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隐蔽油气圈闭场源信息靶中灰色BP网络标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油气圈闭激发的场源信息视为灰色信息,通过综合关联滤波方法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灰色优化处理,以突出隐蔽油气圈闭异常,实现隐蔽油气圈产范围、形态、靶中的定位预测,提出了一种耦合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灰色BP网络方法,实现灰色BP网络滚动训练预测靶位聚集,用该法进行隐蔽油气圈闭靶中标定,可有效克服“矛盾”样本带来的不适性问题,并提高油气圈闭识别经和定位预测的智能性、合理性与准确性程度,在TK测区提取的3个圈闭上进行了“靶中”定位预测,并对测区已出高产油气流的沙四井油气圈闭进行靶中标定,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将油气圈闭激发的场源信息视为灰色信息 ,通过综合关联滤波方法对提取的信息进行灰色优化处理 ,以突出隐蔽油气圈闭异常 ,实现隐蔽油气圈闭范围、形态、靶中的定位预测 .提出了一种耦合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灰色 BP网络方法 ,实现灰色 BP网络滚动训练预测靶位聚焦 .用该法进行隐蔽油气圈闭靶中标定 ,可有效克服“矛盾”样本带来的不适定性问题 ,并提高油气圈闭识别率和定位预测的智能性、合理性与准确性程度 .在 TK测区提取的 3个圈闭上进行了“靶中”定位预测 ,并对测区已出高产油气流的沙四井油气圈闭进行靶中标定 ,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九五”以来东濮凹陷新增探明储量恢复性增长的成功经验和关键技术 ,应用圈闭法对东濮凹陷滚动勘探开发效果及潜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东濮凹陷滚动勘探开发的潜力还很大 ,剩余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 ,尤以沙三段断块型和岩性型圈闭最突出 ,剩余石油资源量为 5 .38× 10 8t,天然气为 10 74× 10 8m3 ,分别占全凹陷剩余油气资源量的 74 .8%和 5 8.4 %。平面上 ,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布在前梨园洼陷西侧、文留东部及卫城与濮城结合部的环洼带 ;纵向上 ,石油剩余资源分布在 2 0 0 0~ 4 0 0 0m深度内 ,而天然气剩余资源则主要分布在 35 0 0m以下的深层中  相似文献   

4.
重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中的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重油含水率测量系统中,根据水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重油的介电常数,因而两者所呈现的射频阻抗特性不同的原理,可使用射频电容传感器.但在测试过程中发现传感器的输出除受水分这1个参量的影响外,还受温度的影响,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和测量精度.为此,探讨了对传感器输入、输出信息进行融合处理的方法,以提高目标参量的测量精度和测量系统的温度稳定性.2个传感器所输出的信息融合方法有多种,作者采用了曲面拟合法.实验结果表明未进行信息融合前,传感器的零位温度系数αs0=4.01×10-3/℃,在水分标定值为3%,8%和10%时,传感器的灵敏温度系数αs3,αs8,αs10分别为3.56×10-3,3.53×10-3和3.30×10-3/℃;进行信息融合后,传感器的等效温度系数αs0,αs3,αs8和αs10分别为1.06×10-3,2.43×10-3,8.66×10-4和8.50×10-4/℃,与未融合处理前相比,温度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测量精度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在聚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及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聚L_天冬氨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 ,该修饰电极对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有显著的催化作用 ,使电极反应过程的可逆性变好 ,峰电流明显增大。采用差示脉冲伏安法对多巴胺进行定量分析 ,线性范围为 1 0× 10 - 7~ 1 0× 10 - 4 mol L ,检出限为 5 0× 10 - 8mol L。该聚合物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能有效地排除抗坏血酸对测定的影响 ,用于合成样品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辽河盆地烃源岩的埋藏史、热演化史的准三维 ( X,Y和纵向的地质层段 ,加时间 )模拟 ,采用热模拟实验生烃率法建立了辽河盆地烃源岩的生烃史准三维计算模型 ,计算了不同层段在不同时期的生烃强度与生烃量 .在计算辽河盆地生烃量的同时 ,亦对资源量进行了估算 .模拟结果表明 :辽河盆地生油量为 70 0 .8× 1 0 8t,生气量为 5 9.6× 1 0 11m3 ;在 35 0 0 m以下生油量为 341 .3×1 0 8t,生气量为 1 8.8× 1 0 11m3 .西部凹陷的生烃量最多 ,东部凹陷的生烃量次之 ,大民屯凹陷面积最小 ,但有很好的生盖条件 ,其生气量与东部凹陷相当 .根据排聚系数估算出辽河盆地天然气资源量为 1 439.87× 1 0 8m3 .  相似文献   

7.
