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区自70年代段木栽培黑木耳,至今已有近30年的栽培时间。年产黑木耳一直保持2.7万kg左右(干品),是我区东南6乡广大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但随着1998年我省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将成为历史。笔者认为我区今后发展黑木耳生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领导,政策扶持我区黑木耳生产在段木栽培阶段基本上是自由发展,每年大约栽培30000架左右,需菌材约六万方,且主要来自国有森林。由于我省封山育林政策的实施,菌木来源将基本堵绝,今后黑木耳生产必须走袋料栽培之路。要实现这一飞跃性的…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稻耳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是一项利用冬闲田,通过荫棚吊袋栽培黑木耳,并兼顾水稻生产的综合性实用新技术。其主要内容是:在室内培养黑木耳菌袋,待中稻收割后,利用冬闲田搭制荫棚,吊袋栽培,适时开口,定向出耳;菌袋出耳完毕后,拆除荫棚,翻犁耳场,并以出过木耳的废弃菌料作为基肥,种植水稻,实行一耳一稻轮作制。 1999年5月20日,该技术成果在六安地区行署科委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会上一次性通过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选题准确,技术可靠并有创新,提高了高温制菌的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黑木耳组织分离过程中对消毒液浓度与灭菌时间的筛选,来达到成功分离出黑木耳茵种,并进行出耳试验比较来确定所分离的菌种的优劣。氯化汞浓度为1‰,来菌60秒,分离黑木耳菌种成功率达到70%以上,并且能够保留母本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4.
王永斌 《甘肃科技》2011,27(22):169-170
针对陇南气候特点,介绍了无公害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技术,重点总结了一年两季栽培的时间安排、新栽培料配方、仿野生出耳管理3个方面,旨在为陇南无公害黑木耳代料仿野生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有着丰富营养,极高的蛋白质含量,滋味鲜美,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栽培方法比较粗放,没有合理、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措施,使得病虫害顺势增长,危害极大,是抑制黑未耳高产、稳产的重要原因。所以,有效地控制黑未耳病虫危害是实现黑木耳高产、穗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是浙江省群众喜爱的一种保健食品,然而本省目前仍以段木栽培为主,这种生产方式不仅资源缺乏,生产周期长,而且单产很低,100kg段木栽培两年仅产干耳1~2kg,故年年销大于产,如1992年浙江省销售干耳约2000t,而生产却不足200t,故需要大量从外省调入。为此,我们于1993年底开始利用本省丰富的棉籽壳和杂木屑等资源进行袋栽黑木耳的高产技术研究。经过两年试验,已选育出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高产的黑木耳菌株“A_(u4)”,并摸索出一套易被群众接受的塑料大棚挂袋栽培技术,数千袋的试种表明,在良好的栽培管理条件下,从菌袋制作到第一潮木耳采收毕的4~5个月生产周期内,平均100kg干料可产干耳8kg左右。且不会遭受野蛞蝓等地上害虫的危害,木耳质量较好。一个农户若购人10000袋黑木耳菌袋,经2~3个月管理,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一年内春、秋季共可栽培两批。为此,我们计划从1996年开始在革命老区——浙东四明山梁弄镇等地逐步推广,使该项技术为振兴山区经济、科技扶贫服务。现将两年来的试验工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市面上销售的可以食用的黑木耳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叫毛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半透明的叫光木耳,即人们常称的黑木耳。毛木耳朵大,质地粗韧,难嚼碎,口感差;黑木耳质软味鲜,滑润脆嫩,清香爽口,为节日喜庆之佳肴。购买时可采用一看二捏三尝四泡发的简便方法去检验挑选。一、看色泽品质。凡朵大适度,耳瓣舒展,朵面乌黑有光泽,朵背略呈灰白色的为上品;朵稍小且耳瓣略卷,朵面黑但无光泽的属中等;朵小而碎,耳瓣卷而粗厚或有僵块的为次品;朵灰色或褐色的最次。二、捏干燥程度。黑木耳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福建省古田县菇农,采用木屑装进塑料袋室内栽培,一般接种后3个月就出菇,直至采收结束,全流程只需10个月,比段木栽培法提前40多天出菇,比菌砖栽培法也提前出菇,生产周期缩短一半。而且产量高,每百斤木屑拌以辅料就可产鲜菇70—80斤,晒成干菇7~8斤,比段木栽培法单产提高5~8倍。同时操作方便、管理容易,适合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大量的废弃菌糠造成的面源污染,研究菌糠的资源化开发.以黑木耳菌糠为底物,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黑木耳菌糠中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结果发现:赤霉素质量分数为45.52 μg/g,加标回收率达98.28%;吲哚乙酸质量分数为38.42 μg/g,加标回收率为94.70%.利用黑木耳菌糠与菜园土、砂质土按不同质量配比混匀...  相似文献   

