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白花茵陈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和石油醚萃取法提取白花茵陈中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似,主要为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如百里香酚和香荆芥酚)和脂肪酸及其酯等.  相似文献   

2.
运用超声提取、回流提取、水蒸汽蒸馏、浸泡提取4种方法对缅甸产钝叶樟植物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首次分析了缅甸产钝叶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42、40、22、36个成分,其中黄樟素(safrol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9.76%~28.47%.比较4种提取方法,得油率分别为3.49%、2.50%、0.85%、1.92%,表明超声提取法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植物微量元素的提取常用微波消解联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植物挥发油的提取常用传统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吸附法等,现代提取方法有同时蒸馏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亚临界水萃取、酶解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联合萃取法等.为研究湖北产樟树皮、茎、干、叶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及挥发油的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采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樟树中各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采用石油醚为溶剂用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测定的14种微量元素在樟树不同部位含量有所差异,但其中Al、Zn和Fe的含量偏高,Co、V、Se、Cd的含量偏低;从樟树树皮、茎、干、叶中分别检测出29、21、27、9种不同成分,共46种成分,均为含氧、烯烃类化合物.树皮中主要成分是黄樟素(36.23%),特征成分是4-isopropyl-1,6-dimethyl-1,2,3,4,4a,7-hexahydro-onaphthalene(1.71%);树干的主要成分是黄樟素(22.45%),特征成分是1-isopropyl-4,7-dimethyl-1,2,4a,5,8,8a-hexahydronaphthalene(1.55%);树茎的主要成分是黄樟素(69.98%),特征成分是(1R,8aR)-1-isopropyl-4,7-dimethyl-1,2,3,5,6,8a-hexahydronaphthalene(2.25%);树叶的主要成α-松油醇(40.73%)和桉树醇(31.96%),特征成分是(1R,4S)-7,7-dimethyl-2-methylenebicyclo[2.2.1]heptane(4.71%).湖北宜昌樟树中不同部位所测微量元素有差异;而樟树树皮、干、茎中所测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及树叶中除Cu外所测得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量标准;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该实验结果为以后的樟树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狭叶荨麻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确定相对含量.从黑龙江产狭叶荨麻挥发油中分离出95个色谱峰,鉴定出87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8.46%.挥发油成分中主要有7-甲基-Z-十四碳烯醇乙酸酯(25.74%)、1-乙酰氧基-3,7-二甲基-6,11-十二碳二烯(5.9%)和Z,E-2,13-十八烷二烯醇(5.11%).为狭叶荨麻挥发性成分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黑龙江省丰富的狭叶荨麻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开口箭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开口箭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获得开口箭挥发油成分,运用GC-MS联用仪检测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计算含量.通过计算机检索,参照NBS图谱,GC-MS联用仪检测出29种成分.开口箭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烃的衍生物、烃和甾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与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相比,16种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鉴定瑶药少花海桐(Pittosporum pauciflorum)茎皮中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少花海桐茎皮中的挥发油,运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从总离子流图中计算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比。【结果】少花海桐茎皮中挥发油含量约为0.09%;从茎皮中共分离并鉴定出29个化合物,主要为月桂醇酯(41.82%)、月桂醛(12.8%)、肉豆蔻醛(14.64%)、豆蔻醇(13.5%)、乙酸十四酯(4.54%)、十一烷(4.21%)等酯类、醛类、醇类、烷烃类及烯烃类化合物;已鉴定成分峰面积达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7.5%。【结论】本研究可为瑶药少花海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同时蒸馏萃取(VSDE)和直接溶剂萃取(DSE)法对高盐稀态酱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离、浓缩,并利用气质联用色谱(GC-MS)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鉴定.试验共鉴定出147种风味化合物,其中酸类17种、醇类12种、醛类16种、酯类36种、呋喃(酮)类12种、酮类13种、杂环化合物14种、酚类8种、吡喃(酮)类6种、吡嗪类4种、吡咯(酮)类3种、含硫化合物6种.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为酯、酸、醛、杂环化合物和醇类,其中酯类化合物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最多;此外,有16种日式和韩式酱油中的关键风味化合物在国产高盐稀态酱油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9.
洋葱中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洋葱中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液,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技术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分离出44个峰,鉴定了28个化合物.结论:主要成分是酸类、甾醇类,烷烃,醛和杂环化合物,其中酸类、烷烃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采用索氏提取法(SE),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花锚不同部位(根、茎、叶、花)的挥发性成分,并运用GC-MS技术对所提取到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同时结合NIST2012谱图库检索出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3种不同提取方法从花锚的根、茎、叶、花4个不同部位共分离得到69个挥发性成分.采用同一方法提取不同部位得到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大致相似,主要差异表现在含量上.不同方法提取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略有差异,SE法和SDE法提取的花锚不同部位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大致相同,主要是苯类、芥酸酰胺、酯类、酮类等,但其含量相差较大,而HS-SPME法提取的花锚不同部位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与SE、SDE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醛类、酸类、酮类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浙江产石胡荽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出41种成分,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为反武-乙酸菊花烯酯(42.18%)、4,4-三甲基-二环[3.2.0]-6-庚烯-2-醇(6.85%)、石竹烯氧化物(4.42%)、2-(2-甲基呋喃基)-5-甲基-呋喃(3.76%)、棕榈...  相似文献   

