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叙述了国内外无铅易切削黄铜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对以其他更环保的元素替代铅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从切削性、力学性能、热锻性和耐腐蚀性能方面总结了新型易切削黄铜的优缺点。对当前已经应用的无铅黄铜,特别是铋黄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铋黄铜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无铅易切削铋锑黄铜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熔铸、挤压的方法生产出以Bi和Sb代铅的环保型易切削黄铜棒材.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易切削黄铜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并对其力学、脱锌和切削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的Bi和Sb主要以单质或化合物方式存在于无铅黄铜的相内和相界处,Bi以单质颗粒存在于相界处,Sb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于相内,这对提高合金切削性能有利;添加Bi和Sb黄铜的抗拉强度为478.9 MPa,伸长率为15.1%,断面收缩率为29.3%,屈服强度大约为295 MPa;添加Bi和Sb黄铜的切削性能比HPb59-1铅黄铜的优,合金的脱锌腐蚀性能良好,脱锌层厚度约为323μm.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铸法获得65Cu-3Si-0.1P和65Cu-1Si-0.1P两种新型无铅黄铜,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物相分析,通过腐蚀试验、拉伸试验、切削试验评价其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同时加入Si、P元素后合金中产生大量细小硬质点,可以起到类似铅黄铜中铅质点的作用,从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Si和P的加入亦可大大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前研究以铋代铅生产环境友好无铅黄铜较为常见.系统地描述了无铅铋黄铜的发展背景和国内外研究开发动态,分别介绍了铋黄铜合金成分优化、组织结构及冷热加工性能对其切削性能、耐脱锌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并对将来开发、应用环境友好无铅黄铜存在的问题及研发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灰色理论的C3602铅黄铜退火硬度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C3602铅黄铜退火后硬度预测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在25℃-500℃退火温度范围内,预测值与实测值呈现出较高的吻合性,其相对误差在0.99%-2.27%范围之间,C3602铅黄铜冷加工后软化温度为400℃。研究表明灰色理论用于C3602铅黄铜性能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我国无铅易切削黄铜材料研发的现状和取得的进展.重点对国内外无铅易切削黄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铋黄铜、硅铋黄铜是替代铅黄铜的主要材料.澄清了无铅易切削黄铜研发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对无铅易切削材料的后续发展提出了思考.无铅易切削材料的加速研发与推广应用是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又一次机遇.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目前国内外铅黄铜除Pb工艺的现状,在分析复合分离法除Pb的理论基础上得出了Ca元素除Pb的可行性.归纳总结了Si-Ca及Mg-Ca除Pb剂对除Pb效果的影响及对除Pb后合金性能的影响.Si-Ca除Pb剂除Pb后,黄铜熔体中的Pb脱除率达到83%,但除Pb后黄铜基体中Si含量超标;Mg-Ca除Pb剂除Pb后,黄铜熔体中的Pb脱除率达到77.3%,基体中添加的Mg与Cu形成Cu2Mg金属间化合物,在切削过程中起到与游离Pb相似的润滑、断屑作用,从而实现铅黄铜的脱Pb及再生环保易切削黄铜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回火温度、冷却条件下C3604铅黄铜的组织性能研究,为生产提供了热处理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冷却速度越快,β相越多、越大;反之,β相越少、越细小,Pb分布也越均匀、弥散;500℃回火,晶粒长大较多,抗拉强度和硬度急剧下降;400℃以下回火,晶粒长大不明显,抗拉强度和硬度下降很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滑动速度、正压力、润滑油牌号等对黄铜在润滑状态下摩擦系数的影响,指出目前常用设计手册所推荐的摩擦系数的局限性,认为组成运动副的零件的材料不宜都采用黄铜,以及在回转运动副中黄铜不宜作为被包容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据不完全统计,年代为明以前且经过科学鉴定的黄铜制品共17件。随着明代将黄铜应用于铸造钱币及炼锌术的产生,黄铜制品的数量增多。中国古代黄铜冶炼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铜锌共生矿合炼,炉甘石点化纯铜,及纯铜与单质锌合炼。  相似文献   

11.