1999年 8月 ,美国 CELO实验组在对 1 .9× 1 0 7个 B介子衰变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给出了对 4个B→ Kη(′) 衰变道衰变分枝比的新实验测量结果 :B( B → K η′) =( 80 10-9± 7)× 1 0 -6B( B0→ K0η′) =( 88 18-16± 9)× 1 0 -6( 1 )B( B→ K η) <6.9× 1 0 -6B( B0→ K0η) <9.3× 1 0 -6( 2 )在所考虑的参数空间范围内 ,对 B → K η和 B0 → K0 η衰变道 ,采用次领头阶对数近似 ( N LO)有效哈密顿和因子化方法的标准理论预言值分别为 ( 3- 6)× 1 0 -6和 ( 2 - 5)× 1 0 -6,与 ( 2 )式所示 CLEO实验上限值符…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甲苯萃取含重金属渣油回收有机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半连续萃取装置上 ,对 Veba联合裂解工艺中得到的渣油 VCC-R(含镍 393× 1 0 - 6 ,钒2 31 0× 1 0 - 6 )用甲苯进行萃取 ,以除去渣油中的重金属 .实验采用非等温技术 ,研究了温度、压力和溶剂类型等对萃取的影响 .结果表明 ,VCC-R的回收率在 64%~ 69% ( daf) ;萃取物主要在1 0 0~ 350℃得到 ,其中镍和钒的质量分数小于 6× 1 0 - 6 ,表明 98%和 99%的镍和钒已除去 .萃取残渣集中了 VCC-R中的重金属和灰分 ,有很低的氢含量、质量分数大于 1 0 0 0× 1 0 - 6 的镍和大于 60 0 0× 1 0 - 6的钒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硅和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硅钼杂多酸和磷钼杂多酸能直接氧化Luminol产生化学发光 ,但两种杂多酸在相同条件时的形成速率有明显差异的特性 ,采用流动注射示差动力学分析技术 ,在硅、磷共存时 ,不经分离 ,实现对合成水样中硅和磷的同时测定 .该法测定硅、磷的检出限分别为 3 2× 1 0 -8g/mL和 6 0× 1 0 -8g/mL ;线性范围为 1 0× 1 0 -7~ 1 0× 1 0 -5g/mL和 2 0× 1 0 -7~ 8 0× 1 0 -6g/mL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8%和 3.6% .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的油气勘探过程中,圈闭评价都是多样本的,能获取的资料有限,再加上各种地质条件的复杂性,造成圈闭的地质评价成为不确定的评价模型。在深入分析圈闭含油气性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给出了构造圈闭含油气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不仅可以综合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而且还可以通过关联度给出评价结果的可靠程度。通过介绍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圈闭评价中的基本思想及评价方法,并应用实例,有效解决了勘探程度较低地区的圈闭优选问题,缩短了勘探周期,取得了较好的解释评价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所需数据量小,运算较为简便,是油气勘探构造圈闭评价方法应用技术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球化学及盆地模拟领域中先进的技术与研究方法,以盆地演化和流体输导格架为成藏背景,从有效烃源岩及其生排烃历史出发,以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为核心,探讨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隐蔽油气藏的成藏机理.研究表明,油气藏主要以昌吉凹陷二叠系和四棵树凹陷侏罗系油气2期充注混源而成,油气分别以早期净浮力、晚期强超压为驱动机制,以不整合/区域性砂体、构造断裂为优势运移通道构成2源2期充注、阶梯式输导、地层/岩性型聚集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田后续高效井的部署难题,在精细构造成图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圈闭的识别和分类,通过海量钻井资料统计分析油气富集规律,重新落实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的构造圈闭类型可分为背斜圈闭、断背斜圈闭及与走滑断裂相关的断裂圈闭共3大类6小类;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连通性,油、气、水的分布宏观上和微观上符合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构造圈闭是油气最富集的区域,是高效井集中分布区,油气藏富集模式可分为圈闭内富集型、斜坡全充注型、斜坡半充注型和斜坡全漏失型四种,其中斜坡全充注型和圈闭内富集型是钻探获高效井最有利的地质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西南缘陡坡与青城凸起过渡地区的高青油气田为例,分析了凹陷与凸起边缘地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研究区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尤以地层圈闭油气藏发育为特征。除砂岩油气藏外,还存在大量火成岩油气藏。