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为了推广健康建筑,保障人类健康的生活环境,在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的标准背景下,健康建筑的标准制订被提上日程。通过对各国健康建筑标准的内容介绍及健康建筑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合理的健康建筑标准评价体系内容:有利于人体健康,优良空气质量以及照明、声学和美学特性的室内健康环境,兼顾精神健康、社会环境公平、行为方式引导的健康空间。此评价体系是在绿色建筑、生态建筑之后更进一步的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2.
旅客机座舱空气质量关系到机组成员和乘客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座舱内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空气质量与地面建筑环境不同。针对旅客机的座舱环境,提出了基于纳米光催化的新型座舱空气净化系统;与传统的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复合净化装置相比,纳米光催化装置全寿命期费用非常低,不仅能控制座舱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还能净化座舱内的微生物,有助于旅客机环境控制系统减小新风量,节省能耗,降低飞机成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从无到有,再到引入C-ECAP评价体系,标志着我国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工作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C-ECAP主要对汽车产品的健康、节能、环保3方面进行量化的等级评价,车内空气质量通过量化的等级评价后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出各个厂家之间汽车的水平及差异,助推了汽车企业对车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升汽车销量及品牌的影响力,为消费者带来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寝室里,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该文利用模糊理论对寝室空气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一套寝室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设计一种自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系统,对主要异味进行实时测定并向寝室学生反馈空气质量状况,对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给予报警提示,帮助他们及时改善室内环境,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汽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的车内空气质量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各种有害气体传感器来检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通过CPU控制模块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液晶屏显示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机电执行模块的通风方式,实现车内外空气流通的智能控制,从而有效消除车内空气污染,改进车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数据,2007年厦门市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105天,良的天数为258天.轻微污染的天数为2天。总体上来看,与2006年相比(空气质量优的天数为111天,良的天数为248天.轻微污染的天数为6天),2007年厦门市空气污染程度基本不变。虽然空气质量的优良率有所上升.从2006年的98.36%提高到2007年的99.45%.轻微污染天数也减少了4天,  相似文献   

7.
研究架空建筑设计对街道峡谷内气流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规律的影响。考虑了4种不同街谷高宽比(H/W)和3种架空建筑类型,利用经风洞实验验证的CFD数值模型对上述街谷内流动与污染物扩散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架空街谷中,H/W的增大不利于街谷内污染物扩散。与无架空街谷相比,架空结构显著改善了街谷内的空气质量。两侧建筑架空结构比单侧建筑架空结构更有利于街谷内污染物扩散,上游建筑架空结构对街谷内污染物的稀释作用优于下游建筑架空结构。当两侧建筑架空时,街谷内污染物可降低90%以上。架空结构显著增强了街谷近地面的气流流速,改善了街谷内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丁萌 《世界博览》2011,(22):66-68
早晨,PM2.5浓度:23;PM2.5空气质量指数:69;空气质量等级:中等(Moderate)。 2011年11月9日早上9时刚过。妮基·纽博尔德(Nicola Newbold)就将这一系列空气质量数据提交给英国哈罗公学北京分校的校体育部,为他们每天的体育课程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济南、淄博、泰安、济宁4市2005~2012年空气质量日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4市空气污染指数(API)月、季节变化特征与年变化趋势、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等级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泰安空气质量总体优于淄博、济宁和济南,济南空气质量最差;(2)4城市具有明显相似的APl月、季节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7,8月份APl月均值相对较低,1,2,11,12月份APl月均值相对较高;API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空气质量最好,其API季节均值最低;(3)泰安、济宁APl年均值呈上升趋势,说明空气质量在逐渐恶化;济南APl年均值整体下降,空气质量改善;淄博APl年均值呈现倒u型变化,其年际变化最大;(4)4城市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人颗粒,在8年时间序列中所占比例均达78%以上,次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主要出现在冬季.  相似文献   

10.
厦门,临海凭风,风光秀丽,她的美丽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厦门市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机动车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不断加重,汽车污染对城市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汽车尾气这一“看不见的污染”。正在悄悄威胁着厦门这座随处“看得见美丽”的城市。加大力度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群健康.促进厦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已是当务之急。综观国内和国际的城市建设和治理经验.推行简易工况法.改进汽车尾气检测工作.无疑是合宜之举。  相似文献   

11.
面向辽宁南部地区农村住宅,对住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冬季室内热环境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提出基于自然室温的农村住宅优化设计方法,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围护结构各参数、平面布局、住宅体型对室内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向窗墙比是影响室内温度的主要因素,南向窗户尺寸是农村住宅优化设计的重点.依据获得的各参数最佳组合,提出一套适用于辽宁南部地区的优化住宅,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自然资源在改善室内热湿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重庆市的太阳能、风力、水、土壤能量等可再生能源的统计整理,结合重庆的地理、气候特征,分析了重庆地区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建筑室内热湿状况改善的潜力,结合建筑选址、建筑构造设计,根据计算模拟,简要分析了重庆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室内热湿环境舒适性的技术手段和拟采用的建筑形式、系统形式以及选用原则,为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建筑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室内覆盖系统原理和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室内覆盖系统的信号覆盖方式和传播模型,并对GSM和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GSM&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一种设计方案,对方案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满足了3G网络对室内信号覆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纺织品介入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为美化环境、营造气氛、表现个性风格所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室内纺织品设计诸因素的协调性。从室内纺织品的消费趋向、图案造型、色彩搭配、表现形式等方面探讨了室内纺织品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西安市高层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高层住宅建筑进行了夏季热环境测试,测试结果反映了西安市夏季的气候特征以及高层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高层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西安市高层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为例,对某大学设计并建造的气凝胶住宅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模拟,对建筑建成之后的室内温度及照度进行实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气凝胶玻璃外围护结构比采用木格构外围护结构的建筑能耗低26.06%,但应该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采用气凝胶玻璃外围护结构的室内天然光照度大于300 lx,满足相关设计要求.针对此建筑因采用气凝胶玻璃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气凝胶玻璃的推广应用以及太阳能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通透式庭院建筑和行列式建筑冬季室内温湿度的逐时测量,比较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建筑室内热环境.分析通透式庭院建筑对太阳能的利用程度及其与行列式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差异.实测数据表明,由于通透式庭院建筑自然通风量较大,弱化了太阳辐射对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效果,但主要表现在对南向房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福建土楼优秀的生态特性,深入研究其室内热环境,土楼民居内部的风环境模拟测试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步骤.依据福建圆形土楼民居的当地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环境,提取其典型建筑类型的空间原型,利用PHOENICE分析软件,对在封闭和开敞两种状态下圆形土楼民居内部院落的风环境状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内院空间的通风性能.结果表明:封闭状态下的内院风环境较为稳定,开敞状态下的内院空间通风状况良好,为营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提供了适宜条件;福建土楼民居应合理利用自然通风的各种技术措施,适当加入导风板、兜风结构设计等改造设计,实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筑热过程的随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热过程是室外气象和室内热源等随机扰动作用在建筑物上的热响应,只有用随机分析取代确定性模拟,才能真实揭示建筑热过程的随机性本质,为建筑热环境的设计和研究提供更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居住建筑通风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满足人体的热舒适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我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通风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标准规范,探讨了现有标准规范不全面、技术指标不统一、技术术语内容界定不明确、标准精细化不够、通风设计研究缺失、研究深度不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设计研究与标准规范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