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通过建立海洋立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模糊评价理论,提出海洋立管失效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专家打分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实例计算,对海洋立管失效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人的行为、物质、环境三维视角,分析了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构建了煤矿企业安全危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评价指标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等特点,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建立了煤矿企业安全危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数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安全危机因素评判模糊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探讨了多层次下危机等级的确定方法,由此可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危机评估与预警.以湖南省某煤矿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矿企业安全的总体状况较好.该理论与方法可为煤矿企业安全防范与预警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电液舵机性能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准确地获取电液舵机的综合性能,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电液舵机的综合性能评价方法. 建立了电液舵机性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模糊层次分析算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并以某电液舵机的实际测试数据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性能综合评价. 试验结果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够准确地获取电液舵机综合性能量化指标,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电液舵机性能综合评价,也适用其他复杂武器系统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模糊层次分析法是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进行有机融合,用层次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方案指标,对评价进行量化。建立了高校学报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安全高效的瓦斯抽采效果评价对于矿井瓦斯抽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评价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通过资料收集,建立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煤层、工作面、瓦斯抽采系统等5项指标。二级指标包括高位钻孔法、定向长钻孔法和上隅角插管法3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建立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数学模型,对崔家沟煤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分析筛选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影响因素,建立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过程中,瓦斯抽采方法所占权重最大,为0. 43,表明在崔家沟煤矿采空区瓦斯抽采过程中,瓦斯抽采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与现场实际相吻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瓦斯抽采效果评价,并且评价结果良好,为我国采空区瓦斯抽采效果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决定了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针对设备选型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构建设备选型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联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设备选型评价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的供热机组扩建工程经济性影响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对其经济性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从而对该扩建工程进行全面、定量、综合的评价研究。本文采用Fuzzy-AHP综合评价的方法,首先对数据实行无量纲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经济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由于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复杂,使得其教学质量评价易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常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尝试构建一种包含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例.通过多组数据的测试和对结果的比对,应用表明这种包含综合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能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提出一套综合评估地区电网建设规模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模糊决策和最优化理论,建立反映地区电网规模水平的综合评估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规模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其适应度映射,在给定模糊评估权重矩阵的基础上,实现对地区电网规模水平的客观定量评价.实例表明,该模型和方法简便有效,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0.
地铁车站施工方案优选决策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地铁车站工程的特点,依据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从技术、经济、效果和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及模糊综合评判法中无量纲的隶属度拟合评价指标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铁车站施工方案综合评判优选决策模型,实现了定性问题的量化处理.最后,结合实例说明了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判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对影响体育教师素质的各层次和诸多因素建立了多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以寻求一种为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量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机系统价值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机系统的安全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评价,为构建和谐人机系统关系提供依据.确立了人机系统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根据人机系统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和量化评价指标.建立了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模型对一人机系统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模型准确、有效.表4,参8.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相控阵雷达毁伤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反辐射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能力,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用于毁伤效能评估中,建立了冲击波和破片毁伤效应模型.结合典型相控阵雷达,建立了战斗部对相控阵雷达的毁伤效应评估模型和毁伤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指标的量化等级.通过计算,给出了典型相控阵雷达在特定条件下的量化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评估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的服务质量,提出了基于Servqual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了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和工具,提出了一种模糊层次分析的评价方法。成立了由专家、管理者和用户代表组成的评价团,通过收集大量用户感知和满意度评价数据,对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践验证。结果显示,评价团中3组人员对该模型各指标的权重评价值的相对误差低于1%,用户对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的总体评价值与通过模型计算的评价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低于2%。实践表明,构建的模型指标体系合理,适用于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有极大破坏。为准确掌握采煤裂缝的诱发因素、发育规律并对裂缝发育等级进行预测,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采动地裂缝发育等级评价模型。根据工程条件,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通过模糊数学方法构造隶属函数,并以某矿80806与80808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地裂缝发育情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工作面上方地表裂缝发育情况与所提出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匹配良好,说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适合该煤矿的采动地裂缝发育等级评价,评价结果对开采沉陷损害程度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物流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相应的物流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采用将专家意见量化的思路,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然后用模糊评价法计算物流项目的综合风险评分。  相似文献   

17.
在实际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全面的原则,构建了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三角模糊数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权,然后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高校财务安全评价模型。实例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对影响城镇土地质量的各种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划分土地等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广泛调研确定各因子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在GIS中构建带有决策稳定因子的非线性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多种非线性模型与线性模型的对比,验证该模型的科学性,确定研究区土地级别;采用栅格图像差值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FAHP-非线性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适合解决多因素、多标准且不便于全部量化处理的决策问题,反应了指标对于决策稳定性的定量化影响.研究结论初步突破了对传统线性模糊综合评价的认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用层次模糊法进行工程项目业主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决策法确定风险等级,进行综合评判.由于只需对单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专家组对风险的不同认识的综合及其程度模糊判定的量化确定风险的级别,保证了风险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评价法对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