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二维主分量分析中图像协方差矩阵的估计问题,在二维主分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新的加权图像协方差估计方法,运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权重参数进行并行优化,以抽取更有效的分类特征。在ORL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性能优于二维主分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特征抽取算法,核主分量分析(KPCA)已经广泛应用于人脸等图像识别任务中.但是该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依赖于训练样本的数目N,当N很大时,算法所耗费的时间是相当可观的.本文提出了基于图像矩阵的核主分量分析技术(I-KPCA),解决了上述核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CENPARM I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主分量分类器(PCC)的基础上提出了二维主分量分类器方法,具有速度快、算法简便的特点.人脸性别分类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识别性能上优于主分量分类器;另外,算法执行时间具有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基于加权主元分析(WPCA)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特征加权和主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主元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先根据加权重建误差最小化,计算出各类训练样本的加权子空间,然后计算测试样本点到各加权子空间的距离,并根据该距离进行分类识别.最后,通过对剑桥ORL数据库进行的试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的主元分析相比可以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同一对象的多张图像提供了比单张图像更丰富的外观信息,提取多张人脸图像共性信息可提高人脸识别率.经典的基于主方向夹角的MSM应用于单张图像对一组图像匹配,识别效果不佳,为此提出基于主分量重构误差最小准则的单张图像与一组注册图像人脸识别算法原理,并作了实施.在由MBGC项目提供的图像组建的测试集上进行的测试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识别效果提高幅度明显优于基于依次单张匹配和基于最大主方向夹角准则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二维主分量分析方法与加权的方法相结合,给出了一种双向二维加权主分量分析方法用于面部表情特征提取,该方法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对图像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大幅降低了所提取的特征数目;且考虑到面部不同部位包含不同的表情信息这一特点,对各个特征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PCA和KPCA特征抽取的SVM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特征抽取的异常检测方法,应用主分量分析(PCA)和核主分量分析(KPCA)抽取入侵特征,再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检测入侵。其中PCA对输入特征做线性变换,而KPCA通过核函数进行非线性变换。利用KDD 99数据集,将PCA-SVM、KPCA-SVM与SVM、PCR、KPCR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不降低分类器性能的情况下,特征抽取方法能对输入数据有效降维。在各种方法中,KPCA与SVM的结合能得到最优入侵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物体的形状识别是模式识别的重要方向,广泛应用于图像分析、机器视觉和目标识别等领域.目前,对形状识别的主要方法有傅里叶描述子、主分量分析等.对傅里叶描述子、主分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仿真得到的数据分析比较,验证了主分量分析法和傅里叶描述子方法对形状识别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式识别领域,变量间的高阶统计关系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但目前许多人脸识别系统一方面依赖二阶统计关系,另一方面又需先采用主分量分析技术对样本进行降维.主分量分析技术自身却对二阶统计关系敏感,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对高阶统计关系敏感的算法作后续处理.为此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并与传统的基于Fisher线性判别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讨论在光照方向大幅度变化和人脸图像不完整情况下两种系统性能的优劣.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证实,在这两种情况下,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普适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优于传统的基于Fisher线性判别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核的主分量分析(Kernel PCA)能够提取数据的非线性特征,但其性能受核参数的影响非常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空间中非高斯分布估计的核参数优化算法.该方法基于Kernel PCA中最优的参数应能导致特征空间中数据具有高斯分布的思想,通过对特征空间中数据的非高斯性结构进行分析,从反面估计其对高斯分布的逼近程度.采用该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实验都有很好的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VSP),尝试将综合AHP(层次分析法)、PCA(主成分分析)和DEA(数据包络法)3种方法应用在供应商评价中,避免传统的单个方法或2个方法的综合使用中各种方法本身的缺陷,尤其是解决由评价准则的相关性带来的重复评价和权值给定的客观性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与带偏好约束的AHP和DEA综合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AHP,PCA和DEA三者综合评价法能够有效降低评价的复杂程度,减少数据的冗余,可更加真实有效地反应供应商得分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评价准则之间的相互关系所带来的重复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化工过程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过程测量因次和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状态空间维数的判定准Jl,l,将独立成分分析方法用于过程状态空间分析和获取状态变量,探讨了确定状态空间的影响因素.仿真案例中,依据准则判定了状态空间维数和对应的状态变量,准则判定结果和多变量统计结果一致;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确定出状态独立分量,清晰、准确地对系统进行了描述。证实独立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状态空间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MPCA方法及其在批过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传统的多方向主元分析(MPCA)常会导致误诊断,且对批生产过程难以保证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实时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PCA方法,该方法采用多模型非线性结构代替传统MPCA单模型线性化结构,克服了后者不能处理非线性过程和实时性问题,并避免了MPCA在线应用时预报未来测量值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批过程性能监测和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人脸识别过程中,针对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算法在特征提取和数据降维上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引入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DPCA)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图像行与列方向上的信息.考虑到人脸图像存在信息冗余而影响识别率的问题,于是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加权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WT-W2D2DPCA)的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二级小波分解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其低频部分;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的特性,将低频部分进行奇偶分解,并引入加权思想,重组低频人脸图像,最后在ORL人脸数据库上进行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2DPCA系数矩阵大的问题,而且得到了比传统的2DPCA、2D2DPCA算法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的客货分离改造方案的适用环境,为中国高速公路的客货分离改造提供依据和指导,提出以延误、事故率、改造费用等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得出客货分离改造方案的选择和评价方法,并通过序列总和理论对当前主流的各种综合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PCA法对客货分离改造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性优于其他主流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PCA与神经网络的雷达故障组合诊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单一诊断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元分析方法(PCA)和神经网络的组合故障诊断方法.利用多PCA来监测雷达状态,在雷达状态异常时再通过分析变量贡献率来确定故障部位,最终采用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仿真实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人脸特征提取问题可以转化为组合优化问题这一思路,提出了仿生算法与主成分分析相融合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人脸特征子空间;然后在已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通过遗传算法与离散粒子群算法进一步提取出可使识别正确率达到最高的人脸图像特征.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主成分分析相比,该方法不仅能进一步降低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从而提高识别速度,而且能获得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PCA在非线性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是一种线性算法,基于PCA的故障检测方法若直接运用于非线性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会导致明显的故障误报和数据重构错误。为了使基于PCA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适用于非线性较严重的热工过程,对该方法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应用不同负荷下的历史数据,分别建立机组不同负荷下的局部PCA模型,再根据机组当前实际运行负荷选择相应的PCA模型进行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并结合相邻负荷PCA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数据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重构精度。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能够对非线性较为严重的电厂热工过程进行精确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