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交通部长多布林德日前对媒体表示,德国政府计划今年开始在高速公路上规划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路段,并期待依靠自主研发成为数字化汽车市场"领头羊"。据悉,测试路段将设于德国的A9号高速公路上,项目今年开始实施。建成后,测试路段可供安装有驾驶辅助系统或全自动驾驶系统的车辆行驶。谷歌公司曾在2014年推出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样车。谷歌表示,希望同其他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4,(12):76-77
<正>谷歌开始生产无人驾驶汽车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谷歌在过去四年一直研发自行驾驶的汽车。目前,谷歌已开始生产100辆实验电动车,并取消了汽车中所有常规操控设备。没有方向盘,没有加速装置,甚至连刹车也不存在,司机能控制的只有一个"紧急制动"按钮,用于发生意外时停车。这款汽车可以用一个智能手机应用招来。接到乘客后,就会自动行驶到智能手机应用里选定的目的地,无须任何人为干预。汽车完全依靠谷歌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早已成为了街谈巷议的话题,而中国搜索引擎巨头百度研究无人驾驶自行车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亚洲。据报道,百度正启动一项新研发项目无人驾驶自行车,按照规划,预计产品将会于年内问世。相比于无人汽车,无人自行车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国情。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交通法律体系相对不健全,无人驾驶汽车将面临严峻的法律政策争议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学》2014,(1):106-107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ki开发出无人驾驶玩具汽车,与谷歌无人驾驶汽车叫l板。它携带的传感器可接收iPhone或iPad数据,以便玩家控制其速度有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硅谷,这个字眼更多地是被等同于高科技、创新、技术此类云云。从IBM、微软、Adobe、谷歌,再到苹果、Facebook、Airbnb和Uber等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技术、不同的公司却一直在延续着同样的一件事——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而且,它们成功了!硅谷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谜之场所,引来无数的关注目光。本书作者吴军曾作为谷歌最早一批员工之一,专攻自然  相似文献   

6.
晨曦 《世界博览》2015,(4):56-57
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多个城市,已经宣布禁止Uber运行。最近,Uber的CEO卡兰尼克在慕尼黑的一次数字科技大会上,给欧洲展示“胡萝卜”,号称将在今年给欧洲创造五万个Uber司机工作岗位,不过欧洲国家并不感冒。据美联社报道,丹麦即将宣布Uber非法,Uber或被面临禁止运营。丹麦交通部长MagnusHeunicke本周四表示,Uber违反了丹麦的法律,很可能被禁止运营。这位官员表示,Uber的司机队伍,实际上已经在  相似文献   

7.
正年初的一份"泄露数据"新闻,让Facebook陷入世界最大的信息泄漏风波,但Facebook事件只是多事之秋后的一个爆发。在Facebook之前,数据泄露的事件不计其数,比如2016年,Uber被泄露的数据致使包括五千万名Uber客户的姓名、电子邮件地址和电话号码遭到曝光;2017年,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公司被曝出公司史上最严重的黑客攻击事件,超过500万份内部邮件疑遭泄露,这些邮件中包含了大量客户的敏感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8.
 2017年7月,百度公司CEO李彦宏用视频直播了其乘坐无人驾驶汽车驶上北京五环的情形,将中国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发展近况拉入公众视野。目前全球多家公司参与研发、推广无人驾驶技术。例如,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2011年便完成高速公路自主驾驶测试;百度预测其旗下无人车可在"3至5年内实现商用和量产"。然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固有滞后性的法律带来了挑战。如何通过法律合理规制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使用,使科技进步更好地增加社会福祉、推动社会进步,俨然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控股美国谷歌公司的"字母表"公司日前宣布,谷歌计划2017年实现借助无人机向消费者运送包裹。经过两年的前期研究,谷歌于2014年8月正式公布"翼计划",并表示已在澳大利亚实地测试无人机投递。"翼计划"负责人戴维·沃斯日前在美国一场空中交通管制会议中说,谷歌正与联邦航空局和其他股东磋商,目标是2017年启动商业无人机投递业务。据了解,沃斯还担任美国联邦航空局无人机注册工作组联席负责人一职。按他的说法,在接下  相似文献   

10.
<正>虽然百度推出了"百度识图"这一功能,但是谷歌似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于最近推出了一个名为"相似产品"的新型图片搜索引擎功能——当用户搜索的图片中出现了某种商品,那么谷歌将会在网页顶部向用户推送更多类似图片以及购买链接。目前,谷歌并未在所有的图片搜索服务中推出这一特色功能,用户可以在移动网站搜索或安卓搜索客户端中使用这一功能。谷歌现阶段支持的商品类型包括手袋、太阳镜和鞋类,未来会增  相似文献   

