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熵值法对2010—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14个市(州)分为四类区域,并运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从市级视角和区域视角分别对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整体偏低且区域差异显著;第一类区域的差异最大,第三、四类区域的差异相对较小,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略高于区域间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能够缩小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区域差异,实现各地区农业保险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造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甘肃省14个市州2010—2016年数据,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基础保障和生态质量4个维度测度甘肃省14个市州当前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甘肃省生态文明的协调度情况,并借助ArcGis 10.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 2010—2016年,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2)生态文明聚类特征由微弱的正相关向较强的集聚倾向演变,且2016年集聚倾向最为明显; 3)甘肃省各市州生态文明发展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生态文明水平大体上呈现出集群化、梯度化、极差化的分异特征; 4)甘肃省14个市州生态文明建设离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目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河西走廊地区整体协调性较好,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协调性较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1)生态文明建设分区治理; 2)加强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东南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协调性建设,借助政策支持、城市合作等提高区域协调性水平; 3)借助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有力的政策支持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14个地市州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明显。鉴于此,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角度入手,选择了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教育水平、医疗水平、科技水平、居民收入、居民支出8个层次20个指标构建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得出结论:根据综合得分可将甘肃省分为三大类。兰州、嘉峪关为第一;酒泉、金昌、张掖、庆阳、武威、白银、天水、平凉为第二类;定西、陇南、甘南、临夏为第三类。  相似文献   

4.
从空间结构理论的角度审视,甘肃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评价对于落实本区域"十二五"规划有着战略意义。以甘肃省14个地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运用重力模型、断裂点理论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该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现势,并对其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域城市处于要素集聚发展时期,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尚不完善,发展层次悬殊,核心城市与区域副中心城市对外围地域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超大城市超前发展、大中城市发展不足、小城市层次过低;调适城市空间体系现势的策略只能逐渐满足整合发展要素、缩小发展差距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为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A)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SSA)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竞争力的优劣程度关系到区域经济增长的幅度,甘肃省各市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推动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将14个市州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分析了4个典型市州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缩小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14年甘肃省14个市州RD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甘肃省RD人员的创新能力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甘肃省RD人员创新能力影响最大的科技投入产出,其次为创新环境,科研技术行业工资也对RD人员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比甘肃省14个市州,兰州市的RD人员创新能力遥遥领先其他市州。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和协调度计算后进行时空格局演化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看,甘肃省经济环境耦合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梯次化、组团化特征,东部和南部地区的耦合度高于北部和西部;甘肃省的经济环境协调度整体处于低协调阶段,10 a间基本没有变化.从时间序列看,甘肃省大部分市(州)的经济环境耦合度出现了缓慢波动下降的趋势,市(州)之间的差距在缩小;经济环境协调度绝大部分处于缓慢上升的阶段.根据耦合度和协调度,可以将甘肃省14个市(州)划分为经济环境高耦合低协调地区、经济环境拮抗区以及经济环境低耦合低协调地区3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省14个市州为例,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产业用地效益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8—2012年各市州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的历史演变趋势,并根据演变特征对14个市州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2008—2012年甘肃省整体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各市州协调度变化均不大,普遍经历了2个变化阶段,同时可将14个市州划分为5种演变类型.从各市的产业结构、产业用地效益差异性与产业性质出发,分析了出现这5类城市差异的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舒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10-10,147
由于种种原因,甘肃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为了更全面、科学的看待甘肃省各地的发展状况,笔者把甘肃省的14个市(区、州)视为考察对象,即作为样品,并挑选了能够较好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具有相对代表性的七个经济指标: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对2010—2019年14市州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整体农地利用效率水平在0.7左右,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农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多数市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空间,且农地投入过程中资源浪费情况较为严重;甘肃农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增长趋势,技术进步贡献最大,发展态势良好.各市州应结合市州实际情况,着力破解制约提升农地利用效率的因素是未来一个阶段农业及农村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5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税收收入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税收收入的8个变量中提取3个公共因子,并根据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再根据公共因子以及综合因子得分对个案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14个市州分为三大类。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庆阳市、天水市在综合评价中位居前三,且兰州市单独成一类,类中心落入第一因子—经济发展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对提高甘肃各市州科技创新效率提供科技决策依据,选取2010—2012年甘肃14个市州科技投入及产出指标,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探讨科技创新效率及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结果显示:2010—2012年,大部分市州达到了综合效率最优,平均综合效率均达到了最优水平的90%以上;DEA有效市州为兰州、金昌、张掖、临夏;甘肃科技创新效率在空间上明显由中部辐射至四周。应运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点轴扩散理论,加速形成"酒泉-兰州-天水"科技创新发展纽带。  相似文献   

13.
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了一国或者一地区创新体系建设.本文通过对甘肃省14个市州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和产业化效益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朱晓蕾  刘晓荣 《甘肃科技》2012,28(7):5-6,29
为了提升全省及14个市州科技竞争能力,甘肃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0年开展了市州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兰州市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全省最高.就此,对兰州市科技进步水平作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选用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两个指标,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系统聚类等方法,研究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04—2015年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区域绝对差异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异呈现减小的趋势。(2)对2004—2015年七市的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做系统聚类分析,2004—2008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南宁,第二类为柳州,第三类为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2009—2015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南宁,第二类为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3)广西西江经济带内,南宁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最高,随着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等市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其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减少与柳州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分析2004年甘肃省科普统计调查数据,准确评估全省14个市州科普发展水平,找出了影响地方科普发展的瓶颈和问题,提出加快甘肃省科普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用主成分分析法、标准差、变异系数、对数偏差均值指数等对甘肃省近20年来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空间格局上讲,定西、平凉、庆阳3市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武威、临夏、甘南3州市经济处于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且经济水平基本呈西北高、东南低,并形成了以兰州和嘉峪关为中心的经济圈雏形;②从总体变化趋势上看,甘肃省的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拉大,且速度呈阶梯式变化;③区域经济差异在高-低城镇化方向上变化复杂;④区域经济差异在河西-河东方向上主要表现为河西-河东内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科技》2005,21(5):i001-i001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的前身始建于50年代中期,1979年恢复成立了甘肃省结核病防治所,为省卫生厅直属事业单位:2001年8月经卫生体制改革组建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隶属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所承担着对全省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结核病、麻风病防治、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3—2019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农业保险能否促进农民增收以及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影响农民收入的过程中能否发挥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农业保险能够显著促进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但不能显著促进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非农收入增长;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促进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中介效应,且对于农业保险影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遮掩效应;但无论是农业保险的直接路径,还是农业保险通过农业信贷的间接路径,都无法显著促进农民人均非农收入增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以及建立农业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互联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7—2019年期间甘肃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相关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甘肃省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长期处于稳定均衡状态,进一步探究得出农业保险与农业经济增长是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反之农业经济也可以推动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提出甘肃省应当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注重提高农户参保意识、推动农业保险发展创新,进一步实现甘肃省农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