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基于滑坡变形的专业监测预警工作中,滑坡后缘裂缝附近会设置多个变形监测点进行位移监测,以覆盖关键变形区域,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并基于可靠的预警方法对滑坡变形进行预警。但现有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仅根据单点变形数据进行预警,未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监测数据综合研判,无法反映出滑坡整体发展趋势,且很可能因为单点监测数据的异常造成误报。本文采用一种多源数据融合方法,通过综合多个滑坡监测点位所采集的变形数据,从整体监测数据的位移切线角度判断滑坡是否已经进入临滑阶段,并赋予各监测点位和预警等级对应的重要性权重系数,计算出滑坡进入临滑阶段的概率,当此概率大于或等于50%时,即可认为滑坡进入临滑阶段,并以此作为预警信息发布的依据。以贵州兴义龙井村岩质滑坡预警实例进行检验发现,该融合方法可实现对误差信息的剔除和有效信息的融合,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有限测点的悬索桥位移场获取与安全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桥梁进行位移监测与安全评估,提出了基于有限点监测的桥梁位移获取技术和桥梁安全评估技术。首先通过实际的监测方案对有限点进行监测,反算荷载加载到有限元模型,实现全桥的实时有限元分析。接着将位移实测值经过处理后作为"实测值",分析得到各个截面位移所对应的"包络区间",最后将位移指标的包络区间是否能包络其对应的实测值作为评估的判断条件。综合分析表明:将六个监测点信息都用于反算,得到的监测点值与实测值基本符合,两者差值在5%以内,后续可采用临时监测信息来检验反算荷载的准确性;该大桥最大容许挠度为L/300=380×1 000/300=1 266.7 mm。从提取的历史数据中最大挠度为:1 029.3 mm,在容许挠度范围内,由此可见大桥运营状况良好。采用基于有限点监测的桥梁位移获取技术和桥梁安全评估技术,可以实现对桥梁进行位移监测和安全评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对某深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水平位移监测,布设基准点、后视点、监测点并建立基坑坐标系统,确定相关监测点坐标,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最后对监测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分析表明,TC(A)2003高等级全站仪自由设站法能够取得较好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变形信息,可在基坑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铁建在城市地下,建设与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尤为重要。目前地铁隧道施工中,国内基本上采用的是盾构施工法,盾构施工中的变形基本上是垂直方向的位移。因此监测点的布设以垂直位移监测点为主,特别地方需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可以经甲方提出,布设水平位移监测点。本文以地铁垂直位移监测为研究对象,全文阐述了变形监测的技术方法及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位移判据的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在坡高为20 m、坡角为45°的均质土坡的临界滑移线内外,按照坡面上、中、下各自布置3个监测点共9个监测点,通过FLAC3D自带的FISH语言,开发数据记录工具,记录不同监测点的水平位移与折减系数,并分析它们的关系。为了确定最优监测点以减少工作量和经费,运用灰色理论软件,通过对安全系数序列和各个观测点的水平位移序列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各个观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序列与安全系数序列之间的灰色(邓氏)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通过分析对比关联度确定最优监测点;利用GM(1,1)预测模型对安全系数和最优监测点的水平位移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与安全系数序列的邓氏关联度较大的1,2,4,5监测点可作为最优监测点;当安全系数为1.120 47时,各个监测点的水平位移达14.910~40.842 m,临界安全系数为1.120。  相似文献   

6.
