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密胺树脂对钯的吸附行为和吸附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1mol.dm^-^3硝酸溶液中,存在一定量的氯离子(Cl^-)的情况下,密胺树脂对钯Pa(II)的吸附率可达80%以上,同时对密胺树脂和载有Pd(II)的树脂作了红外光谱测定。  相似文献   

2.
D001CC强酸性树脂吸附分离金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D001CC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从硫脲浸金液中吸附分离金和银的性能。结果表明,在酸性介质中,该树脂对硫脲金(Au(Tu)2+ )、硫脲银(Ag(Tu)2+ )配离子(Tu= CS(NH2)2)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吸附容量Au 为68.8m g/g-Resin,Ag 为99.1m g/g-Resin。负载金银的树脂可分别用NaCN-NaOH 溶液和Na2S2O3 的H3BO3-NaOH 缓冲溶液定量洗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金银分离  相似文献   

3.
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金属有色配合物,通过直接测定已经吸附了金属有色配合物的树脂相的吸光度,不需预浓缩或分离,可检测样品溶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Ti(Ⅳ)-H2O2-5-Br-PADAP(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形成的三元异配合物定量吸附于树脂上的实验条件,在PH3.0-5.0的酸性介质中,加入草酸钠掩蔽铁(Ⅲ)后,在过氧化氢存在下,使Ti(Ⅳ)与5-Br-PADAP显色  相似文献   

4.
N263萃洒树脂吸附Au(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氯化甲基三烷基铵(N263)萃淋树脂在Cl^-介质中吸附Au(Ⅲ)的性能。就酸度、Cl^-浓度、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发现该树脂的萃金性能优良,吸附容量大于200mgAu(Ⅲ)/g干树脂。通过动态实验得到了上柱、洗脱过程的最佳条件。还对实际含金样品的浸出液进行分离、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N263萃淋树脂吸附Au(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甲基三烷基铵(N263)萃淋树脂在Cl-介质中吸附Au(Ⅲ)的性能.就酸度、Cl-浓度、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发现该树脂的萃金性能优良,吸附容量大于200mgAu(Ⅲ)/g干树脂.通过动态实验得到了上柱、洗脱过程的最佳条件.还对实际含金样品的浸出液进行分离、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恒温固定床吸附柱中,分别装填不同型号、粒径的大孔磺酸树脂(吸附剂),在氮气、C4(气相)、C4(液相)三种不同的介质中,对甲醇的动态吸附特性进行考察.采用色谱扰动-应答技术,对得到的吸附柱脉冲应答曲线,按矩量分析法进行处理,取得了与工业操作相类似的条件下,甲醇在上述各种情况下的吸附平衡常数和吸附速度常数.结果表明该类树脂(吸附剂),在用于分离C4烃中的甲醇方面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亚胺基二乙酸树脂对Ag(Ⅰ)的吸附性能及其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亚胺基二乙酸树脂(D401)对银(Ⅰ)的吸附行为,考察了介质pH、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在HAc—NaAc 体系中pH为5.6是最佳的吸附条件之一;在温度为298K时,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296 mg/g树脂,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 )为1.046×10-5 S-1 ;表观吸附活化能(E)为27.87 kJ·mol-1。等温吸附服从Freundlich经验式,树脂功能基与银(Ⅰ)的配位摩尔比约为1:1。用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探讨了吸附的作用原理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聚环硫氯丙烷与咪唑进行高分子反应,合成了以聚硫醚为主链、侧链带有咪唑基团的螯合树脂(简称PSIM)。该树脂对Au(Ⅲ)、Pd(Ⅱ)、Pt(Ⅳ)、Ag(Ⅰ)等贵金属离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容量(mmol金属离子每克树脂)分别达6.01、5.53、3.43和4.73,对Hg(Ⅱ)的吸附次之,对Cu(Ⅱ)、Zn(Ⅱ)、Cd(Ⅱ)很弱,而对Pb(Ⅱ)不吸附,并考察了介质酸浓度对PSIM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D190型大孔巯基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金和钯,研究了各种条件对分离富集和测定的影响,证明了金和钯在3%王水介质中形成氯络阴离子与树脂上的巯基(-SH)发生螯合作用形成螯合物而迅速地被吸附在树脂上。同时,溶液中一些残金属离子不易与巯基生成螯合物而分离。采用酸性硫脲定量洗脱,树脂结构不被破坏,可重新使用。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可吸附金属有色配合物,通过直接测定已经吸附了金属有色配合物的树脂相的吸光度,不需预浓缩或分离,可检测样品溶液中痕量金属离子的含量。研究了Ti(Ⅳ)─H_2O_2─5─Br─PADAP(2─(5─溴─2─毗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形成的三元异配合物定量吸附于树脂上的实验条件,在pH3.0~5.0的酸性介质中,加入草酸钠掩蔽铁(Ⅲ)后,在过氧化氢存在下,使Ti(Ⅳ)与5─Br─PADAP显色并与树脂混合搅拌15min,吸附达平衡,树脂相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3.65×10 ̄5L·mol ̄(-1)·cm ̄(-1);钛含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测定铁矿中的痕量钛,相对标准偏差为1.4%;回收率为99%~101%。  相似文献   

