红素值(108.54±10.84)μmol/L、体重(3.55±0.49) kg和胎便转黄时间(29.39±2.09)h,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同时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减少护患纠纷有良好意义,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Rh溶血病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由于Rh溶血病黄疸出现旱加深迅速,黄疸程度重,贫血明显,极易引起核黄疸或贫血性心力衰竭,预后极差,因此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凡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同时有贫血者,必须排除本病。应详细询问家族史,产妇既往生产史,进行有关检查,确诊本病要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一经确诊既进行积极治疗,重者换血,同时光疗。 本组Rh溶血病的换血治疗均采用快速同步换血治疗法,可克服传统换血的弊病,传统换血仅用脐静脉一根插管交替抽注;而同步换血则是以脐动脉换出,脐静脉换入,2小时内即可完成,且不需再次换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小管功能损害与α1—M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62例正常新生儿和6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尿α1-m含量测定,以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理性黄疸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无明显影响;(2)高胆对新生儿肾小管功能的损害与血胆红素浓度密切相关,严重高胆对肾小管功能影响较大;(3)高胆对肾小管功能的损害最早可于发病24-48h发生,而以2-7d最为明显,因而测定尿α-M对高胆引起的肾小管损害具有早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黄疸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最为常见的临床问题。黄疸的原因复杂,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文章结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和病理性黄疸的常见病因,从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与区域差异以及藏族群众的生活习惯等方面分析了高海拔地区藏族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