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回归分析法、零频率方法,对竹蓖舟蛾Besaia goddrica(Shaus)在竹林中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竹篱舟蛾幼虫在竹林中的空间格局均为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零频率方法分析表明竹篱舟蛾种群类型为“聚集度零频率制约型”,同时确定了林间调查的理论抽样数和简单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山核桃透翅蛾(Sphecodoptera sheni)幼虫在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方法】采用频次分布法、6种聚集度指标(C、I、K、CA、M*/M、Iδ)、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方程对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大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研究,计算Blackith聚集均数λ,分析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聚集原因。【结果】山核桃透翅蛾幼虫在薄壳山核桃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度随种群密度升高而增大。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聚集是由环境条件和自身特性共同引起的。【结论】建立山核桃透翅蛾幼虫种群的理论抽样表和序贯抽样公式,可为该虫害的抽样调查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1984~1985年在福建省沙县和三明市郊调查了杉梢小卷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用比较频次法和几种聚集度指标进行分布型的测定。结果表明,幼虫和蛹多数样地都符合聚集分布。估计了最适抽样数,比较了五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幼虫和蛹的最佳抽样方法。求得的有虫(蛹)株率与百株虫(蛹)量的回归式,可供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 ,对杉木云毛虫在林间的空间格局进行测定 ,并采用刀切法给出了其估计区间 ;结果表明 ,杉木云毛虫幼虫在林间为聚集分布 ,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  相似文献   

5.
杉木球果麦蛾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较频次法、聚集度指标法、lwao与Taylor的回归分析法,在国内首次对杉木球果麦蛾幼虫和蛹的空间分布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幼虫和蛹均为聚集分布。并用Blakith提出的"聚集均数"法对聚集原因分析表明,幼虫和蛹的聚集均与其栖境有直接关系。生物学特性的作用只能通过种群密度的变化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竹尖胸沫蝉若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竹尖胸沫蝉若虫空间分布型属于负二项分布 ;聚集度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 :若虫是聚集分布 ;经测定M* =1.2 751 1.4 6 86 x,属于聚集分布。并用刀切法对 M* 进行了估计和检验测定为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7.
杨扇舟蛾GV的发病死亡时间,取决于感染龄期和GV的剂量。杨扇舟蛾GV可通过幼虫的病残体及其排泄物,在林间长期保持活性,成为次代杨扇舟蛾幼虫的传染源;自然条件下,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不能经卵传播;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与Bt混用后可迅速降低幼虫取食量,与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单用相比,感病幼虫第5天排粪量仅为单用的1/3-1/2,LT50值最大差3.6天,LT90值最大差6.9天。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测定了锥栗珊毒蛾Lymantria viola Swinhoe幼虫在防治前后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锥栗珊毒蛾幼虫在防治前后在林间分布基本成份是个体群,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文中分析并计算了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列出序贯抽样分析表。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查了杨树直角叶蜂幼虫在"欧美108"林地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杨树直角叶蜂幼虫主要分布于距地面1.3~1.9 m的树冠部分,依据空间分布聚集度指标判断,杨树直角叶蜂幼虫在调查林地中主要是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采用选择性和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昆虫取食危害过的杨树对杨扇舟蛾寄主选择行为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幼虫对虫害处理的叶片表现为忌避行为;取食虫害处理的叶片,使得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效率下降;蛹质量减小;成虫的羽化率降低,产卵量减少。因此,昆虫取食危害能够诱导杨树对杨扇舟蛾产生抗虫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扩散系数、T检验、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聚集强度等7 项指标对岷江上游滇榛、杭子梢和辽东栎3个优势种群在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3 个优势种群在不同恢复群落内都呈较强的聚集分布, 聚集强度和聚集面积都随恢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人工恢复16 年群落具有较高的聚集强度, 自然恢复群落具有较高的聚集面积. 优势种群的格局类型、聚集强度以及分布格局的动态变化都表明有效的恢复措施使群落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和负二项分布的聚集强度等方法,研究了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的沙米种群的分布格局并分析格局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沙米的分布格局属于聚集分布,但其在不同类型地域的聚集强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贵州柏箐喀斯特台原区珙桐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02,20(3):44-47
利用群落和种群研究的常规方法,对贵州喀斯特台原区柏箐自然保护区内珙桐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为珙桐和五裂槭,重要值分别为142.93和61.79。两种群间呈正联结关系,均为集群分布,但五裂槭聚集强度高于珙桐;五裂槭为进展种群而珙桐种群因幼树缺失为衰退种群;群落灌木层树种稀少,物种多样性低于乔木层。导致珙桐种群幼树缺失和灌木层树种稀少的原因是人为经营活动。因此,必须对珙桐群落实行绝对保护。  相似文献   

14.
地震强度指标定义的客观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提出了采用结构地震破损指数为依据,对地震强度指标定义有效性开展客观评价的建议。介绍了目前主要地震强度指标的定义,选择了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7条地震波,利用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进行了地震反应及破损的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探讨研究了结构地震破损与地震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揭示了客观评价地震强度指标定义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盐水实验盐源入口存在初始动量的问题,设计了盐源入口的湍流强化装置。通过计算的方法,确定不同热源强度下的盐源入口尺寸;采用CFD模拟的方法,利用湍流强度和速度均匀性指标来确定湍流强化装置的设计构造,实现盐源注入口小动量和大湍流度的注入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能有效地减小其初始动量问题,提高了盐水实验在模拟热源附近羽流发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玉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即细胞分裂素 6-BA(卞基腺嘌呤 )、ZT(玉米素 )、和生长素IBA、NAA(吲哚丁酸、萘乙酸 )。筛选出最适宜腋芽及丛芽产生的诱导培养基为MS +6-BA 0 5 +IBA 0 3mg·L-1。增殖系数较高的培养基为MS +ZT 4 0 +NAA 2 0mg·L-1。不同细胞分裂素与不同生长素组合使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断层落差与生长指数法对比研究,分析了二者应用的假设条件、应用范围及研究断层活动特征时的优缺点,认为在准确地层对比的基础之上,断层生长指数法要求凹陷内不同部位、各时代的沉积速率一致,断层上下盘没有大的沉积间断,而断层落差法则假设剥蚀区内断层上下盘的被剥蚀厚度保持一致,不必考虑沉积间断。生长指数法、断层落差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于挤压和断陷盆地中研究反转断层和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和活动历史;而断层落差法在分析断陷盆地中的生长断层时更为直观、可靠,尤其是上升盘地层缺失及具有相对升降幅度差的生长断层的活动强度。开展了不同方法对比研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以期更好地探讨研究区的断层演化或活动历史。  相似文献   

19.
闽北天然闽粤栲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对闽北天然闽粤栲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种群的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606,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分大小比数平均值为0.494,各树种大小分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闽粤栲、酸枣、拟赤杨、重阳木、麻栎、榕叶冬青及白花泡桐在胸径上具有优势,鹿角栲、皱叶荚蓬、天仙果及石楠处于劣势;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640,树种的空间隔离程度较大,已形成由不同树种组成的呈较高混交状态的复杂群落.该林分空间结构特征与其所处生境、演替阶段、干扰和各树种生长状况、生物学特性、林分地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