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谈到知识分子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与作用时,多数学者都用到了“边缘化”“边缘人”这些词语,并由此而认为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也在逐渐丧失,作者却认为当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的确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其公共性并没有丧失,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的接触也并未使知识分子变质。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具有一种超越职业之外的对公共事务的深切关怀,公共性是知识分子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显著特征。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占据了社会文化舞台的中心,知识分子退守到了狭小的专业领地,其公共性逐渐衰落。知识分子应该坚守批判的立场,与公众平等对话,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背景参与公共活动,从而重建其公共性。  相似文献   

3.
朱怡 《科技信息》2013,(24):206-207
"知识分子"由专业性、公共性两个维度构成,教师"知识分子"角色兼具专业性、公共性的双重特征。从新课改的价值看,"自由、平等、公正"和"公民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需要教师在公共性方面有所担当;从新课改的目标看,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形成课堂交往的学生发展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对教师发挥"知识分子"公共性中的公开性、利他性、交往规范性、政治主体性提出了要求;从教师专业发展看,教师"知识分子"角色有利于纠正课堂教学的技术化倾向,重建教师专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教育学者何以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性"是公共知识分子的显著特征,教育学者以专业研究在学术界立足,由此产生的"专业性"既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也有碍教育学者对公共领域的涉足;但教育问题呈现出的公共性品质,公共问题的强大渗透力,以及典型的体制内公共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使教育学者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既成为必要,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人到中年》、《废都》、《桃李》的主人公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形象经历了由“圣人”到“凡人”再到“俗人”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反映出新时期知识分子阶层逐渐世俗化的倾向。知识分子的世俗化有自身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社会观念的变迁使知识分子面临着传统价值观不断被否定的危机。为消解失落之痛,寻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恰当的社会定位,知识分子开始了自己的“突围之旅”。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和干部队伍是实施改革开放的两支重要人才队伍。建国以后,由于没有在理论上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导致在实践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摇摆不定。“文革”结束时,知识分子的整体价值和社会地位跌落至历史的低谷。而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难以胜任大规模经济建设的任务,也是建国以来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邓小平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人才资源战略的高度,对知识分子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在理论和实践上彻底解决了知识分子问题;推动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凸显专家型管理者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由此开始了向知识型社会、管理型政府的转型,为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党的“十二大”确定的20世纪末奋斗目标奠定了雄厚基础。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和云技术已超出实验室和半成熟理论向社会更广阔的公共领域渗透和拓展,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公共性特征。从时间-空间性来看,云技术的公共安全问题是保证云时代公共性在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可拓展性的前提;从结构-系统性来看,云技术公共性方面的建设与研究是云技术被大面积地广泛、安全、高效应用和权利平等共享的基础;从意义-价值性来看,“云”平台的建立是公共性信息基础上的交互式体验,在这个公有平台上,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飞速的发展,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公共精神正在培育之中。通过以上云技术公共性的三重维度,揭示了云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展现了云技术的公共性的当代价值。只有意识到全球用户在云服务和云共享中的依赖性和对抗性的二重性,才会真正体现出云技术公共性的内在矛盾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8.
“妙手”与“铁肩”——知识分子的激情与内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知识分子,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写照,但是从漫长的历史发展来看,知识分子既有特立独行的思考、“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和追求真理的执着与无畏,也有过激、困惑,甚至是迷失……在此我们摘录了描述知识分子的一组文章,试图揭示不同国家、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的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他们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文化属性一直处于变动之中,今天的知识分子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元的社会现实。李洱、孙瑜等当代作家通过小说叙事对于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遍化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日常消解,成为现代社会中积郁已久的“文化病”。  相似文献   

10.
