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Cu/Fe催化还原、曝气铁碳微电解3种方法,对青霉素生产废水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考察了不同影响因素对3种处理方法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_2O_2添加量为100.0mL/L,H_2O_2/Fe~(2+)(摩尔比)为10,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1.5h时,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效果最好,COD_(Cr)去除率达到83.4%;在铜和铁的总添加量为60.0g/L,Fe/Cu(质量比)为10,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1.0h时,Cu/Fe催化还原法处理效果最好,COD_(Cr)去除率达到62.2%;在铁碳添加量为120.0g/L,pH值为4.0,反应时间为2.0h时,曝气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效果最好,COD_(Cr)去除率达到58.7%。3种处理方法均可有效处理青霉素生产废水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其中Fenton试剂氧化法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超声场耦合曝气生物填料塔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连续式超声反应器耦合曝气生物填料塔处理印染废水厂一级出水;通过实验分析对比了不同组合工艺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_(Cr))和色度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处理-(超声+活性炭)处理-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进水COD_(Cr)为600~1 000 mg/L、色度为320倍的条件下,先经生物处理7 h后,再用 60、80、100、125 kHz 4组频率组合连续超声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2 h,最后经生物处理20 h,出水COD_(Cr)去除率和脱色率分别为90%和95%左右,达到了GB 4287-199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对内电解和混凝沉淀法预处理酵母废水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两种方法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BOD_5/COD)均有所提高,但混凝出水总铁浓度大于100 mg·L~(-1),可能会影响后续生物处理。预处理对后序厌氧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电解处理后的废水厌氧处理效率(COD去除率81.9%)明显高于混凝处理(COD去除率72.8%),说明内电解处理能更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探究内电解法在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方面优于混凝沉淀法的可能原因,主要是内电解后生成的产物结构趋于简单化;分子量减小,而混凝沉淀出水中有机物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内电解预处理运行成本也低于混凝沉淀法。  相似文献   

4.
某企业将汽车4S店回收的油水混合物,经过蒸馏得到的最轻组分,即轻油废水,其COD值高,气味重。采用絮凝剂、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与DSA电化学法多级复合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了絮凝剂最佳的量(聚合氯化铝浓度5%∶180 mL·L~(-1)、聚丙烯酰胺浓度1%∶4 mL·L~(-1)),在加入絮凝剂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可达到38.5%;铁碳微电解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铁碳投加量为30 g·L~(-1),铁碳质量比为1∶1,反应时间为1.5 h,pH为5,此时COD_(cr)去除率可达到61.5%;铁碳微电解/过氧化氢类Fenton法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过氧化氢(30%)167 mL·L~(-1),pH为5,反应时间为0.5 h,此时COD_(cr)去除率可达到85.4%;DSA电化学法电解3 h,总的COD_(cr)去除率可达到92.31%。  相似文献   

5.
混凝-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对印染废水进行好氧生物活性处理,并对处理水样的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色度和浊度等各项水质指标进行连续测定、分析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在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约5~8 g/L的条件下运行,当系统进水的化学耗氧量(COD_(Cr))为750-900 mg/L,生物耗氧量(BOD)为130-250 mg/L,色度为100-200倍时,出水COD_(Cr),去除率可高达86.6%,BOD、色度、浊度以及悬浮固体(SS)质量浓度几乎为0,处理效果较好.采用混凝-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6.
采用厌氧、好氧串关技术处理柠檬酸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原废水中BOD_5和 COD_(cr)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达到排放标准,并付产沼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缫丝工业废水BOD_5/COD_(Cr)为0.38,在0.30-0.45之间,其可生物处理性尚好.7个BOD_5浓度的废水样中,游离细菌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活力水平,与BOD_5去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49和0.920,大于r_(0.01)(5).建立二个水样各自的BOD反应一、二级动力学数学模型,经适合度检验,两个水样的A值分别为-0.88和-0.97,二级模型比一级模型更适合于描述缫丝工业废水的生物降解动力学过程.在设计废水处理工程时,采用二级模型计算值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Fe/C微电解-Fenton与O_3氧化耦合工艺预处理废润滑油再生废水,分别探讨了Fe/C微电解、Fenton和O_3氧化单独和耦合反应中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C微电解、Fenton、O_3氧化及其耦合技术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cr去除率分别为45.1%、36.3%、28.7%和65.9%,相应的BOD_5/CODcr分别为0.33、0.21、0.28和0.47.3种技术单独使用均可有效去除废水CODcr且改善其可生化性,但处理效果明显不如耦合技术,且重复性试验表明其运行稳定性好.工程实例表明,废润滑油再生废水经该工艺预处理后,整体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俱佳.  相似文献   

