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矿区土地复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需要构造概念模型,E—R模型是构建数据库概念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己广泛应用于GIS需求分析和GIS数据库概念模型的设计。依据相关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的特点对E—R模型进行了修改和扩充,阐述了适合表达矿区土地复垦数据特点的空间E—R模型;为建立矿区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工程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地下煤炭的开采,采煤沉陷使得可正常利用的土地受到破坏,因此在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被大规模开采完以后,深入研究并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条件土地资源势在必行.本文是在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研究基础上的工程实践应用及分析,主要论述了沉陷区土地复垦的社会背景、牛心台煤矿采煤沉陷区土地复垦工程实践、土地复垦工程项目分析.最后指出,在现有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下应积极开展针对各矿区采煤沉陷区的土地复垦研究及工程实施,恢复宝贵的土地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3.
时空数据库是时态GIS的组织核心,时空数据模型是时空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以海上船舶监控调度系统为例,分析了时空数据、时空数据模型的特点和时态关系,研究了时空数据建棋思路.进而设计了针对移动目标的时空数据库模型,并实现了海船监控调度系统中移动目标信息的表达和时空数据的查询和表现.  相似文献   

4.
矿区复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垦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土地复垦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GA)的基本原理。根据土地复垦的实际情况,说明了基于GIS和GA进行复垦区土地资源优化的方法。详细阐述了优化配置模型及基于GA的优化过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用地方案不仅满足了各类用地要求,同时也将各类用地布置在较为适宜的土地上,获得了合理的空间布局。该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土地复垦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路网与动态交通信息一体化的导航时空数据库设计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建立有效的时空数据模型组织路网与动态交通信息一体化数据.在建立适合路网与动态交通信息数据库一体化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这些模型并实现存储、显示、查询和管理路网与动态交通信息的一体化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合分析美、英、苏及国内土地复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山测量人员在土地复垦中的4大任务,即开采沉陷的应用研究,矿区复垦的规划设计,复垦工程的检查验收及图纸资料的测绘。并论述了土地复垦可作为矿山测量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7.
为了因地制宜地复垦利用矿区沉陷土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横河矿区沉陷土地的复垦按农作物种植、基塘复垦、建设用地三种复垦方向,分别选择了各方向的主要影响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权重,通过编程计算,得到了横河矿区适宜性复墨方向的用地结构,为正确进行复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化多时态地理信息系统 (TGIS)研究 ,建立包头市郊区土地监测信息系统 ,提出了时空地理实体这一新的概念。阐述了决定土地监测信息系统模型设计的数据基础、身份确认原则、时间综合期、时间粒度和查询功能等几个关键因素。以时空地理实体为出发点 ,根据土地监测信息系统的特点将基图修正模型和组合体模型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时空数据模型。实践证明基于综合时空数据模型建立的包头市郊区土地监测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空间效率和较强的查询功能  相似文献   

9.
 开采沉陷模拟对矿区的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开采沉陷理论与地理元胞自动机相结合,基于GIS平台,以VS2010为开发工具,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构建了开采沉陷元胞空间,探讨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框架结构及实现方法,构建了开采沉陷模拟对象关系图,建立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以山西某煤矿为例,开发了开采沉陷元胞自动机原型系统,根据研究区的煤层条件和开发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分析未来开采沉陷的演变过程,为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能够较好地进行开采沉陷系统分析和开发,基于GIS和CA进行开采沉陷模拟,开发方便,系统兼容性好,能够展示更多的时空信息,便于数据管理.在空间划分上,CA模型能够与传统的预计方法有机融合,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地表塌陷损毁情况,为塌陷区治理提供依据.由于开采沉陷涉及的学科较多,未来还需进一步完善演化模型,探讨三维空间下的系统演化过程,提高模拟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矿区土地复垦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矿区土地复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宗地数据的时空组织与查询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时态信息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信息的重要一维,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GIS)已成为当前国际GIS研究的热点。在地籍管理工作中,空间对象的历史状态和引起状态变化的相关事件等数据作为重要的存档资料都应当加以保存。在简要介绍了时态地理信息系统和时空数据模型之后,以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时态数据的管理来讨论适合实际地籍管理的宗地时空数据组织和查询。第一部分分析了宗地变更的基本类型,主要讨论了空间物体形态的变化,一般分为宗地合并、宗地分割和复杂变化。接着在第二部分则描述了宗地变化的时空拓扑关系-空间相关性(spatio-overlap)和时间相接性(time-meet)。第三部分在不改变原有的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的条件下,运用基态修正法,通过定义时态对象来构造宗地数据时空模型,据此在宗地层区分现状层和历史层来对时态数据进行数据组织。在第四部分,根据宗地数据的时空变化类型和时空拓扑关系,设计了查询算法进行宗地空间数据的时态查询,并提供了查询算法的关键代码。最后,我们以某市旧城改造的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践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时态数据进行快照查询和任意宗地进行时态跟踪和搜索。  相似文献   

12.
可拓方法在矿区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可拓方法的土地复垦相关描述。然后提出了基于可拓的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为勉强适宜,与实际相符.表明了可拓方法在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可行性.该方法不仅可以克服在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且可对参评因子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高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时,数据采集和综合分析是重要的工作。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技术建立的土地转换模型(LandTransformation Model,LTM)在经过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ks,ANNs)技术的分析后对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充分结合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ANNs的信息处理功能,在综合分析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因素后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利用GIS和ANN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变化预测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历史数据,得到清楚的预报因子,还可以综合相关因素分析后得出新的空间数据层作为ANNs的输入数据,通过ANNs的近似人脑的分析能力很好的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土地管理和城市规划部门合理安置和有效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基于PDA的土地变更调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提出了多种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技术方法,但是在外业土地变更调查方面,仍然不能快速、及时、准确的提供现势性数据。不能提供用户多源信息(专题信息及辅助GIS、RS、GPS等信息)平台是其中关键问题之一。提出在PDA基础上建立移动GIS环境下的土地变更调查综合系统。实现移动GIS环境下的遥感信息与GIS专题信息有效结合、变化信息核实、外业GPS量测与数据处理、土地利用数据更新及自动更新专题数据库等。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高,是一种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字港多维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时空数据模型和无级比例尺数据库的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研究了INTERNET数字港的多维模型。通过对传统空间数据模型的时间扩展,研究包含时间的空间运算定义和各种空间关系,采和面向对象的方法和超图模型完成时空数据模型的定义。利用Agent智能体的自适应、自主学习等特点,来完成无级比例尺的信息综合和空间关系的变换。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沿海地区围垦动态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ENVI 5.3与ArcGIS 10.0平台,以2000年Landsat-7 ETM和2017年Landsat-8 OLI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目视解译的方式提取海岸线,然后用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江苏沿海地区2000年和2017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a)2000—2017年间江苏沿海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围垦,江苏省围垦土地面积107 420.0 hm2,年均围垦面积6 318.8 hm2,全省平均岸线围垦强度为7.11 hm2/(a·km)。(b)连云港市围垦强度最低,大部分耕地、林地与水体转化为城乡、工矿及居民用地;盐城市海岸线长度最长,围垦面积最大,整体利用格局向海岸方向迁移,耕地、未利用土地等面积略有下降;南通市围垦强度最大,林地面积大幅度减小,城镇面积增加。(c)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江苏沿海围垦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