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于社会发展而言,人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现实手段。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目标理想和一个实践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素,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前提与目的的统一。所以,以人为本,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手段,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赵菊花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6):86-87,3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准则,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思想是尊重关爱人、理解信任人、完善发展人。本论述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着重探讨了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同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协调发展,就是要不断增进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而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6.
秦旻 《科技信息》2009,(22):55-55,58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原则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目前教育不公平严重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公平,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7.
牛斌 《山西科技》2006,(4):11-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农村的和谐与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坚持以人为本,进行机制创新,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是构建安定和谐全面小康社会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与关键。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宗旨,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方式,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需要,创建和谐班级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我党应该提高的五大执政能力和总体目标之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实践当中.  相似文献   

11.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大局,其本质和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以人的生存为本,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平等为本,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2.
王志 《科技信息》2009,(8):311-3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凸现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建设和谐社会最本质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种和谐社会的建立,体现在精神风貌上,表现为文明健康向上,不断追求人类和社会历史进步;体现在个人人格和品质上,应该表现为具有关爱、互助、谅解、尊重、诚实的品格。塑造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是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只有塑造了具有健康和优良品格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因此,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和谐社区建设是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开展构建和谐社区工作中,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建设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这种非对抗性的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既是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内涵,也是建设政治文明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和价值判断标准,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实践中必须坚持的核心理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多方位多途径地积极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的热门话题,文章以结合人的发展为主题展开论述,既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内涵,也综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并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框架为主,介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忠耿 《科技信息》2009,(18):110-110,111
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招生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高级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因而,在高校招生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对建设和谐高校与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卿  李征 《科技信息》2008,(5):195-19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大学是社会的重要细胞,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积极努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搞好平安校园建设,搞好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就会保持高校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促进高校的稳定,进而对社会主义政治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乔连军 《科技信息》2010,(26):75-76
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其人本主义思想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和谐杜会,就是不断地转化各种矛盾和冲突,进而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坚持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又要始终关注人的价值和意义;还要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发展残疾人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人为本做好残疾人工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