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血吸虫尾坳是血吸虫病传播的关键环节,水体表面是否有尾蚴存在或尾蚴数量的多少,是判断该地域血吸虫病流行强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国内已有水体尾蚴检测法及防灭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它在我国南方流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前,血吸虫病的猖獗,使许多村庄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成了"无人村"."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箫疏鬼唱歌",这正是旧中国农村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发动人民奋战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昌市家畜血吸虫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14728头家畜粪便一粪三检,牛、马、猪、犬、羊血吸虫病感染率分别为12.9%、9.0%、7.7%、6.1%和2.9%,并对家畜血吸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与人群的关系等流行病学特点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我市家畜血吸虫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和分析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的疫情效果。通过在示范区实施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综合措施,并开展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及相关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3年的血吸虫病防控技术的实施,居民血吸虫感染率由3.57%降至0.83%;耕牛血吸虫感染率由17.14%降至0;示范区洲滩未发现阳性钉螺。建立以控制传染源为核心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控技术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准确掌握永胜县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确定调查点。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顶管孵化法分别对人畜进行查病,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样法开展螺情调查。结果:人群感染率为3.74%;家畜感染率为1.59%;活螺平均密度为3.5只/框,钉螺自然感染率为0.026%,感染螺平均密为0.0009只/框。结论:重度流行区疫情有了大幅度的下降,轻度流行区的疫情有一定的反弹。  相似文献   

6.
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控制对策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介了我国江湖洲滩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钉螺及血吸虫的生物学特性、动物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巧妙地设计出消灭病原、洪水涨落前后进行封洲禁牧等措施,使人畜下洲后不与水体中的钉螺接触,切断病原进入螺体和人(畜)体内,从而转变灭病必先灭螺的观念,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达到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昌县泾口乡544 .5 hm2 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 年(1996 ~1997) 后的结果,草洲的阳性钉螺由0 .002 19 只/0 .11 m2 下降到零;耕牛血吸虫病由4 .01 % 下降至0 .46 % ;居民血吸虫病由7 .44 % 下降至1 .81 % ,达到有螺无害控制草洲血吸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行贷款项目在菲律宾和中国相继结束,用于血吸虫病监测和防治的资金将减少,该病的流行、感染强度和发病率可能回升,特别是那些较贫穷和偏远地区。目前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模式已更趋局域化。在中国和菲律宾的中至高度传播地区的社区纵向研究提示,虽然每年的病例普查和用吡喹酮治疗降低了血吸虫病的流行率、感染强度和发病率,但日本血吸虫病仍呈稳定的低水平流行(15%~25%)。中国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资料证明,随着80年代钉螺面积的扩大,人群血吸虫流行率也随之上升。国家调查资料显示,家畜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率为7%,水牛的流行率为9.6%…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通过对我国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免疫流行病学调查,确定年龄相关的优势血吸虫抗原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同种型特征及与化疗后再感染状态相关的优势血吸虫特异性抗体应答的分子机理,进而确定其抗原特异性,为日本血吸虫病免疫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0.
《科技潮》2005,(2):19-19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可导致钉螺扩散、血吸虫病爆发。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枢强认为,由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水口直接是血吸虫病流行区,中线工程途经的湖北省四湖地区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因此加强对南水北调工程是否会造成血吸虫病向北扩散及其在我国北方局部发生等问题的研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讨了划分血吸虫病流行区与非流行区的较好气温指标,并用其研究预测气候变化对血吸虫病空间分布的潜在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若钉螺扩散,且适宜钉螺孳生的其他条件满足,则存在钉螺北移的风险。若干年后,全球气候变暖对钉螺的分布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将带来挑战,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非疫区的芒市是否有血吸虫病流行。方法:对芒市遮放镇农民1 331人进行吸虫抗体检测,阳性者行B超检查和直肠黏膜活检,同时调查其流行病学史。结果:血吸虫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4.96%,对这66例(实检60例)进行B超检查,结果血吸虫性肝损伤者16例,直肠黏膜活检为血吸虫病者10例。结论:芒市遮放镇本土有血吸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3.
王溪云  吴国昌 《江西科学》1999,17(3):163-167
介绍了南昌县泾口乡544.5hm^2草洲实施封洲禁牧2年(1996~1997)后的结果,草洲的阳性钉螺由0.00219只/0.11m^2下降至零;耕牛血吸虫病由4.01%下降至0.46%;居民血吸虫病由7.44%下降至1.81%,达到有螺无害控制草洲血虫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涵闸的水流特性及其对钉螺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消灭涵闸水流中钉螺的有效方法,从而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采用ADV流场测量技术对涵闸水槽中的流场结构进行了精细测量;运用标准κ-ε紊流模型和有限体积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模型水槽中的流场结构进行计算并得出其流场结构,从实验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比分析得出了涵闸的水流特性,总结出涵闸对钉螺扩散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单纯涵闸不但不能起到阻螺的效果,而且还会引起钉螺在涵闸周围孳生扩散,涵闸首尾部是钉螺孳生的重要部位,应采取措施重点灭螺.  相似文献   

15.
建立短效不育剂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模型中害鼠分为成体和幼体,不育控制只对成体起作用.对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恢复率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较高的不育率会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使种群规模较小,甚至灭绝;不育剂的短效性限制了不育剂在控制害鼠上的作用,也限制了控制的效果;不育控制不改变种群的稳定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微波ELISA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微波ELISA和快速ELISA对江西203例有疫水接触史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微波ELISA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2.3%(25/203),快速ELISA为13.3%(27/203)(2χ=0.088,P>0.05),61例杭州市区正常人血清,微波ELISA阳性检出率为3.3%,快速ELISA阳性检出率为1.6%(2χ=0.34,P>0.05),两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波ELISA与快速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近,可应用于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害鼠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可以利用杀鼠剂和不育剂对其进行控制.文中建立了分别在这两种控制下害鼠种群的动态模型,在模型中每隔固定时间施行某种控制,且害鼠的繁殖具有季节性.分析了模型的性态以及不育率、灭杀率、控制间隔等参数对种群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到了如下结论:如果只进行一种控制,不育控制的效果更好;在决定种群是灭绝还是持续存在方面,不育和灭杀的作用是相同的;两种控制具有各自的特点,联合施用,发挥各自的优势会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封洲禁牧对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感染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金保  王小红 《江西科学》2004,22(3):176-180
简介了鄱阳湖血吸虫病的流行概况,巧妙地设计出不灭钉螺、采取封洲禁牧等综合措施,从而做到有螺无害、净化草洲,有效地降低鄱阳湖疫区血吸虫病水体的感染性指数。  相似文献   

19.
本论文根据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了蔚县矿区岩溶地下水渗透运动的数学模型。考虑到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进而建立了矿区水资源系统的管理模型。用最优单纯彤法和改进单纯形法对数学模型和管理模型进行了识别和求解,并证明了优化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直销领域的直销人员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根据直销的销售特征,建立了几种微分方程模型.在不考虑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只将人群分为直销者和待直销者两类,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考虑直销者中有退出直销系统的情况,得到了两个改进模型.通过对这三种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直销领域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