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效地控制须条在牵伸区内滓游纤维的运动,使其变速点分布更为合理,尽可能降低条干不匀率,是牵伸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而对于纤维的运动大部分研究工作除实验分析外,也有一些学者在理论上对变速点的分布和变细曲线的关系作过讨论,但对于变速点的分布形式,尤其是在压力棒牵伸形式下的分布,只作了桌些定性的解释。这里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牵伸区浮游纤维的受力分析,建立了纤维变速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计算机技术,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作了在多种条件下的变速点分布仿真,从得到的直方图和变速点分布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牵伸区中的浮游纤维其变速点分布虽是随机的,但由于工艺参数的影响,呈一定的正偏态或负偏态分布,并进一步分析了摩擦力界、纤维长度、罗拉隔距、牵伸比等多种因素时变速点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牵伸力的大小及稳定是影响牵伸效果的重要因素,反映了牵伸过程的难易程度及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一个合理、准确的牵伸力测量装置是研究牵伸力的前提条件,针对现有并条机多带有上托式压力棒牵伸装置的结构特点,自行研制出一套在线测量牵伸力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称重传感器、数字显示仪、上托式压力棒和电脑终端等部分构成.经变换牵伸倍数的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测试结果更为稳定、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细纱前牵伸区新型上销、下销、附加压力棒隔距块及后区压力棒、皮圈牵伸的纺纱原理及效果.测试分析了细纱前区新型上销、下销及附加压力棒牵伸、细纱后区附加摩擦力界装置与普通牵伸纺纱质量的差异,总结了前后区附加摩擦力界对浮游纤维的控制特点,并分别在JC9.7tex上和JC14.5tex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新型纺纱装置能加强对细纱前区浮游纤维的控制,有利于纺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西德INA-V型牵伸装置进行了后区工艺的最佳配置试验,以探索其总牵伸能力、成纱质量水平和对纺纱品种的适应性.为了阐明牵伸装置后区的结构特点,进行了须条紧密度、变细曲线和粗纱捻度稳定性等特性测试. 试验表明:V型牵伸装置后区采用曲线牵伸,增加后包围弧能提高须条紧密度,缩短非控制区长度,增加粗纱捻度稳定性,从而改善进入前牵伸区须条的结构和均匀度.因此,V型牵伸装置具有下列特点:①后区牵伸倍数不宜过大,但总牵伸能力较大,13特涤/棉精梳纱和14.5特纯棉精梳纱条干CV%值均能达到乌斯特公司1982年条干统计值25%的先进水平且细节的减少尤为明显,适宜于纺针织用纱.②V型牵伸有利于控制纤维运动和扩大适纺纤维范围,即使对整齐度较差或短绒较多的原棉,成纱亦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牵伸力的测定,纤维的受力情况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能被充分地揭示。这帮助我们充分地认识牵伸过程及牵伸装置的详细作用。具有线弹性的肱梁是一根弹簧钢片,在上面贴着的应变片用作牵伸力的传感器,电气讯号通过电阻应变仪放大后用光线示波器记录。实验结果表明:1.在针排牵伸装置中,牵伸力和牵伸倍数的关系曲线(输入麻条支数不变)和罗拉牵伸装置相似,它们没有明显的区别,仅前者的临界牵伸区范围较宽而牵伸力的波动较大;2.牵伸力随着输入麻条重量/米线性地增加;3.前罗拉压力改变对牵仲力影响很小;4.当输入麻条结构较紊乱时,牵伸力较大;5.牵伸力随梳针密度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细纱前牵伸区新型上销、下销及附加压力棒隔距块的纺纱原理及效果。测试分析了细纱前区新型上销、下销及附加压力棒牵伸与普通牵伸纺纱质量的差异,总结了前区附加摩擦力界对浮游纤维的控制特点,并在JC9。7tex上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新型纺纱装置能加强对细纱前区浮游纤维的控制,有利于纺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POY原丝各细分纤维纤度与孔数的对比选择、牵伸温度和网络压空等方面入手,剖析了涤纶牵伸复合丝织物染色疵点的成因及其布面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纺织工程中纱条牵伸的一个数学模型,将纱条牵伸归结为一个非线性的分布时滞系统,进而对模型线性化,将分布时滞系统转化等价的集中时滞系统以达到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进口的纺丝热牵伸机的牵伸轴进行了结构分析与强度计算 ,详细考查了可能引起牵伸轴失效与断裂的因素 :静荷强度、冲扭、急停和疲劳强度等 ,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牵伸轴的断裂主要是由缠丝和冲击引起的 ;同时 ,文章分析结论也为同类型轴的失效、断裂综合分析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细纱机牵伸机构的工作情况,用UG建立细纱机牵伸机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BAQUS对细纱机牵伸机构的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上下皮圈之间静态正压力的分布,为分析和改进牵伸机构工作状况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并为后续的机构设计和校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高速纺卷烧丝POY为原料,经过调节不同的牵伸速度和温度等参数制备了具有10-60%收缩性能的涤纶长丝,测试了高收缩涤纶长丝收缩前后的结晶度和取向度的变化,讨论了收缩温度和时间对纤维收缩的影响,以及高收缩纤维的收缩率和纤维强伸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的工艺研究和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纱条干均匀度与原料中的短纤维含量、牵伸工艺配置、机械设备状态、操作和清洁等因素有关.