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书田(1900—1988)早年为留美工学博士,归国后相继任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北洋工学院院长、西北联大常委、西北工学院院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等,有着丰富的工程技术实践和工程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工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其"国家危亡之挽救、中华民族之复兴","尤其以应用科学为国家富强枢纽"的救国抱负;"内求生存之自给,外御强暴之侵凌",工程教育当"出其工程学术以解决之"、"出其所造就者以担当之"、"设计创置并厘定运用之"的战时教育方针;"深厚的科学基础"、"实际的工程技术"、"组织与管理能力"、"创业与刻苦的志气"、"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的兴趣"之"五端"树志模式等重要思想,无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世界战时科学教育研究史上,还是在中国现代科学教育史研究上,均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经验进行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这是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对魏寿昆院士的访谈中,他回顾了中国调整冶金系科、筹建北京钢铁学院、学习苏联经验改革教学等历史事件,丰富了我们对50年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认识.作为科技教育家,他还就苏联教育经验对中国工程教育的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美国工程教育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八年秋,笔者随美国工程教育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在北京、成都、上海、合肥、南京和沈阳六个城市,参观了二三十个大学、研究所和工厂,并与教育部及各省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交换意见。对中国文革前后大专学校的工程教育概况(特别是电子工程方面),稍有了解。中国工程界的教师们,不少是  相似文献   

4.
读书与做事     
《少儿科技》2008,(6):1-1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虽然生不逢时,但他凭着不懈的奋斗,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绩。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也同样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于1927年致儿子信中的片断。  相似文献   

5.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先驱者,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教育方针、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出路五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他认为:教育是“必需品”非“奢侈品”,教育能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在教育方法方面,他指出,教育之道应是“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在教育内容方面,他认为教育必须要德智体三者并重。在教育内容方面,他提出要力除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两大弊端。在教育出路方面,他主张必须要取法西洋,废除旧教育,提倡新教育。  相似文献   

6.
王义全  黄丽 《科技信息》2009,(28):I0001-I0003
容闳是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是中国最早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的留学生,被称为“中国留学第一人”,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里。他认为当时中国贫弱危殆的结症有三:一是政治腐败,二是教育落后,三是外力入侵。其认识出自直观感受并亦不断深化,进而他的“教育救国”思想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为了实现他的爱国思想,容闳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乡村教育活动。其中派遣留学生是他最大的功绩,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科技人才。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实践活动。都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核心,充分表达了一个爱国学子的赤诚之心。尤其重要的是容闳的“教育救国”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开启了近代中国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7.
白雪 《创新科技》2011,(8):34-35
他几乎与国际同行同步提出建立表面工程科学,带领中国的技术研发走在世界前列。他在中国首倡再制造工程,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他心无旁骛,年复一年地潜心钻研,至今已近60年,并且还在继续努力着。  相似文献   

8.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但独立学院的工程教育由于各种原因尚在起步阶段。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开展工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表明,独立学院开展工程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1891年—1946年)是我国近代的伟大爱国主义者,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0.
一陶行知(1891年—1946年)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毕生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在他谋求以教育革命配合政治革命拯救中国的历程中,始终立足于劳苦大众的立场,坚持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批判地吸收和改造了传统的东方文化和欧美的西方文化,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创办了一个又一个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应于劳苦大众求解放的需要的学校,创造出既不同于“老八股”的传统教育,又不同于“洋八股”的洋化教育,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为中国劳动人民乐于接受的“生活教育”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教育必须以中国劳苦大众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