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 办的第五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4~26日在安徽歙县披云山庄隆重召开。出 席本届会议的主办方领导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暨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会 第一副主席刘钝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化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 学院副院长关增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廖育群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 书长韩健平副研究员。光临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清华大学文学院刘兵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 学院田松副教授,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苏荣誉研究员、罗桂环研究员、艾素珍研究员、王扬宗 研究员、郝刘祥研究员、张藜处长。  相似文献   

2.
2001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研究员为团长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代表团参加了在墨西哥城举办的第21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代表团以国家会员的身份向国际科学史联合会代表大会再次提出举办国际科学史大会的申请,刘钝研究员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做了准备充分的申请陈述。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19—21日,由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伙伴小组(以下简称“MPI/CAS”)组织的“中国传统工匠技艺与民间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天荣宾馆召开。来自中国大陆、美国、日本,以及香港地区的3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孙小淳研究员和曹  相似文献   

4.
第12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ICHSC)于2010年6月26-30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封三).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葡萄牙科学历史中心联合资助.会议主题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科技史研究"(Multi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相似文献   

5.
<正>"现代科学与科学文化"研讨会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学文化专委会成立会议2014年11月29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科学史所")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科院科学史所、中国科普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科学院科学传  相似文献   

6.
2011年8月27—31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史所)中外科技发展比较科学史研究中心在北京主办了代数学史国际讨论会(Workshop on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Alge-bra),会议是由自然科学史所田淼研究员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林力娜(Karine Chemla)教授组织  相似文献   

7.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24日至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第14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暨首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召开。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130多位专家学者,收到论文百余篇。会议特别邀请到国际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席艾夫斯莫斯·尼古拉迪斯(Efthymios Nikolaidis)、苏里南共和国驻华大使洛伊德·皮纳斯(Lloyd L.Pinas)、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研究员赫尔曼(Konrad Herrmann)、秘鲁库斯科大学教授加马拉(Milton R.Gamarra)等外宾出席。  相似文献   

9.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文章编号:1000-0798(2001)01-0097-02   为促进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研究,增进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拟于2001年8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近现代中国社会。会期3天,具体日期和地点将于第三轮会议通知公布。   目前,会议组织者正在征集论文,征文范围主要包括:   (1)近现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各学科的建立与发展;   (2)近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发展;   (3)科研和教育机构及科学技术体制的演变;   (4)国家的科学技术规划与政策;   (5)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互动;   欢迎一切有兴趣的学者提交论文,参加会议,同时也热诚欢迎大家提供新的选题与建议。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4月15日前,提交论文题目;   4月30日前,发出第二轮通知;   5月15日前,提交论文摘要;   6月30日前,提交论文全文;   7月20日,发出第三轮通知。   联系人:张藜;张九辰   地 址:北京市朝内大街137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10   E-mail:moderncn@public2.east.net.cn   Fax:(010)64017637;   电 话:(010)8402762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