11.
李峥 《世界知识》2014,(11):60-61
<正>近日,谷歌公司动用巨资击败了"脸谱"等竞争者,抢下了美国无人机制造厂商泰坦航空公司。谷歌的这一收购行为是其"走出互联网"一系列行动中的一步。通过一系列自我研发和并购行动,谷歌已经不仅是一个网络搜索服务商,而是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多元化科技帝国,并对美国的内政、外交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依托在数据、用户与智能服务上的优势,谷歌有潜力成为未来互联网资源的垄断者,而且这种新型垄断行为难以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滴滴合并Uber中国,是过往崇尚水平扩张的互联网模式的终结,也是走向垂直、融入现实、精耕细作的互联网世界的新生. 2016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被产业界视为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公开消息显示,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S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Uber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14,(9):77-77
4月15日,美国谷歌公司生产的"谷歌眼镜"试行网购,仅限一天限量购买,单价为1500美元。这是"谷歌眼镜"试用范围向公众扩展规模较大的一次,也是谷歌近来在推介这款可穿戴设备方面的又一个行动。"谷歌眼镜"是谷歌研发的一款眼镜式无线通信工具,具有智能手机的许多功能,例如接打电话、收发短信、查询地图、查看天气、在社交网站发布信息等,目前尚未正式进入市场。据美国媒体报道,"谷歌眼镜"在2012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收到约2000份订单。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并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以法官职业道德为重要内容的"一教育三整顿"活动,但何为法官职业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提高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无人驾驶车辆测试是无人驾驶车辆上路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在实测阶段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而无人驾驶车辆虚拟仿真测试技术则可以帮助测试大大减少消耗、提高效率。介绍了无人驾驶车辆虚拟仿真的应用、利用深度学习训练无人驾驶车辆的应用以及平行驾驶技术对于无人驾驶车辆虚拟测试技术的重要性;阐述了无人驾驶车辆虚拟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了无人驾驶车辆相关平台;根据当前发展阐述了无人驾驶车辆虚拟测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据英国媒体报道,谷歌公司近日宣布将停止生产其试验性的可穿戴设备谷歌眼镜,但同时表示还将继续致力于智能眼镜技术的研发。据报道,谷歌公司将终止其推出的"探索者项目",即让软件开发商或任何个人有机会以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谷歌眼镜。据悉,自从谷歌推出智能眼镜工程以来,该项目一直受到成本、安全性和隐私三大方面问题的困扰。谷歌公司坚持说,它仍在致力于推出一款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智能眼镜产品,但没有说明需要多长时间。谷歌公司还表示,将继续向已  相似文献   

17.
新闻     
正谷歌或重返大陆?离开大陆已有五年的谷歌即将正式回归?近日,一张关于"谷歌强势回归——互联网格局将巨变"发布会邀请函的热图成为焦点。似乎也在预示着谷歌或将重返大陆?不难发现,近几个月以来,关于谷歌重返大陆的动作频频显现。更有甚者利用相关软件查询发现——谷歌的一些服务已转至北京、上海,其IP地址显示为"中国北京谷歌公司";之后,又有媒体曝出了谷歌在上海自贸区注册公司。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被解读为谷歌可能已经启动回归流程,回归大陆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虽然一直有消息盛传谷歌将重新回归中国大陆市场,并且Google Play也已面向中国开发者开放,但谷歌方  相似文献   

18.
<正>良好的办公环境能够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几家全球著名企业总部,就创造了其独树一帜的"大本营"。谷歌:允许带宠物犬上班作为全球最著名的搜索引擎之一,谷歌公司的市值已飙升至500亿英镑。一般  相似文献   

19.
本期导读     
<正>本期"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栏目中,《一种智能汽车的实时道路边缘检测算法》,以无人驾驶汽车为平台,针对结构化、半结构化道路下无人驾驶汽车道路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汽车的实时道路边缘检测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准确率高,可靠性强,能够准确完成  相似文献   

20.
正该应用技术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上海10号线,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建设运营的样板,目前全国已有十余条线路拟采用无人驾驶技术。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关键技术研制与应用项目属于城市轨道运输工程领域。欧美国家在中小运量轨道交通已有多年无人驾驶应用经验,该项目针对国内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围绕"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运营需求,首次研发并实现了最高等级Go A4级无人驾驶系统。项目成果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查新认为综合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