黄铜带以其本身的特点而深受用户青睐,但黄铜带产品在长时间的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色、腐蚀等现象,影响材料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普通黄铜带为基础,通过添加第三种元素(Sn)来改变金相组织结构,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高精度电辅助拉伸系统上进行了一系列H70黄铜合金板材拉伸试验,探讨了脉冲电流持续时间和温度峰值对黄铜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试验前后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脉冲持续时间越长,单次脉冲电流产生的峰值温度越高,H70黄铜合金的抗拉强度越低.在相同预应变下,脉冲电流产生的温度峰值越高,应力回复值下降越明显.当峰值温度高于600℃时,应力回复值接近于初始屈服强度.变形过程引入脉冲电流使黄铜发生明显再结晶,靠近断裂区域,晶粒长大明显,并出现铸态细小等轴晶和粗大枝晶.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0.1 mol/L硼砂溶液中pH对黄铜循环伏安行为及吡咯在黄铜电极表面电聚合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线光谱(FT-IR)对聚吡咯(PPy)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较高或较低的pH均使黄铜电极初始活性溶解的电位下降,在pH为9、10、11、12时,黄铜电极初始溶解电位增大至0.9 V左右,表面可生成一层钝化膜.在此条件下吡咯可以在黄铜电极表面发生电聚合,形成致密的聚吡咯膜.SEM显示电聚合后黄铜表面形成一层平整致密的薄膜.FT-IR证实了吡咯在黄铜表面的电聚合,并且硼酸盐掺杂进入PPy膜中.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静态失重法,分别研究了在5%硝酸、10%盐酸以及10%硫酸介质中丙炔醇对黄铜和紫铜的缓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酸性介质中,丙炔醇对黄铜和紫铜的缓蚀率都是呈现先增加而后稍微有些降低的趋势。在5%硝酸中,当丙炔醇的添加量为3.0‰时,对黄铜的最大缓蚀率为99.5%,对紫铜的最大缓蚀率为94.2%。在10%盐酸中,当丙炔醇的添加量为3.5‰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均达到85%以上。在10%硫酸中,当丙炔醇添加量为3.5‰时,对黄铜的最大缓蚀率为80.1%。当缓蚀剂添加量为4.0‰时,对紫铜的最大缓蚀率为78.9%。黄铜在三种酸液中的Tafel曲线也表明丙炔醇的加入可以抑制酸液对黄铜材质的腐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气焊和氩弧焊黄铜焊接接头的抗裂性能。试验分析了黄铜焊接接头的相变和组织形态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钎焊的基本原理,以黄铜作为钎料,在加热炉中实现A3钢与A3钢的连接,且对不同规范参数下得到的钎焊接头进行了性能测试,找出了使用黄铜作钎料,A3钢纤焊接头的综合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是,钎焊温度为930-950℃;钎焊时间为5-8min;钎焊间为0.08-0.1mm,从而为黄铜作钎料进行低碳钢焊接的钎焊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黄铜制件的精密抛光趋向于电解抛光.本文介绍一种新型黄铜电解抛光液配方.该配方有无毒、光洁度高、节能等优点,在工业化生产中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46500黄铜显微组织及其抗脱锌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46500黄铜挤压坯为α+β两相组织,经高温退火处理后,组织中β相向α相转变,在480℃时,固溶度达到极值,且β相由网状结构向等轴状转变;C46500黄铜经480℃+6 h退火处理后,具有良好的抗脱锌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市政再生水的微生物金属腐蚀行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政再生水的有机物、氮、磷和微生物含量均高于地表水,采用其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源后,微生物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亟待研究.为此,针对市政再生水作为补充水源的循环冷却水,采用实际水质,以微生物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分析、腐蚀挂片实验和电镜扫描方法,对比分析了常规循环水与灭菌循环水中不锈钢、黄铜和碳钢的3种拟合电阻(溶液电阻、生物膜电阻和极化电阻)、腐蚀电流、腐蚀电位以及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循环水中的微生物均在不同程度上加剧了3种金属的腐蚀,其中微生物对不锈钢腐蚀的影响最大,碳钢次之,黄铜最小.微生物对不锈钢、黄铜和碳钢腐蚀行为变化规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微生物没有改变不锈钢和碳钢腐蚀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但却对黄铜的腐蚀规律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待处理工件的成分影响光亮退火工艺的选择,主要探讨有很高表面光洁度要求的黄铜材质工件在去应力退火时光亮退火工艺的使用,对黄铜光亮退火的保护气氛、退火温度等作了分析,实验表明退火后的原料表面光亮度好,机械性能和晶粒度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