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是科学决策一个城市是否需要向外扩张的重要依据。目前文献定性研究的多,定量研究不足,特别是对城市建设用地专门系统性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一套评价潜力的等级划分标准和广泛实用的评价方法。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划分了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分级因子,并运用物元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该评价方法通过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质量评定模型,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较完整地反映事物质量的综合水平,同时该方法采用一种新的权重确定方法,不受人的主观影响,反映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高校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成都市主要高校的用地情况为切入点,通过对影响高校土地集约利用和长远发展的功能要素的选取和权重的计算,构建评价模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一种较为合理的客观的评价方法,评价高校土地集约利用情况,并提出了建立"退地"机制、建立土地集约得用责任制和制定扩建审批指标3项促进高校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兰州市3所高校为对象,以遥感影像、城镇地籍调查数据和高校统计信息为来源,运用GIS技术刻画出高校内部的用地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得出系列用地数据,采用FAHP和层次评价方法完成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的土地开发情况较好,集中绿化用地率和附属建筑用地率差异明显;国家管理的高校集约度分值低于省属高校,占地规模较大的高校集约度分值较低;3所高校"土地利用结构"和"高校教育科研产出"目标下的评价指标差异较大,对集约用地评价结果的影响也较大.研究还表明GIS和FAHP在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西宁市为研究对象开展商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通过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评价模型.选择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功能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并对商业用地的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西宁市商业用地集约利用处于适度利用水平;西宁市商业用地绝对规模潜力为348.44 hm2,相对规模潜力为51.92%;经济潜力为21 045.39万元,单位(每平方米)经济游力为4 150.96元.  相似文献   

5.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对指导城市更新规划与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相对于整体评价和专项评价,该类型的评价内容和方法亟待完善﹒本研究以桃江县为例,探讨县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的方法:1)将评价的对象细分为居住用地、商服用地、工业用地、教育用地和其他用地5种类型;2)构建了规划符合度、建设强度和利用效益相结合的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3)依据评价得分将建设用地分为低效利用、中度利用、集约利用和过度利用4种类型﹒结果表明:研究构建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详细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于湖南省桃江县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构建乡镇企业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寻求缓解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过度利用等现实矛盾的途径,实现海龙村乡镇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该村乡镇企业经历了土地的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和过度利用四个阶段;该村乡镇企业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但存在过度利用的风险.研究结论:提出了有助于提高乡镇企业土地利用集约水平的三大措施,即内部调整优化措施、外部拓展优化措施和产业升级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土地集约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功能区——城市中心展开研究.从城市空间角度出发,结合实地调研的国内外50个特大城市中心区矢量数据,以定量研究为依托,从空间形体、结构要素及服务功能3个方面,对建筑、用地和交通等集约利用的3个层面进行解析,构筑了9项评价因子.在此基础上,采用逐项量化对比研究的方式横向展开,建立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以此对国内外典型城市中心区作全面的土地集约利用分析.根据模型评价结果,将中心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分为相应的4种方式,即全面多项集约利用、单项集约利用、均衡集约利用以及局部集约利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城市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从建筑、用地和道路等方面剖析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以2014年为评价时点,南京市中心城区城镇用地规模边界内的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因素评价法对居住、商业等641个功能区进行集约利用状况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ESDA方法研究不同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自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京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表现出以集约利用类型为主,其次为中度利用的特点,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高,工业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最低;中心城区主城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高于仙林、东山和江北副城,总体呈现出由核心区向城市外围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居住、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与空间集聚性,居住功能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相关性较商业、工业、教育功能区更加明显;城市中心多呈高值聚类,应采取结构调整型挖潜方式,通过旧城改造和立体化开发优化土地结构布局,城市边缘呈现低值聚类和少数异常值聚类,应采取内涵管理型挖潜方式,通过加大投入和规划管理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南京市城市建设用地节地效益.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高校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从“投入—结构—产出”三维度视角构建指标体系,以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高校用地作为评价对象,测度省域高校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发现:高校用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不高,在31个样本中平均得分为40.91分,欠集约、非集约类样本占总样本数的68%,树立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规范高校用地管理,促进高校节约集约用地迫在眉睫;高校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明显,东部地区高校用地集约利用度平均得分46.13分,中部地区39.22分,西部地区38.64分,增加地均投入、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地均产出是中西部高校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高校用地结构布局相对更为合理,平均得分52.89分,但用地产出效益平均得分仅有15.21分,制约全国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的因子是地均社会服务效益过低,走内涵挖潜、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专家打分法、文献法、模型法建立了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物元模型对乌鲁木齐市近10年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2005年、2010年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均为中度集中;2015年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为极度集中.