不同构造单元的成藏机制、油气藏类型及油气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差异,油气主要沿凹陷与凸起之间的高青大断裂富集,呈条带状分布;而远离大断裂,油气的富集程度急剧变差。研究区的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在渤海湾盆地凹陷边缘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云模型是在传统模糊数学和概率统计的基础上提出的定性、定量转换模型。为了建立油气藏与圈闭面积、圈闭闭合幅度、油气运移通道、地层孔隙度、烃源生油与圈闭形成时间、空间匹配性等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传统的多域信息评价方法多采用因素硬化值构建定性定量关系模型,这很大程度受制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结合云模型和灰关联分析,考虑油气圈闭评价因素的模糊性、随机性和小样本不确定性,实现圈闭多域信息的定性与定量间的转换,提出了一种油气圈闭多域信息评价新方法。对中国西北顺托果勒某地区提取的圈闭进行评价,分别划分出了Ⅰ、Ⅱ和Ⅲ类圈闭,其中Ⅰ类圈闭占圈闭总数的37.5%;Ⅱ类圈闭占圈闭总数的37.5%;Ⅲ类圈闭占圈闭总数的25%,与实际开发评价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台九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研究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附近高砂地比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范围;局部正向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砂岩厚度控制油气纵向聚集层位。油气成藏模式为:下部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油源断裂向上输导运移,在姚二三段盖层的遮挡下,向葡萄花油层两侧砂体大于20%的地层发生侧向分流运移,最终在油源断裂附近的正向构造内的断层遮挡、断鼻、断层-岩性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北部于奇地区东河砂岩油气成藏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河砂岩是塔里木盆地勘探热点之一.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储层预测、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了于奇地区东河砂岩油源条件、储集条件、保存与储盖组合、圈闭条件、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过程.结果表明,区内油源主要来自阿克库勒凸起南部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油源较充足,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储集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为中等容积、中等渗透性能储层,有利的储层分布区位于于奇东部地区的东南一带;储盖组合为下储上盖式,盖层封盖能力好;圈闭类型主要为非构造圈闭,至少发生了一次油气注入成藏期即喜山早期.提出今后勘探应突破传统的构造圈闭的束缚,坚持以寻找多类型圈闭特别是地层圈闭为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对洪浩尔舒特凹陷东次洼海流特构造群腾二段的勘探中 ,利用储层预测、作波阻抗剖面、拉任意线作精细构造图等先进的勘探技术 ,对腾二段油藏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 :该区油气资源较丰富 ,腾一段为主要油源层 ;反转构造活动强烈 ,断裂及褶皱发育 ;主构造区发育物性较好的储层 ,形成了有利的圈闭 ;油气与圈闭条件的有机配合形成了油藏 ,指明了今后的勘探方向 .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油气化探评价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仓的油气化探评价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分析了模型实现中的GIS数据仓模型构建、多源异构的大量地学数据集成及基于数据仓的多维度地学信息联机分析处理(OLAP)分析的综合评价技术等关键问题。利用该模型对渤海试验区东、西两个区块的苯和甲苯等化探数据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验区东区以天然气为主,有少量油;西区主要产油,伴生天然气。这与实际钻井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所提出的评价模型以及模型构建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对油气化探异常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术类药材的谱系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来源于11个产地的术类药材用水蒸汽蒸馏,再用乙醚萃取得挥发油。采用高分辨气相色谱仪(一阶程序升温法)对挥发油样品进行色谱分析,以不同保留时间下色谱峰的面积表征样品组分的质量分数。通过计算机两两样品间平方欧氏距离,根据平均距离法原理进行术类药材的谱系聚类分析,划分术属药材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