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相当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诸多障碍。要采取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城市化进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进城劳动力的后顾之忧;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等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剩余数量巨大,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状况,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村劳动就业不充分的负面影响,提出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主要在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立,加大力度为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创造良好条件,文章从市场需求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入手,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对我国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当前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成中,普遍素质及劳动技能偏底、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人为障碍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等现实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选择城乡系统交融的大城市郊区之一的歇马镇为对象,就其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特点,未来转移的条件,指导思想及有效途径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并为该镇合理安排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实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在农村的实施,农村经济有了全面发展,城乡交流扩大、农村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许多农民便从土地的禁锢中渐渐解脱出来,同时,随着农村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农村劳动力逐步由“隐性”剩余向“显性”剩余演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青海由于自然地理环境特殊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较沿海、内地明显滞后。近年来,本省农村劳动力的异地流动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规模有所扩大,但是由于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1 青海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估算  相似文献   

6.
用Markov过程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迁进行模拟与研究,通过农村劳动力系统的Markov转移概率的估计,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转移状况进行了实际分析。并借此分析,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阐述了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探讨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农业类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分析了影响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的因素,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是目前山东省乃至全国都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通过运用历史数据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并运用推拉理论,以城市为视角,实证分析了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吸引力,同时指出城市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推力.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水平,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条件,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之一。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加快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使培训成为农民增加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创新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建立并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制,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政策,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当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城镇化进程、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不能仅仅依靠廉价劳动力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只有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不断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不断地为城市输送文明合格的新市民,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开发利用农村人力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分析了湖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模式的基本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探讨加快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的措施.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大量需求,以此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做好技术及思想储备,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推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劳动者素质偏低已构成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发展职业教育,减少素质偏低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模式的基本内容,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并从政策支持、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探讨加快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的措施。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转移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因素。“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素质问题。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和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农村的主要问题。提高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是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核心是发展教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是走城镇化道路。本文以盐边县的情况为例。对上述观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反映我县目前劳动力形势的严峻性及特点。文中指出我县各产业的发展不均衡,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本县区域经济吸纳力太差,提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培训,转移劳动力应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基础上向外输出。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在大范围呈现明显的增长势态。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机械化运作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整体上的特点是存量大、转移规模大、素质差、政策法规观念淡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因此而更显凸出。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提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应坚持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相互配套、分步实施的原则,并就新形势下,如何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