11.
在pH4.50的酸性介质中,亚铜试剂与Cu(Ⅰ)生成紫色配合物,与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吸附,可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Cu(Ⅰ).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8×104L·mol-1·cm-1;Cu(Ⅰ)在0~1.48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用此法测定天然水中痕量Cu(Ⅰ),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pH和Ca(Ⅱ)对砷酸根在海水与NaCl介质中对水合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上交换吸附的影响:(1)在酸性条件下和海水及NaCl介质中,砷根酸在针铁矿上的交换率E(%)-pH曲线呈平顶峰型,在δ-MnO呈峰型,在粘土上分别呈双峰型和肩峰型,这是砷酸根存在多种形式与固体表面发生离子/配位子交换以及介质中阴离子竞争交换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2)在碱性条件的海水介质中,砷酸根与水合氧化物和粘土矿物的E(%)  相似文献   

13.
李善吉 《广西科学》2009,16(1):70-72
以含氮聚氯乙烯-吡啶树脂作吸附剂,研究它对β-萘酚的静态吸附和脱附情况,以及温度对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氮聚氯乙烯-吡啶树脂对β-萘酚有良好的吸附性和脱附性,在相同温度下,其吸附量和脱附率分别为1.32mmol/g和91%;树脂对β-萘酚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吸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含氮聚氯乙烯-吡啶树脂对有机酸性物质有明显的吸附性能,虽然规律不很强,但是与酸性强弱有关,酸性明显强者(如甲酸、不饱和酸、取代酸),其吸附量较大,β-萘酚的酸性较弱,其吸附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现在从铀矿,特别是从低品位铀矿提取铀广泛采用离子交换法,(1—5)而所用的树脂多为Ⅰ型强碱树脂,例如Amberite IRA400,Dowex1×8及717树脂等。这是因为铀在酸性溶液中可以与SO_4=络合而呈阴离子UO_2(SO_4)3~(-4)或在碱性溶液中与CO_3=络合而呈UO_2(CO_3)_3~(-4)离子,皆可被Ⅰ型强碱树脂良好吸附,从而可以与其他杂质阳离子分开,达到浓缩,纯化的目的。过去有一些报导(1,4)认为磺酸树脂虽可吸附铀,但也会同时吸附铁等杂质离子而弱碱树脂对铀吸附量小,且对杂质如铁等吸附多,同样都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蜜胺树脂对铑的吸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将实验结果与在硝酸,硫酸中的吸附进行比较,对其吸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亚胺基二乙酸树脂(D401)对附钬(Ⅲ)的最佳pH条件下,详细研究了浓度、温度、振荡频率对亚胺基二乙酸树脂吸附钬(Ⅲ)的吸附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聚苯乙烯型氧化哌啶树脂的制备及对苯酚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大孔哌啶弱碱树脂,并经过氧化氢(H2O2)氧化得到大孔氧化哌啶树脂,氧化哌啶树脂对水的亲和性增加,对苯酚的吸附性能增强,动力学吸附性能也好于哌啶树脂.树脂对环己烷中苯酚的动力学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吸附量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pH=2~3的条件下,用国产001#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Cr(Ⅲ)和Cr(Ⅵ)进行交换吸附,在Na2SO4存在下,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交换后溶液中的Cr(Ⅵ)和Cr(Ⅲ)。方法简便易行,快速,特征质量为0.072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7%,回收率为95%~106%  相似文献   

19.
蜜胺树脂在硝酸体系中对铑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在硝酸介质中蜜胺树脂的对铑的吸附行为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壳聚糖、苯甲醛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合成希夫碱;用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在酸性条件下脱保护,以环氧氯丙烷和四乙烯五胺对交联树脂修饰,合成多胺基壳聚糖交联树脂。以石腊为溶剂,PEG-2000为致孔剂,司本-80为乳化剂,形成了多胺基壳聚糖含孔树脂。在室温和pH=7时,壳聚糖树脂对Cd(Ⅱ)吸附量达123.54 mg/g,致孔后的树脂吸附量达315.10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