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陈崇凯  刘淼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1):24-29,34
文章以新发现的中华民国时期国家预算西藏省岁入岁出等报表为依据,结合民国历史档案,分析总结了民国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投入的种类、数量和性质,同时论述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发展金融货币、交通、贸易的支持和管理措施,坚持维护了中央对西藏的主权,从一个侧面批驳了国外敌对势力和藏独集团编造的“民国西藏独立”谬论。  相似文献   

2.
在民国初期,西藏地方和中央的关系处于多事之秋,在这种情况下,西藏在内地供职的佛教僧人的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成为双方保持联系的重要桥梁和渠道。民国时期曾经在北京、南京供职并来往于拉萨与北京、南京之间的贡觉仲尼,是这些僧人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和突出代表。在一些民国藏事档案中留下了一些关于他的活动的记载,解读这些档案,对于认识及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清朝时期的西藏社会体育活动,认为清朝中央政府在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治理和促进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社会掀起习武练功热潮,极大地促进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西藏问题"与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因素,西藏问题成了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问题.边界冲突是中印关系的直接表现形式,印度对西藏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则成为中印关系的症结所在.文章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了"西藏问题"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以期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百年语文教科书中,西藏题材课文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课文对西藏的书写经历了从描述西藏地理风物到展现西藏特色文化,从提醒国家边防安全到关注边疆经济文化发展的演变历程。语文教科书是青少年学生的重要读物,西藏题材课文成为他们了解西藏、熟悉边疆的重要媒介,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素材。西藏题材课文生动形象地让全国的中小学生认识到: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的安全稳定,关心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非常重视新西藏的开发。多年来,国家采取了诸如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规划等形式多样的开发模式。当前,西藏已经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层次多样、规模不一、前后有序、彼此渗透的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7.
南京是明代前期和民国国民政府时期的首都,遗留了灵谷寺、鸡鸣寺、蒙藏委员会等一批涉藏文物。南京涉藏文物古迹,记载了明王朝对藏区"多封众建"和国民政府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它们与大量涉藏档案资料一道,是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行使主权,西藏地方与内地密切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8.
西藏文物见证汉藏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智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1):95-101
西藏大量的历史古迹和文物之中,承载着内容丰富的汉藏文化交流的信息,它们不仅仅是汉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也是历代中央政府多层面地对西藏地方施政和主权管理的具体体现。关注和研究这类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在治理西藏的过程中,根据西藏局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清朝末年,54名驻藏大臣在如何反对外国侵略的问题上,由于清朝中央政府确定的对外“妥协退让”的政治策略,使驻藏大臣在执行中央“妥协退让”政策上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坚决抗英出现了严重裂痕,这不仅给英、俄帝国主义挑拨离间,培养民族分裂势力提供了历史契机,而且也使坚决抵制外国侵略的西藏地方政府一度产生过向外寻求政治依靠的倾向。后来,由于清朝中央政府为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挽救危局,让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了一系列近代化改革,这种改革又影响和威胁到达赖喇嘛的统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驻藏大臣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民族分裂方面,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入侵的角度入手,分析和阐述清末驻藏大臣对近代西藏政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藏文白话报》作为蒙藏事务局主办的三种白话报之一,宣扬“五族共和”理念;以多种形式发布国家的大政方针及中央政府的对藏政策;关注涉藏机构的变革,及时传达涉藏信息。研究《藏文白话报》与中国西藏的关系,可以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民国时期西藏社会的变迁,也可为批驳“西藏独立”论提供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1.
西藏的近现代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清朝中央政府为挽救西藏首先发起了近代化改革,接着以十三世达赖喇嘛和龙夏以及西藏革命党进行的近代化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仅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取得了民族解放,而且还摧毁了黑暗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西藏一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成就。总结和评述这一历史过程和经验教训,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刘曼卿少年求学、主动入藏宣传抗日的过程,述其事迹著述,议其功德精神,展现了她为西藏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所作的特殊贡献。并力图通过深入探讨这位不为世人所关注的人物及其史实,分析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的态度、对中央政策的反应及其原因,使人们对民国时期西藏地方与中央关系的演变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有关人权问题的报告中,中国西藏的语言、文化、宗教、环境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近来,“藏独”分子和少数西方政客又在捏造和炒作。事实上,60余年来,中央政府致力于在西藏建立现代教育体系,藏语的保护远胜于世界上其它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充分尊重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保护宗教文化遗产,传承藏族文化;在大力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西藏地区生态的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实现了西藏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加巩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西藏之所以屡屡成为话题,这既有民族国家理念的差异.也有不了解西藏实际情况所导致的误读、误解,更有“藏独”和一些西方政客别有用心的歪曲。驳斥这些歪曲和误解,还世界以真相.可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4.
从"流浪商人"到噶厦政府的"商上"--邦达·尼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6年7月,赵尔丰首任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任大臣期间,将康区土司和呼图克图的统治权收归清中央政府,并接管当地军政事务,也办理了许多民事纠纷。判定偿杀“邦达昌”三人,就在此时出台。幸免遇难的邦达·尼江,为了生存、为了家族的复兴,离开了家乡,成为一名流浪商人。往返云南德庆与西藏芒康之间做生意,使邦达·尼江成了一名很小的“聪巴”,靠自己的劳动和汗水积攒了不少的财富。随着印度、西藏和云南跨国、跨地区商埠的开通,邦达·尼江开始在拉萨、噶伦堡和加尔各答建立了“邦达昌”商号。从此,该家族在西藏的政治、经济社会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成为西藏第一位以经商获得贵族地位的家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分析西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历史过程以及战略观点,未来西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应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注重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涵、战略目标、实施基础、优先重点建设领域以及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应采取的不同发展模式,为中央政府及西藏地方政府确立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1951年5月23日与中央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以来,经过60年的风风雨雨,西藏已由一个政教合一的、落后封闭的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步发展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文章以1989年、2008年为时间节点,分三个阶段,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视角出发,就西藏和平解放60年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历史梳理与学理分析,以深化认识西藏经济社会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发展规律.进而助推西藏跨越式发展与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7.
英帝国主义1888年和1904年发动的两次武装侵略西藏的战争,遭到了西藏人民的英勇抵抗,表现出西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西藏,顽强拼搏,不怕牺牲,不怕吃苦,积极进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对于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伟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西藏在社会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社会矛盾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矛盾的性质和结构也有所变化。正确认识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对存在于西藏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不同性质的矛盾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并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西藏,协调和处理新时期西藏社会矛盾,对于推进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情况总体较好,说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藏青年人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从知识水平来说,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主要偏重于浅层次的感性认识阶段,缺少理性层面的理解。应该发挥西藏大学生的本土优势,在西藏高校中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整合各种资源,积极提升西藏大学生对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水平,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20.
由于诸多历史资料的相继问世,“西藏革命党”事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在广泛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宠臣、爱国人士坚塞·土登贡培参与“西藏革命党”的情况以及“西藏革命党”的主张、组建背景、与国民党的关系、主要活动、如何被取缔等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