为了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本文基于系统工程纺纱学理论,从原料选配至细纱的每一道工序优选了工艺参数和纺纱零部件,并通过加强生产管理,进行精细化控制,使纱线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机械制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求教师通过备好制图、布置好制图作业、辅导好制图作业来实现。因此,上好制图课在制图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The mechanism of the staple yarn's drafting waves during roller drafting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It's concluded that the dynamic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greater than the sta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the friction behavior of fibers, and the difference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 stick-slip" motion of fibers which causes the drafting waves during drafting. In this paper,it's expected that when a high frequency undulating wave is imposed on the fiber strand in the drafting zone of roller system, the friction among fibers is dominated by the dynamic friction rather than the static friction, and thus the " stick-slip" motion will be eliminated. As a result, the fiber binding effect causing drafting wav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is hypothesis is verified by an experiment, and it can be applied in developing new spinning drafting device.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画法几何学学术研究的理论价值及服装工程制图的特点,指出了画法几何理论与服装制图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改变我国服装制图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状态的紧迫性,并从几个主要方面对画法几何理论如何进一步深入指导服装制图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the fibre distribution in across-section of a blended yarn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theperfor mance of the yarn. This is particularly so if one ofthe components has specific inherent property of interest .In this paper ,the specific property is fire retardancy (FR)in conex fibre . The objective is establishing the fibredistribution resulting fromvarious input sliver arrangementin friction spinning .The distribution of fibres in blended yarns has beenthes…  相似文献   

17.
单纤维段试验中载荷传递机理的微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纤维段埋入法(SFFM)试验中载荷传递机理的微观力学模型。当纤维/树脂界面所受到的剪切应力超过了界面的粘结剪切强度后,界面将发生脱粘,并且脱粘裂纹将沿着界面扩展。以Weibull模型来模拟纤维轴向拉伸强度的统计分布。讨论了纤维轴向拉伸强度以及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对复合材料各组分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给定复合材料各相的弹性常数和几何参数后,根据不同的纤维轴向拉伸强度以及界面性能(包括界面粘结剪切强度、界面的摩擦系数和基体的径向压力),可以将单纤维段试验中纤维/树脂界面的状态清楚地分为三类:1)完全粘结界面;2)部分粘结界面;3)完全摩擦界面。给出了单纤维段试验过程中界面处于上述三种状态下时,所必须满足的一些条件。最后,还给出了极限纤维段长度的一个合理的定义,并说明该长度是由粘结纤维长度和脱粘纤维段长度所构成。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三维CAD技术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模式研究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东 《科技信息》2010,(23):I0142-I0143
针对工程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二维工程图学习入门难,而学生空间思维训练难以有效进行的难题,适应工程教育的形势,提出了工程图学习与现代三维CAD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如何充分利用三维CAD技术提高工程图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相关的三维建模能力的培养、工程制图生成能力的培养、工程图的识图能力的培养、相关的教学实施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