13.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三角咪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分析.结果表明:从三角咪植株根、茎、叶中共分离鉴别出104种挥发性成分,根中分离鉴定出了40种,茎中分离鉴定出了50种,叶中分离鉴定出了60种,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42.91%、71.11%和92.22%.其中三角咪各部位均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有13种,三角咪植株中主要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17.04%)、(S)-4-甲基-3-乙基-1-戊醇(7.29%)、α-紫罗酮(3.72%)、14-甲基十五酸甲酯(2.90%)、alpha.-金合欢烯(2.39%)等.  相似文献   

14.
瑞香科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和阿尔泰假狼毒(Stelleropsis altaica)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了索氏提取器及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天山假狼毒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同属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一种植物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因提取方法不同而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山嵛菜根、茎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经GC-MS对根、茎叶分别鉴定出15种、2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6%、87.4%,其中辛辣成分异硫氰酸烯丙酯在根和茎叶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7.1%、1.3%,特别是从根中检测出辛辣成分1,6-二异硫氰酸己烷酯,且相对含量高达30.7%.说明丽江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山嵛菜与日本所种植的山嵛菜有相似之处,但丽江瓦莎毕实业有限公司种植的山嵛菜有其独特的挥发成分1,6-二异硫氰酸己烷酯.总的说来做为调味品的基本原料根比茎叶更好.  相似文献   

16.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7.
建立动力学模型,研究减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动力学规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定主要成分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相对含量动态变化,比较不同蒸馏时间获得精油的品质。结果表明,减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薰衣草精油过程的动力学模型y=4.292 5(1-e-0.017 9x),气质联用共解析挥发性成分48 种,芳樟醇、乙酸芳樟酯等为主要挥发性成分,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芳樟醇相对含量由49.51%降至16.78%,下降趋势明显。实验发现该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模拟薰衣草精油提取过程的规律,并且结合精油品质分析,前120 min的提取率达1.88%,组分基本稳定;120 min后,提取率增长趋势变缓,且主要成分芳樟醇相对含量明显下降,组分种类复杂。研究认为薰衣草精油减压提取最佳时间为120 min,既可保证提取率较高,又可获得品质优良的精油,且节约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8.
高璇  屈恋  赖芳  马丽 《广西科学》2017,24(4):396-400
【目的】利用GC-MS对窿缘桉叶、果实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窿缘桉叶、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水溶性挥发组分。【结果】窿缘桉叶得油率为0.95%(以鲜质量计),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38.82%)、α-蒎烯(13.52%)和对伞花烃(12.04%);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物质为(1R,2R,3S,5R)-(-)-2,3-蒎烷二醇(14.75%)。果实得油率小于叶,为0.52%(以鲜质量计)。果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3.07%),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为α-松油醇(25.33%)。【结论】窿缘桉果实挥发油的油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石竹烯,作为药物原料具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9.
人参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人参根中的脂肪酸和挥发油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别鉴定了脂肪酸中的19个化合物和挥发油中的46个化合物,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百分含量,脂肪酸中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是2,2’-亚甲基双[6-(1,1-二甲基乙基)-4-甲基苯酚](10.56%)、1,2-苯二羧酸二异辛酯(6.52%)、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5.45%)和乙酸-13-十四碳烯-1-酯(4.14%).  相似文献   

20.
西北产贯叶连翘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西北产贯叶连翘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传统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贯叶连翘全草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测定了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从中鉴定出63种化合物,结果显示氧化石竹烯(6.94%)、环十二烷(3.67%)、苄醇(2.14%)、斯巴醇(3.36%)、环十四烷(1.96%)、苯并呋喃酮(1.30%)、喇叭茶醇(1.32%)等化合物为贯叶连翘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结论西北地区的贯叶连翘挥发油成分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地区产贯叶连翘挥发油成分有很大不同,说明地域和气候环境对植物的成分组成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