10.
以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细胞工程菌株新河大SL205为供试菌株,以黑木耳菌糠为主要生殖生长基料,以菌丝长速、生殖生长生物学效率为指标,设计不同培养基配方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新河大SL205的适宜培养基配方为黑木耳菌糠50%(质量分数,下同)、木屑30%、玉米芯10%、麸皮8%、石灰2%;该培养基下,新河大SL205平均长速为7.26 mm/d,生物学效率为126.29%,对黑木耳菌糠生物降解能力最强,有效降低了黑木耳菌糠带来的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1.
黑木耳、银耳、黑牛肝菌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三种食用菌(黑木耳、黑牛肝菌、银耳)样品进行了研究。三种菌的光谱各具特征,黑木耳和银耳光谱主要谱峰相似,但与黑牛肝菌的光谱区别较大;根据吸收强度比可以将黑木耳和银耳区分开。光谱结果还显示,三种食用菌多糖,既有α糖苷键,也有β糖苷键。红外光谱具有快速、简便、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提取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黑木耳代用料栽培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木耳代用料栽培过程中常常发生一系列病害,按发生原因归为两类--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本研究探讨了防治黑木耳病害的措施:培养健壮栽培菌袋,提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优质的黑木耳出在东宁。2006年,东宁黑耳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本文试图提出如下发展对策建议:突出主导地位,加强组织领导;扩张基地规模,优化区域布局;推进精深加工,实现过腹增效;加快科技推广,实行规范生产;完善营销体系,大力开拓市场等,把东宁黑木耳进一步叫响炒热。  相似文献   

14.
贵州非褶菌物资源生态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报道了贵州境内非褶菌物17科60属262种,其中以鸡油菌科Cantharellaceae、齿菌科Hydnaceae、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皱孔菌科Meruliaceae、杯珊瑚菌科Clavieoronaceae、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珊瑚菌科Clavariaceae、革菌科Thelephoraceae、伏革菌科Corticiaceae、韧革菌科Stereaceae、牛舌菌科Fistulin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中的种最为常见,其中8种为中国新纪录,29种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一、食用菌在自然界中的地位食用菌俗称菇、菌、蕈、耳,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在分类学上,属于植物界真菌门,其中的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极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供食用的部分,绝大多数是子实体,极少数是菌核(如茯苓).在真菌中,能形成子实体的约有六千多种,绝大多数是野生的,其中不少是有毒的,根本不能吃.可食用的大约有六百多种,国产食用菌在五百种以上,有药用价值的约占二百种左右,可作为商品生产和进行人工栽培的有二十多种.主要有:耳菇(又称糙皮侧耳、北风菌)、风尾菇(又称漏斗状侧耳)、双孢蘑菇(又称蘑菇、洋蘑菇)、草菇(又称兰花菇、美味苞脚菇、中国蘑菇、秆菇)、金针菇(又称增智菇)、香菇(又称香蕈、香菌)、滑菇(又称光帽鳞伞)、木耳(又称黑木耳)、银耳(又称白木耳)、猴头(又称刺猬菌、茶花菌)、竹荪等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茶叶副产品综合利用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现已开始将其应用到食用菌栽培中,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利用茶废弃物栽培毛木耳和黑木耳该项技术是:先将茶树修剪的枝梢废弃物及茶灰、茶梗等副产品用高速碾碎机碾成粉末状,然后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麸皮、白糖、石膏、添加剂混配成培养基,然后再接种上毛木耳和黑木耳的菌种.主要栽培方法为:统一采用室内袋栽培方式,其中毛木耳和黑木耳可采取挂袋出耳,每袋装干料0.4公斤,湿料1.1公斤,料水比例1:1.6,  相似文献   

17.
黑木耳俗称“木耳”,是生长在朽木上的一种食用真菌,因其形似人耳、颜色黑褐而得名。我国人工栽培黑木耳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也是久负盛名的滋补品。 黑木耳除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_1、B_2:等多种营养成份。其中,尤以铁的含量特别丰富,每百克中含185毫克,比叶类蔬菜中含铁量最高的芹菜还要高出20倍;比动物性食品中含铁量最高的猪肝高近7倍,故被誉为食品中的“含铁冠军”。另外,它还含有一种植物胶质,这是一种对人体特别有益的天然滋补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贵州南部喀斯特地区非褶菌物8科20属44种,其中鸡油菌科Canharellaceae 11种、齿菌科Hydnaceae3种、齿耳菌科Steccherinaceae3种、耳匙菌科Auriscaopiaceae1种、皱孔菌科Meruliaceae3种、杯珊瑚菌科Clavicoronaceae1种、丛枝珊菌科Ramariaceae7种、锁瑚菌科Clavulinaceae3种、珊瑚菌科Clavariaceae4种、革菌科Thelephoraceae3种、伏革菌科Corticiaceae1种、韧革菌科Stereaceae4种、牛舌菌科Fistuliaceae1种,有12囊为贵州省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台耳即中国台湾白背木耳,其栽培技术要求不高,生产设备简单,不仅适宜家庭栽培,更适合利用空闲的仓库、学校、厂房进行工厂化规模生产.本所每年工厂化栽培台耳20万袋,每万袋原材料、菌种成本4000元,投资比黑木耳节省50%,产鲜耳1万kg,晒成干品为2t ,产量是黑木耳的3倍,收入4万元,投入产出比1:(9~  相似文献   

20.
地栽黑木耳实用高产技术黑木耳是一种味美质佳的食用菌,是我国名贵的土特产品和传统的出口产品;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被称为“素中之荤”,具有一定的药膳兼用价值,深受国内外消费市场的欢迎。地栽黑木耳是近几年由辽宁省清原县科委推出的一项新技术,是适合农村两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