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十年代小说创作雅俗交融互渗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使这一时期小说创作整体呈通俗化态势.在这一通俗化创作潮中又有农民化与市民化两个方向.这一情况的出现,既有目标受众的制约,也与化大众的功利要求、商业化的功利要求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创作主体的农民化与市民化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2.
运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实证考量1992—2013年政府财政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动态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城镇固定资产给农民工市民化带来双向冲击,且冲击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社会保障对农民工市民化促进作用逐步减弱。科教文卫支出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具有较大影响力,短期对农民工市民化有负向冲击效应,但长期看效果显著,正向冲击效应持续时间长且强度大。我国的财政分权度对市民化虽然存在正向冲击,但正向作用并不显著。政府只有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建立财政保障机制和推进制度改革,才能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一思路的实践重点就在于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现阶段无论从外在的政策方向、经济发展和城市承载空间来看,还是从内在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意愿来看,安徽省都具备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条件。但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城市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各地政府财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同,不可能运用统一的市民化模式。因此,应采取区域差异化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路径,主要从皖江与皖北差异性、主体功能区差异性,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差异性三个维度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约束因素.通过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农民工的个人基本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约束因素,进而导致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路径:1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建立具有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2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教育培训制度;3构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体系;4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心理状态方面的转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市民化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顺利市民化主要取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约束因素.通过调查和实证分析得出,农民工的个人基本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都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约束因素,进而导致农民工难以市民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基于这些因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驱动路径:1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建立具有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2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教育培训制度;3构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资本体系;4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心理状态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文章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来测算和分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为城市群市民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总体较低,而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综合市民化水平高于二线城市。在经济维度和身份维度,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二线城市;在家庭维度和社会维度,二线城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一线城市。(2)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出生在1980年后、受过高等教育、来自广东省内、已婚的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男性的经济市民化水平高于女性,但家庭市民化水平低于女性;外出时间越长,流动人口的身份市民化水平越高,但社会、家庭市民化水平越低;拥有耕地和宅基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农民市民化在认识、政策、制度、信息、素质等方面的五大障碍,并提出了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吴萌 《太原科技》2014,(3):16-17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出现了一系列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问题。在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基本概念及其前提条件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并对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在总结吸收专家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农民市民化的成本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巨大障碍,因此,研究农民市民化成本对有序推进农民市民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不同类型的农民市民化成本,采取因子分析法提出公共因子,即基础设施成本指标、社会保障成本指标和子女教育成本指标。针对因子分析提出公共因子的结果,并提出解决农民市民化成本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市民化既是城市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城市扩张的动力。作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从不同角度阐释农民市民化问题的文献很多。为理顺研究思路,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本文评述了什么是农民市民化,市民化有何意义,如何实现市民化等问题,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自贸区成立,福建迎来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生长在这个海洋经济大省的渔民群体顺势融入市民化将成必然。然而,由于渔民群体先天不足,其面临的权益保障机制缺位、"失海"危机等现实困境又阻碍了渔民群体市民化进程。结合福建渔民市民化的历史与现状,立足"渔民、渔村、渔业"为核心的"三渔"问题大背景,从渔民、渔村、渔业三者协同发展为研究目标,从空间整合促进渔村城镇化、协同完善和强化渔民基础权益保障系统,全方位推动渔民群体社会认同和市民化融入等视角进行全面探究,为构筑具有福建特色的渔民市民化之路提供系统视角。  相似文献   

12.
迄今,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较为丰富,但对文化心理层面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的探讨还有待阐释。该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层面市民化中面临文化适应惰距和身份认同模糊的困境,并对如何推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葛根压缩饼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管理制度范围探讨入手,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社会管理制度建立及其实施的滞后性、制度体系的不完整性等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社会管理制度的路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推动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市民化进程,一要发挥政府在三峡库区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市民化的主导作用;二要发挥社会力量和非政府组织在农民市民化中的支撑作用;三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工业和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农村移民市民化的有效载体;四要引导移民加强学习,增强其在市民化过程中的自动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农民工和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结合重庆市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化过程中由于户籍制度、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诸多障碍,提出了推进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指出: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三衣”问题的途径之一;农民工市民化不仅仅是身份、户口、居住地、职业的简单改变,它反映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福利和权益的保障、知识层次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先次序和标准体系研究,为科学评价市民化水平提供依据,有助于各地有序推进市民化工作.研究表明: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大致经历基本市民化和完全市民化两个发展阶段,且每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各不相同.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上沿着空间转移、身份转换、权益保障、公共服务、社会文化融入等的逻辑顺序不断演进,但在每一个环节也存在基础需求与发展需求的先后次序.3)基于农业转移人口个体层面,建立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判断标准和指标体系,为各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供了更为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的决策参考,有助于建立了以指标体系为导向的政策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17.
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蓄积了巨大的城乡势能差:一方面蓄积了大量的城市户籍利益;另一方面产生了数量庞大"城而不化"的"半城市化"人口农民工。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的顷刻瓦解,必然带来积蓄已久城乡势能差的瞬间释放,将对城市现有基础设施和财政能力带来巨大冲击。一些城市对市民化道路进行了探索。二元体制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市民化的道路选择,从时序上,只能走渐进性、选择性道路;从主体上,只能走政府主导型道路;从空间上,城市户籍福利的剥离和农村居民福利的增加必须同时进行,从源头遏制城乡户籍利益差;从长远看,农民工市民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目标,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市民化就是让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并愿意长期留在城市工作和生活。文章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对市民化的看法及意愿调研,指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受子女教育问题、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影响,提出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完善法制保障和社会保障机制等对策,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获得尊重,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待遇,在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同时能够享受城市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市民化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推动力、摩擦力和吸拉力对农民工市民化作用效果模型.根据安徽省1981—2012年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发现吸拉力弹性系数最大,推动力次之,摩擦力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民工市民化动力主要来自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而农业现代化整体水平不高和制度变迁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城乡严重对立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传统推拉力失效.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河南省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河南城镇化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河南省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方向重点;提出了提升城镇吸纳就业、劳动者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保障、基础设施支撑等能力的对策措施;创新户籍和人口管理、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成本分担、资金保障、城镇管理和社会治理等机制的关键环节;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构建促进河南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的引力系统和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