物元模型能够成功运用于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2005—2010年间制约乌鲁木齐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单位耕地化肥使用量、单位耕地农药使用量、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工业三废处理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2005—2015年10年的发展期间,乌鲁木齐市土地的低碳利用重视程度正逐渐有所提升,尤其是从2012年成为低碳建设试点城市后,在土地集约利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省巴东县为研究区域,以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巴东县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东县建设用地总体上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但人均城镇用地和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都表现出上升趋势,其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在对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特尔斐法求得权重构建模型,计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根据定量化结果和实际情况,同时根据评价标准认为该园区属于集约利用等级。在此基础上,测算了评价时点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和管理潜力,推算开发区的用地潜力规模和尚可供地年数。分析评价成果为研究确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向、挖潜计划和相关政策建议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县级城市为研究尺度,选取福建省6个经济较发达的县级市为研究区域,从人地关系、经济耗地、用地管理三方面因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集约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晋江市、长乐市、永安市、龙海市、福安市、邵武市.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是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驱动因子,地理区位优势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各指标耦合性效应、指标难以量化等特征对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借助传统数理方法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做出科学评价的难题,构建基于C-O WA算子与物元可拓模型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模型.首先,依据前人研究经验确定了由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C-O WA算子对专家打分情况进行了重新排序,削弱个别极值效应;最后,利用物元可拓模型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日照市工程实例分析,评估了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等级为"中",与项目实际效益相符,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研究表明,基于C-O WA算子与物元可拓法的模型可以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评价,有利于综合效益提升和建筑工业化进程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相关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PSR模型的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渝北区2001-2010年的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渝北区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增幅先速后缓,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②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增幅是有限的,单纯增加投入并不一定提高农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套包括农用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持续状况四方面的评价体系,并用熵值法确定参评指标权重,然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1998~2006年乐山市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乐山市农用地利用的趋势是向更加集约利用的方向发展.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市的农用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观尺度的福州市城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福州市王庄新村和亚峰小区作为评价单元,选取居住容积率、居住建筑净密度、人口毛密度、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度、绿化状况或绿地率等5个评价指标,根据已有的资料确定本研究评价标准,采用极限条件法,开展福州市居住用地集约利用中观评价.评价结果为王庄新村属于适度等级集约利用水平,亚峰小区属于过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及驱动机制、模拟用地扩张,对了解区域未来用地状况、科学合理编制城乡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选取3期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决策向导的元胞自动机和马尔科夫链(CA-Markov)的综合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过去6年间研究区的用地类型时空转化特征进行分析,模拟研究区用地状况并采用多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检验,利用经过验证的限制条件和因子模拟研究区未来的用地格局.结果显示:基于决策向导的CA-Markov模型对模拟城镇用地扩张具有可靠性,模拟精度可达80.62%;研究区未来建设用地将继续大幅扩张,调整现有规划增加建设用地以及提高当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方能满足进一步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集约利用模型的构建与分析,以宜春市为例,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996-1999年,宜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处于快速上升的状态;1999-2002年,宜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处于相对平稳状态稳步上升;2002-2005年,宜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稳步上升;2005-2006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属于短暂下降;2006-2008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呈现持续快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探讨适合于城镇用地特点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以宁夏平罗县城为例,首先参照《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从功能区尺度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集约利用评价,然后从评价尺度、评价指标2个方面加以改进.结果表明,对于《规程》推荐的评价指标体系,宗地尺度的评价结果优于功能区尺度的评价结果;对于宗地评价尺度,新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优于《规程》推荐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宜采用宗地单元和本文建立的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