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河北省发展体育旅游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河北省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大众体育的开展及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使其发展体育旅游具有可行性。开发体育旅游对湖北省的旅游业、体育产业及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树华  高鹏春  龚怀 《科技信息》2009,(8):231-231,233
体育旅游文化是体育旅游业的精髓和灵魂,是体育旅游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了解少数民族体育旅游文化内涵,为挖掘云南体育旅游文化,促进云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支持。本文对楚雄彝族绚丽多彩的文化进行阐述,并指出楚雄彝族体育旅游资源的现状及解决的途径,为彝人古镇的发展抛砖引玉,对云南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晓飞 《科技资讯》2014,(14):247-247,249
体育旅游业已经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是体育产业不断横向发展产物,更是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河南省由于地处中原拥有独特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必将促进河南省体育旅游的迅速发展,但是由于河南省体育旅游人才的严重缺乏已成为制约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为顺应体育旅游也市场发展的需要,本文运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统计法等方法对我国目前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在河南省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方向)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必要性,提出了"三证书"制和"1+3"技能",学校+公司的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利形势下,把握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发挥河南旅游文化资源优势,做好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加强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提高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增强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吸引力,创出河南旅游产品的优秀品牌,是河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5.
对深度发展河南旅游业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河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河南优势旅游资源--古、拳、根、花的独特地位。提出了把发展河南旅游与古文化结合起来,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提高服务质量和综合接能力,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扩大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作为今后河南旅游业深度发展的核心问题。针以过一战略思想,拟定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但与省外比较仍显滞后。为使河南旅游业得到较快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思想,培育新的旅游经济产业、树立产品开发观念,开发现代的文明的旅游资源,加强内外旅游环境建设,发挥河南旅游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体育休闲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时体育休闲旅游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体育休闲旅游产品需求日趋多样。本文就中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的现状,开发中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业的对策与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旅游及旅游业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体育健身游”作为2001年我国旅游业的宣传主题,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我国拥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和市场条件,有望使这一新兴旅游项目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又一拳头产品,不过,前提条件是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体育旅游产业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体育旅游及云南民族体育特点的角度,对云南体育旅游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发展体育旅游业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许俊菊 《科技信息》2011,(14):238-238
体育旅游是近几年兴起的现代旅游方式,并已成为旅游业的一个新亮点.随着丽江知名度的提高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丽江已普遍为广大游客认同和首肯,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圣地。开展体育旅游对丽江的旅游业、体育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水体旅游资源是集审美、疗养、娱乐和文化为一体的重要旅游资源,其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水体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开发优势明显.以河南省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河南省水体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开发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河南省水体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希望能够对河南省水体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河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如何科学开发这些旅游资源,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产业强省迈进,提高河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是河南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对提升河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刘雪琛  王庆丰 《河南科学》2012,30(6):806-809
根据河南省2000—2011年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数量统计数据,运用SPSS软件建立立方曲线趋势预测模型,对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预测平均精度高达93.63%,立方曲线趋势预测方法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河南国内旅游市场预测.未来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将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2015年河南省国内旅游市场游客数量预计为4.04亿人.基于预测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南国内旅游发展的相关建议:即加大旅游宣传,提高景点知名度;改善旅游设施,提高接待能力;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2):100-105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高低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区域旅游产业集聚度的研究至关重要.采用产业基尼系数、区位熵指数等研究方法,选取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测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并构建区域产业集聚度竞争态模型,分析各省辖市旅游产业集聚水平的空间分异.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产业整体集聚水平降低;各省辖市之间旅游产业集聚度差异显著;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豫西、豫北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水平较高,其他地区集聚水平较低.最后,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对河南省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央与河南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加之各地人民群众的踊跃配合,时至今日,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形势良好。可是在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其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旅游业市场化运作中来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与河南地方历史文化相融合,体现河南文化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使游客感受到先进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将红色文化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结合,把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规划工作做好,以塑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郑州沿黄河旅游的开发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河南省“三点一线”河南旅游发展指导思想和郑州沿黄旅游资源的特色,结合郑州沿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现状,提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郑州沿黄旅游开发、规划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李红波  李悦铮 《河南科学》2009,27(8):1019-1022
结合中部旅游圈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困惑,并基于SWOT分析方法对河南旅游业在中部旅游圈的战略地位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发展河南旅游业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5):108-114
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选取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为样本区域,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4—2018年河南省的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逐步提升,两系统间互动明显,耦合度不断加深,耦合协调度也逐年提升,整体态势较好.总体上,河南省旅游经济系统发展速度优于交通系统,但其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都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交通发展的短板效应也对二者的耦合协调起一定制约作用.河南省应加快入境业务开发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空中交通网的布局,推动提升两系统的发展状况和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旅游立省"战略的提出,河南省旅游产业体系需要不断完善。以河南省18个城市为区域研究单元,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运用SPSS的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变化以及河南省市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态势,并就如何发挥地域特色、协调区域旅游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论河南旅游商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中,河南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却一直处于薄弱环节。通过合理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积极引导旅游购物消费,建立旅游商品深度开发与利用体系,开发突出河南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河南旅游商品完善的销售体系等措施,将实现以提高旅游商品的收入来提升河南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