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奥林匹克花园山地规划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重庆市奥林匹克花园山地公园规划区内的高程、坡度、土壤特点和植被组成现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选择规划区内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特点有显著影响的两个生态因子———坡度和植被覆盖度,应用GIS和因子叠加法技术进行了生态敏感性分析,划分出极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析表明:极敏感和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1.1%,大部分为陡崖及裸地;弱敏感区占22.9%;非敏感区占56%,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  相似文献   

2.
以典型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针对工布保护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1套适合该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及GIS技术,对保护区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其研究表明: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整体偏高,且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其中极敏感区和高度敏感区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5.6%,中度敏感区占26.8%,轻度敏感区占6.7%,不敏感区(米瑞乡)占0.9%;依据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划分的生态功能区与采用定性方法划分的原保护区功能区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类似高原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敏感性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保护区的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关中平原城市群人口、经济和水资源相关数据,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效应。方法 收集和整理2015-2021年研究区域各市(区)人口、经济和水资源相关数据,核算水资源生态足迹、承载力和生态盈余指标,分析其时空分布;并利用LMDI模型探究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与结论(1)2015-2021年关中平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介于1 433.19万hm2~1 506.33万hm2之间,呈波动减小趋势,其中生产用水是生态足迹的最大账户(占比69.35%~77.98%)。(2)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介于179.71万hm2~1 913.84万hm2之间,呈波动上升趋势,与降水量相关性显著(R2=0.630,p<0.01)。(3)区域内水资源长期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仅2021年除外),区域内北部和东部城市水资源生态赤字问题严重,南部宝鸡和商洛等城市水资源生态不可持续性逐渐得到缓解。(4)人口和经济因素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为正向驱动,...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城固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分别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3项评价因素开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选取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2项评价因素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划定生态敏感区红线;根据地方相关法规和规划,划定禁止开发区红线。将3类"红线"叠加,最终划定城固县生态功能红线。其中,重要生态功能区红线区范围1 088.61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9.1%,生态敏感区红线区范围277.4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2.5%,禁止开发区红线区范围74.40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4%。全县生态功能红线区范围1 234.76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8%。  相似文献   

5.
通过融合数理统计、多元回归与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规律,构建了综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与煤层采高、采深、开采推进速度多因素之间的非线性统计关系式;基于导水裂隙带经验公式及保水采煤阈值,将榆神矿区划分为五类,工况一条件下矿区内基于水资源保护的安全开采区域(WRSE)面积为4.24×109 m2,占比为82%;基于水资源保护的非安全开采区域(Non-WRSE)的面积为920 835 911.3 m2,占比为18%;工况二条件下矿区内WRSE的面积为3.87×109 m2,占比为77%;Non-WRSE的面积为1.14×109 m2,占比为23%;工况三条件下矿区内WRSE的面积为3.78×109 m2,占比为73%;Non-WRSE的面积为1.38×109 m2,占比为27%;对比研究3种工况预测的保水采煤分区数据,以保水采煤分...  相似文献   

6.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泰安旅游业的主要依托,保持其生态环境的优美与稳定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往的生态建设与保护多停留在个别相关要素上,但新的问题仍不断出现,因此,本文提出对泰山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保护,以使泰山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之间呈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福建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天然乔木林的生物量碳库及其变化,并提出增汇策略,为天然林的固碳能力提升和科学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福建省2003—2018年4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结合主要林分组含碳率、根冠比,估算福建省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变化和碳密度。【结果】福建省天然乔木林碳储量由2003年的156.11 Tg增加到2018年的248.68 Tg,年均增长率为3.15%;碳密度由2003年的47.30 Mg/hm2增加到2018年的76.24 Mg/hm2,年均增长1.93 Mg/hm2。天然乔木林碳储量以阔叶类树种(含针阔混交林)占主体,4个清查时期占比均超过70%,最高达86.47%。2003—2018年,天然乔木林幼龄林和中龄林面积占比58.78%~73.76%,碳储量占比50.72%~61.90%,面积和碳储量都以幼、中龄林为主,但占比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且呈现碳储量占比明显低于面积占比的特征。天然乔木林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各林分的碳密度总体上以阔叶类高于针叶类。【结论】福建省天然乔木林碳储量呈较快增长趋势,碳密度不断提高,碳汇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天然林保护、生态修复的持续,现阶段以中幼龄林为主的天然乔木林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未来固碳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新沂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助先进的GIS技术,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新沂市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极高敏感区、高敏感区、中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5个等级,并提出了分区保护与建设的建议,为研究区的空间功能区划和生产力布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极高和高生态敏感区面积占研究区的28.3%,说明研究区生态敏感性很高,应对该区作合理的主体功能区划.  相似文献   

9.
以贵州西部光皮桦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碳素含量、碳密度及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表现为乔木层(495.27 g/kg)>灌木层(487.10 g/kg)>草本层(456.57 g/kg)>枯落物层(431.57 g/kg)>0~80 cm的土壤层(36.31 g/kg),且差异极显著,植被层平均碳素含量为483.55 g/kg; 乔木不同器官碳素含量表现为干>枝>叶>根,且干和枝均表现为径阶越大,碳素含量越高; 灌、草层均表现为地上>地下,土壤碳素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生态系统碳密度为224.67 t/hm2,表现为0~80 cm的土壤层(201.3 t/hm2)>乔木层(17.22 t/hm2)>灌木层(3.14 t/hm2)>枯落物层(2.49 t/hm2)>草本层(0.82 t/hm2),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89.60%、7.53%、1.40%、1.11%和0.36%; 植被层碳密度为21.18 t/hm2,只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9.29%; 土壤表层(0~20 cm)碳密度为76.7 t/hm2,占土壤层(0~80 cm)碳密度的38.08%,显著高于其他各层,有较强的表聚性。光皮桦天然次生林碳净固定量为3.58 t/(hm2·a),相当于固定13.12 t/(hm2·a)的CO2,说明光皮桦天然次生林是大气CO2重要的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小微湿地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可为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20年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等方法,提取无锡市小微湿地斑块信息,结合气象、土地利用等数据,对无锡市小微湿地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近20年来无锡市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17.8万hm2减少至2020年的10.4万hm2,其中小微湿地总面积从2000年的1.9万hm2减少到2020年的1.5万hm2。(2)从空间分布来看,无锡市小微湿地主要分布在宜兴市,其面积占无锡市湿地面积的40.0%;从湿地类型来看,以自然湿地为主,比例高达61.0%;无锡市小微湿地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020年季节性小微湿地占小微湿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73.8%。(3)无锡市小微湿地受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影响,其动态变化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人类活动对小微湿地面积下降影响显著,湿地和其他地类间的转化加速了湿地面积萎缩。【结论】无锡市小微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