社会批评 ,文化批评 ,或鲁迅所说的“文明的批评” ,或直截了当地简称为“批评” ,乃是知识分子的一项重大使命。知识分子在实行此一使命时所处的“位置” ,大致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现实经验的历史积累 ,二是个人身份的复杂构成。这是一个游动的、越界的、无家可归或格格不入的位置 ,是知识分子真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的不断崛起,促使中国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及地区在经贸等领域的广泛合作与交流,这就使得经贸新闻外宣翻译的地位日益突出。而结合了修辞美学的经贸新闻外宣翻译的前景更加广阔。对借用了修辞格和没有借用修辞格的经贸新闻外宣翻译译文进行比较,并在准确传达信息、弘扬民族文化、拉近民族感情、美化行文语言、增强表达效果和促进社会和谐等六个方面论述修辞格在经贸新闻外宣翻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礼崩乐坏”,在各诸候国即将“融入世界”的大背景下,在指引社会的精神走向问题上,知识阶层发挥了前无古人式的作用:第一,他们的主张有助于解决紧迫的现实政治问题;第二,他们的理论源自对历史的剖析,因此能切实地指导当下;第三,这一时期的知识阶层不仅把对社会的思考发挥到了极致,还把强烈的责任心定格为后代文人理想的永恒。这都足以引发我们对当今知识阶层在构建中国文化中作用的思考:在融入世界格局的进程中,中国又面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课题,但百年来的“西学东渐”使知识阶层有了“言必称西方”的习惯;知识阶层面l临着传统文化有用与否的困扰,以及对继承、创新对象的迷惑,而这必将影响中国人的整体精神走向。这种现象在边疆地区更应成为学界关注之必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是"精英—名士型"的。这一款型的知识分子的最高价值指归是在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团体所肩负的特殊的文化—社会使命。但现代知识分子是职业型的。职业型知识分子首先需要考虑的乃是个体自身的生存。在职业社会,"义"与"利"可以是二分的,工作也可以只与经济报酬相联系。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转型,从一个侧面加以描述,正表现为精英意识的日渐淡化与职业意识的日渐加浓。但其间的关系也颇错综复杂,职业意识并没有在短期内确立起它充分的游戏规则。在传统精英理念的支撑下,工作岗位不可避免地仍然与个人的价值理念纠结在一起,从而表现出一种非充分性的职业化形态。这在民国前后出版业的发展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中知识分子在利用自身的知识文化资本进行着社会表演。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分子社会表演的环境与条件都得到了扩展与满足,这使得知识分子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表演成为可能。通过引入社会角色概念,分析知识分子依据角色进行的社会表演,进而描述其积极功能,以期提高知识分子的角色自觉,充分发挥其社会表演的积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兆贵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03-105,109
“九一八”事变引起的民族危机,促进了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有识之士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宣传自己的民族复兴理论。其中,抗战民族复兴的各种理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股思潮在中国现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实践中,确立科技知识分子第一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任务,它不仅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先进生产力思想”的理论必然,而且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践需要。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7.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多为知识分子,而且其作品中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当代社会中的没落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秉持自己的知识分子传统,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重建大众文化冲击下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他们因为缺乏精神操守从而使自己的使命无法顺利完成,他们是典型的贝娄型知识分子。从贝娄反复写作知识分子的动机和角度分析《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的贝恩和肯尼斯,揭示出贝娄型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徘徊以及贝娄自己的创作活动都体现了潜伏在意识里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18.
"五四"运动前后,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人口素质相对低下的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着改良社会、强壮种族的愿望,他们向民众介绍西方的优生学理论,认为优生是重要的方面,优育是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为了推广优生学知识,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他们认为人们应该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点,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了解性的卫生等知识。因此,他们特别提出开展科学的性教育以及普及性知识的问题。"五四"运动前后优生学的传播对于人们的观念进步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是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所广泛关注的概念,对于“现代性”的界定,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统一的认识。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引入“现代性”这一概念时,即是为了实现启蒙国民,救亡图存的目的;然而,由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西方相差甚远,以至于“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严重的断裂;在“文革”之后,人们开始了一系列的反思,以求在中国实现理想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