9.
本工艺首先从啤酒酿造废水中分离啤酒酵母泥用作饲料蛋白源,是对啤酒酿造废水的前处理.然后,将清液COD_(Cr)控制在1万至3万mg/L之间,用于中温厌氧消化生产新能源(沼气).容积产气率为5—13m~3/m~3·d,COD_(Cr)去除率为96%.采用理化方法对中温厌氧消化排出液进行后处理,可使排出液COD_(Cr)降至78—235mg/L,达到四川环境污染物(试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菌包埋固定化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剂, 采用蠕动泵滴加, 包埋固定经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占优的活性污泥. 以小球强度、传质性能、成球难易为指标定性确定包埋条件. 评价海藻酸钙(CA)法、 PVA法、 PVA混合载体法包埋小球对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 以Cr(VI)去除率为考核指标, PVA混合载体为最好的包埋方式, 其最优条件是PVA质量浓度为9%、包泥量为1:1, 添加少量的海藻酸钠, SiO2, CaCO3和粉末活性炭(PAC)有利于颗粒球传质与耐用性能的提高. 在连续化处理含铬废水的工艺中, 进水COD质量浓度为500 mg/L, SO2-4为500 mg/L, Cr(Ⅵ)为100 mg/L, 水力滞留时间为6 h的条件下, Cr(Ⅵ)的去除率为99.68%, 出水总Cr质量浓度为0.45 mg/L, COD质量浓度为187 mg/L, 同时铬以沉淀的形式与颗粒球分离有利于铬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用微电解-Fenton试剂催化氧化组合工艺对Fischer-Tropsch合成废水进行预处理,研究探讨该处理过程中各种反应条件和工艺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电解铁炭体积比1:1 ,进水pH为3.0,反应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对F-T合成废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到39.2%;微电解后出水经Fenton试剂进一步氧化,在pH为3,H2O2的投加量为 30 mL/L,反应时间为 90 min时,其CODCr的去除率可达69.4%.ρ(BOD5)/ρ(CODCr)可从0.06提高到0.32,有效地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固定三维电极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效果,使固定三维电极法与二维电极法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处理餐饮废水﹒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固定三维电极法对NH_3-N、COD_(cr)和SS的去除率均较高﹒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顺序为:活性炭投加量废水初始pH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最佳实验条件为:活性炭投加量为30 g?L~(-1),电流密度为50 m A?cm~(-2),废水初始pH为6,电解时间为4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H_3-N去除率为51.92%,COD_(cr)去除率为81.90%,SS去除率为88.76%﹒  相似文献   

13.
某合成洋茉莉醛香料厂的生产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及难生物降解等特点,文章采用物化(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法)和生化联合工艺处理香料生产工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工艺废水经物化和生化联合处理后,出水COD质量浓度为240mg/L,氨氮为5mg/L,其去除率分别达到98%和98.6%.在...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芬顿法预处理吡虫啉农药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吡虫啉农药生产废水是一种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可生化性差,需采用物化法进行预处理.采用微电解芬顿法作为吡虫啉农药生产废水的主要预处理工艺,有效地降低了废水中有机物浓度,提高了废水预处理出水的可生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微电解最佳条件:pH 3~4,停留时间90min;芬顿法的最佳条件:微电解出水调pH 4~5,控制停留时间1h,30% H2O2按140mg/L的比例投加.最终预处理出水的COD去除率为81%,色度的去除率达90%,BOD5/COD提高到0.25以上,废水可生化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微电解-Fenton氧化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C微电解和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药剂投加量、药剂投加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C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 =3、m(Fe)/m(C)为4、ρ(Fe/C)为0.6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COD降至5 960 mg/L,COD去除率达51.8%.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Fe/C微电解最佳条件下,H2O2投加量为11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出水COD为4480 mg/L,COD总去除率为63.8%.垃圾渗滤液中的腐殖酸类有机质经过Fe/C微电解或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变成小分子产物,与Fe/C微电解相比,Fenton氧化对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质有更强的氧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碱法造纸废水的BOD_5和COD_(cr)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废水的BOD_5与COD_(cr)相关程度密切。通过建立BOD_5与COD_(cr)的线性回归方程,不仅使碱法造纸废水的BOD_5快速测定问题得到了解决,还可以说明该废水具有良好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A/O工艺处理压缩机生产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对混合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35%左右,TP去除率超过98%,BOD5/COD由0.18提高至0.30以上.催化铁内电解出水经水解酸化,BOD5/COD进一步提高至0.45.组合工艺系统COD、悬浮物SS、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3%,94%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制备的活性炭(AC)负载活性组分催化剂催化臭氧处理丁香酚模拟废水,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对制备的催化剂特性进行表征,考察了AC负载活性组分的种类和初始pH值、负载量、催化剂加入量对催化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模拟废水过程中COD_(Cr)(重铬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降解过程中COD_(Cr)的去除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C表面成功负载了活性组分Fe_2O_3、CuO/Cu_2O、CeO_2、NiO,制备的催化剂(Fe/AC、Cu/AC、Ce/AC、Ni/AC)具有明显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了臭氧氧化降解丁香酚模拟废水过程中COD_(Cr)的去除效果,催化活性从大到小依次为Fe/ACCe/AC Cu/AC Ni/AC;制备的Fe/AC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在pH值为11、负载量为3%、Fe/AC加入量为0.3g/L条件下,反应60 min后COD_(Cr)去除率达到88. 90%,分别比AC催化臭氧处理和单独臭氧处理提高了21. 13%和29. 95%.动力学分析表明,臭氧氧化、AC、Fe/AC、Ce/AC、Cu/AC、Ni/AC催化臭氧氧化处理丁香酚模拟废水过程中COD_(Cr)的降解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规律,活性炭负载的活性组分有效提高了反应的动力学速率.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组合工艺"A/O-混凝-BDD"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优化各段工艺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各工艺最佳运行条件:A/O工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7 d,回流比为3.5;混凝剂工艺氯化铁为混凝剂,pH=5.5,添加量为0.4 g/L;BDD工艺电流密度为60 m A/cm~2,电极面积/反应体积为4 m~(-1)。最佳工艺条件下进、出水COD_(Cr)平均浓度分别为13375和60 mg/L,去除率为99.5%;进、出水TOC平均浓度分别为6893和12 mg/L,去除率为99.8%。进、出水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1889和0 mg/L,去除率为100.0%。A/O、混凝和BDD对COD_(Cr)去除贡献分别为59.0%,32.9%和7.6%,对TOC去除贡献分别为50.5%,46.1%和13.2%,对氨氮去除贡献分别为84.3%,2.5%和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