侯江华 《工程与建设》2013,(6):773-774,796
四川外国语大学新校区地处歌乐山,整个新校区建设的地理环境复杂。该文分析如何通过GPS卫星定位仪、全站仪及精密水准仪观测变形监测点的坐标和高程来监测边坡顶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为确保校舍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邹安安 《江西科学》2012,30(3):390-392
针对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技术与变形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沉降与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解算各监测点的累积沉降和总体位移变化量,从而及时掌握基坑的变形状况。根据监测点的变形限值标准,确定可能出现预警的变形点,并分析基坑不同部位发生沉降和偏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前,工程结构安全状态监测(如变形监测,应力监测,断裂监测等),是一种重要的认识和掌握施工过程、使用过程中工程结构状态的方法。由于监测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监测数据量纲的不一致,如何通过全面分析监测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状态亟待更加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融合方法。首先,基于小波分解技术对不同类型的原始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去噪。其次,借助熵权法将来自不同监测点的相同类型监测数据融合为一个监测序列。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不同类型的监测序列中提取出综合监测信息作为时间序列,用于分析随时间变化的工程结构状态。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基桩托换过程中的不规则平板桥安全监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基桩托换过程中,综合监测信息序列能够较好地反映桥梁的整体动态力学行为,既有桩发生破坏的时刻是整个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通过损伤敏感性分析确定菜园坝长江大桥系杆的监测及评估方案.以数值模拟损伤来考察全桥多处系杆受力特性的变化,分析其测点布置并结合目前传感器水平及该桥的施工条件,讨论系杆的监测方案;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不同部位系杆损伤时,全桥位移监测点的变化趋势,将对系杆损伤较为敏感的位移监测量组合成评估系杆损伤的识别模式,提出采用模式而不仅是索力来实现系杆的安全状态评估,从而有效提高系杆评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深凹露天矿GPS边坡变形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水厂铁矿边坡变形GPS监测,围绕监测点的确定及监测网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论述.并以6个监测点的9次变形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现场情况及监测经验,创建水平位移趋势玫瑰花图,对监测结果进行简要分析.监测结果与现场状况相吻合,说明GPS完全能达到矿山变形监测的精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图像融合的框架层次结构,以及像素层、特征层和决策层3层图像融合的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图像融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方法,选择基于DS证据理论和模糊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进行了适当改进,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模糊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的聚类精度和聚类速度都要优于传统算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大都需要先验知识,而现实环境中常常无法满足。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信息融合中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引入了支持度的概念,进而设计了两种不依赖任何先验知识的基于支持度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最后,应用该算法对3部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较好的融合效果,并具有计算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车场融合监控的多媒体工作站主界面,建立了系统融合监控的结构模型.然后以机车闯红灯为例,阐述了融合监控的具体实现过程,即系统对来自轨道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两路传感信息分别进行时域融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空域融合,从而给出最终的判决结果.最后对图像融合进行分类识别,并对多网络融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遥感数据融合技术一直是近几年国际遥感界研究的热点.目前有关融合效果的评价还没有一致的评价准则和标准.因此,如何评价融合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成为人们长期探索的问题.本文分别对5种基本融合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从地物光谱的统计特性、相关特性等方面,来分析融合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及其与原多光谱影像的光谱一致性,比较得出在光谱特征上扭曲较小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融合方法,为融合算法的应用和完善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信息融合是现代空战综合电子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探讨解决综合电子系统中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它优于传统的Bayes统计法、D-S证据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证据理论与嵌入式传感器的监控与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电站的故障监控与报警系统中一般都采用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并进行处理分析的方法,这不仅增加了通信的负担而且由于恶劣的电磁环境也容易造成数据的误传;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提出了一种采用嵌入式传感器与数据融合理论相结合的故障监控与诊断的方案,并且在吉林丰满水电站的发电机线圈温度的监控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单点传感测温难以全面准确识别高压开关柜过热故障的问题,提出一种以低分辨率多点面阵测温取代传统点测温的新方法及其技术实现.首先,提出低分辨率红外阵列传感器的开关柜温度状态多点传感检测技术,获取开关柜电缆室母排与电缆连接处的多视场温度分布数据.其次,在实现过热区域定位的基础上,建立k最近邻(KNN)算法温度故障辨识模型,识别开关柜母排故障状态.最后,搭建开关柜温度状态监测平台,采集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多点面阵测温不仅适用于开关柜状态监测要求,且其温升异常检测方法可有效实现过热故障的区域定位与识别分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基于泊松重构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算法在梯度域内实现图像信息的融合,可有效避免传统空域和变换域方法在融合图像中由于局部亮度不一致而产生伪边缘。另外,提出的算法在源图像梯度融合时,同时考虑了图像的局部结构显著和视觉显著特征,能够在保留源图像更多细节的同时突出输入图像的视觉显著目标信息。通过与其他最新融合算法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算法获得的融合图像既有突出的红外目标,又有清晰的可见光背景细节,并且不会产生伪影和噪声,同时客观评价指标也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基于Harris特征点检测法的雷达图像与电子海图的数据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雷达图像和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单纯图像叠加中的问题,在分析基于图像特征的自动图像配准算法基础上,提出基于Harris特征点检测法的图像配准技术,同时对强度、色调和饱和度(HIS)颜色模型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给出基于特征的小波变换融合方法.对图像融合效果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融合图像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点切触加工在复杂凸曲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多点切触加工主要应用于复杂凹曲面这一现状,以汽车顶盖曲面为例,对一般性复杂凸曲面的多点切触加工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利用逆向工程技术由散乱点云数据建立了凸曲面的几何模型,然后利用旋转法对不同走刀方向下的刀位误差分布,以及一些关键参数对刀位误差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指出,在对凸曲面进行多点切触加工时,一般只有使圆环面刀具沿着凸曲面的最大主曲率方向进给,刀具表面和凸曲面之间才有可能达到两点切触,这和凹曲面多点切触加工时的情况是完全相反的.仿真和实际加工表明,将多点切触加工理论应用到复杂凸曲面上,加工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约为UG算法的2.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