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人类对于生命科学无限探求,为医学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学科的分化、交叉和融合促进了医学学科的迅速发展,医学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开发应用提高了医学科学的水平,也奠定了医学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为高等医学教育和科研的发展创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建设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战略,在此背景下,中文学科的建设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密切融合;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人文性与数字化深层融合;理论性与应用性高度融合.在新文科改革的推动下,必将促进中文学科教学科研发展,开创中文学科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3.
韦磊 《科技信息》2014,(9):153-154
<正>1研究的背景2011年12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是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加快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这种战略安排凸显了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教育部长袁贵仁作出的"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提到要适应医学发展需要,医学内部学科之间,要突破传统局限,向更广阔的学科领域发展。医学实验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基础理论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  相似文献   

4.
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适应性,同时关注学科的综合与融合,特别注意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学和考核。医学教育还应注意人文教育的实施,针对近年来的一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行了相关内容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进入21世纪,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走向"以人为本"的多元化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教育呈现多学科高度融合的趋势,科学与人文互相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人文素质与修养,从而达到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的最终目标。因此,重新审视和探索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教育关系的问题,仍是医学教育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总结眼科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开展学术活动、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科研活动,采用问卷式调查,对眼科学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可全面提升学科的竞争力,促进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其开发利用需深度融合新一轮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势能源学科为纽带,赋能能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分析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创建一流能源学科构想。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遵循,从统筹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学科内涵式建设、联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方面提出了能源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的基石,其开发利用需深度融合新一轮科学技术成果,以优势能源学科为纽带,赋能能源高效绿色开发与清洁高效利用。分析了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结合未来能源发展,提出创建一流能源学科构想。以“创新驱动发展”为遵循,从统筹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学科内涵式建设、联动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方面提出了能源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不同学科之间交叉对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新成果起关键作用,因此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推进教育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今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地理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传统学科,其涉足领域相当广泛,地理学科在高校主要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大分支,随着时代进步、学科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地理学与其他学科已经相互交叉融合。作者对国内外学者在地理学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地理学科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三者之间的内部融合,地理学科与经济学、旅游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之间的“近距离”交叉,以及地理学科与艺术学、医学、计量学等学科之间的“远距离”交叉。研究认为,地理学内部融合有待重视,“近距离”学科交叉有待深入,“远距离”学科交叉有待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军事与管理是军事院校的基础性学科,同时具备军事指挥和管理能力是学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军事、管理学科融合对军事院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从两学科融合的基础入手,分析了进行学科融合的可行性;从能力培育、教学、科研需求入手,分析了学科融合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新形势下的病理学课程建设,分析了传统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制订课程建设规划;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理论与实验教学并重;注重学生创新及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措施.旨在使病理学课程建设适应新形势的医学教育需要.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是国家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促进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合作,是高校拓展学科发展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完善平台组织、管理制度、资金投入、设备共享、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成果归属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关键要素,建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有效实施路径,形成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体系,能够持续促进学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科技创新的特点是多学科、多领域竞先并进,学科间交叉融合互动。实践证明,学科交叉不但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而且任何时候也都是学科发展和前进的一项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回顾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发展历程的5个历史阶段:在古代,"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与其他学科融合与科举考试挂钩;在近代,中西方法律教育的融合;在民国,法学课程扩展到了与法科相关的学科;建国后,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处于停滞时期;到了新时期,为在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开设法律基础课,大学生法制观念教育达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梁文平  唐晋  王夔 《创新科技》2006,(11):44-45
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特点是各学科纵横交叉解决实际问题。即化学学科的自身继续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科学的发展常常出现预料不到的突破,但解决现实问题有助于我们展望未来,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战略抉择.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牢牢把握应用型大学供给侧与所在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侧这一主要矛盾,既把握运用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正确处理学校与所在城市(区域)的关系、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城市(区域)产业布局的关系,推动学校与城市(区域)融合发展;又把握运用内部关系规律,正确处理学校内部学科和专业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推动学校内部诸要素融合发展.以学校与城市(区域)融合发展为牵引,以学校内部诸要素融合发展为支撑,合力推动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相似文献   

17.
以成都医学院“博学博爱,精益求精”的校训为切入点,从“博学”、“博爱”两个方面,探讨医学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认为本世纪头二十年应该是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领域回归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体育统计学是在体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吸纳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体育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将对体育统计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前沿学科,是当今大国科技竞争中生物前沿技术和生物安全领域的必争之地。对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态势进行探究,为识别新兴学科交叉方向以及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学科布局优化和管理有一定的情报参考价值。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1913-2021年间的科研论文,从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规模、学科交叉强度、学科交叉网络和演化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合成生物学领域20%的论文存在学科交叉,学科交叉度平均为0.58;理学、工学、医学是其中的三大交叉领域,与哲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也在不断深入;1990年以来,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融合广度在持续增加,已逐渐形成“小中心、大网络”的多边学科交叉网络。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仍存在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今后我国应加强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工学、医学领域的转化和应用,加深与管理学、教育学等社会人文领域的渗透融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校工科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在简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工科学生学科竞赛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学、赛、产"互动的工科人才培养理念,重点探讨了基于"学、赛、产"互动工科人才培养的对策:一是将学科竞赛与工科人才培养计划融合,通过"学、赛、产"互动的学科竞赛内涵体系构建,使学科竞赛对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二是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使学科竞赛与行业(企业)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实现"赛产"互动;三是以学科竞赛为主线,改革专业理论课程和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提高现行教学环节及内容的工程实践性;四是按照"学赛融合","赛产结合","学、赛、产"互动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理念,从组织、制度和经费三方面形成科学的学科竞赛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